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引言
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說過:“一個人的好習慣就像在銀行里存了一大筆款,它的利息將使人終身受益;一個人的壞習慣,就像欠了別人一筆高利貸,怎么還也還不清,將使人終生受害,甚至逼人走向歧途!”進入新世紀后,國內在不斷推進新課程教學改革,在科學學科教學工作上提出的要求更高。作為科學啟蒙課程,小學科學重視對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培養。怎樣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用怎樣的方式對小學生的科學素養進行更好培養,是每一位小學科學教師應該深入思考的問題之一。筆者認為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培養,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有效提升其科學素養水平的有效途徑。在本文中筆者首先分析了培養小學生學習習慣的重要性,然后探討了怎樣培養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習慣。
一、小學科學教學現狀
1.教學目標不明確
由于中國傳統教學方法極為單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一味地灌輸理論知識。但是,這與開設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初衷相背離。這在很大程度上剝奪了學生自由學習的權利。因此,這樣的教學策略更加不利于科學課程的開展。
2.沒有充分體現學生主體地位
隨著我國教育方法的不斷改革,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政策需要被落實到教學工作中。但是,我們還是能夠看見許多學校依然沒有將學生擺在教學的首要位置。由于教師硬性要求學生學習理論知識,使得其產生抵觸心理。由于學生的不配合,所以,就使教學工作不能夠順利地開展。
二、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
1.提高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同樣適用于小學科學教學過程中。我們應該吸取以往的經驗教訓,爭取將學生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提高學習的興趣,進而引發其主動學習知識的想法。例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通過神奇的科學現象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在用酒精等加熱試管時,教師可以通過酒精燈所發出的藍色火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且將其燃燒時所發出的藍色火焰進行講解。因為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而乙醇燃燒時就會發出藍色火焰。這樣一來,首先通過實驗的方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此,之后再進行生動的講解。這樣學生通過直接的觀察,不但能將理論知識牢記于心中,更能記住實驗現象,以便為后續的科學學習做鋪墊。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在小學科學學習中,觀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是學生從外界得知信息的主要途徑。但是小學生的觀察意識非常薄弱,所以這就需要老師的幫助,幫助其有意識地培養觀察能力。但是觀察并不僅僅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引發思考,這才是真正的觀察力。例如,在教學液體混合前后的體積變化時,教師讓每位學生動手操作。具體步驟則是分別用燒杯稱取100mL的水與酒精。然后讓學生將其同時放入另一個大燒杯中進行混合搖勻,隨即讓每位學生說出有什么現象發生。這時就會發現混合后的體積不是200mL,而是少于200mL。隨后教師告知是因為兩者的密度不同,所以混合后的體積不是200mL。通過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能夠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助于后續的科學學習。
3.樹立榜樣,互相促進
教師、家長是小學生最好的榜樣。有良好習慣的老師、家長對孩子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很有幫助的,因為教師、家長的一言一行都在學生的眼里,都會潛移默化在學生的心里。所以,教師、家長要留意自己的言行,做好學生的表率,不能使自己的不良習慣“傳染”給孩子。對學生每個良好的行為習慣,教師、家長要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和創新精神對小學生至關重要,它將為后繼科學學習,為其他學科的學習,為終生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4.選用全面評價方式
作為一門需要不斷探究的學科,相比小學科學課程的評價結果,評價過程更為重要。通過評價學生的學習過程,挖掘出學生的閃光點,強化學生學習的自信,這對其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極為有利。如在學習“神奇的機械”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生活中的體驗對實驗進行設計,對杠桿的作用加以論證。其中有一名同學僅僅是簡單實驗就得出了上述結論,有一位同學經過多次實驗驗證也得出和上述同學一樣的結論。教師的判定結果均為正確,但是教師應該嚴謹對待兩位同學論證的過程。要是僅僅對結果進行評價,兩位同學肯定都沒有錯;如果根據驗證花費的時間,第一位同學更突出,但是作為教師應該發現第二位同學對待科學嚴謹、求實、踏實的學習態度,這更是一種極為重要的學習習慣,教師應該積極贊揚第二位同學,不僅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更保護了尚處于形成階段的學習習慣。不僅如此,運用過程性評價會讓學生對自身存在的不足充分認識,如有的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對學習內容胡子眉毛一把抓,不能做到有詳有略,認為所有的知識都重要。通過結果教師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科學點評,給存在上述問題的學生敲響警鐘,讓其充分認識到自身存在的不足,督促養成全面把握學習重點,甄別知識點的良好習慣。
三、結語
總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養成的,需要我們老師付出長期的努力,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只要持之以恒,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引導,就能充分發揮學生科學探索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習慣成自然”,學生既學會了科學知識、科學方法與技能,又培養了科學的探究能力,促進了學生科學素養的形成,同時良好的習慣也將伴隨著孩子們,讓他們終身受益。
作者:范秋香 單位:張家港市樂余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