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析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數學課程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門主要課程,數學知識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廣泛應用,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40分鐘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利用,即其是否是高效的課堂,就一直引起大家的關注。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廣大教師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問題。課堂有效性教學,指的是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能有效地接受教師所傳授的知識,并能學以致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
數學課程是學生學習生涯中一門主要課程,數學知識在日常的生活中也有廣泛應用,所以小學數學課堂教學40分鐘是否能夠充分發揮利用,即其是否是高效的課堂,就一直引起大家的關注。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這是廣大教師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一、認真備課,科學制定教學目標
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讓學生最大限度地掌握知識,提高課堂效率,每一節課都需要精心設計。備課既要備教材,也要備學生。首先要認真鉆研大綱,吃透教學內容,了解學生的實際特點,明確教學目標。然后制定教學目標,制定新課程改革下的三維教學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要做得精細,授課時根據教學目標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為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理念,轉變傳統教學模式,改變教師為主導地位的“一言堂”和“填鴨式”傳統教學模式,將學生放到教學活動的主體地位上,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數學教師要將教材、學生、教學理念綜合貫通,然后從整體出發,抓住重點,找準難點,進而統籌安排教學活動,這樣才能向40分鐘要效率。
二、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這句名言很有道理,興趣對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主動性,起著決定性作用。興趣會引導學生發現感興趣的知識并探索其中的奧秘,如果對數學有濃厚的興趣,就會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盡可能地去分析研究并理解。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就是要發揮引導者的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課堂教學環境中創設一個有利于張揚學生個性的條件,讓其在輕松、自然、愉悅的氛圍中得到釋放,展現生命的活力。如在教學“億以內數的讀法”時,上課前我是這樣引導學生的:“今天我們先來玩猜一猜游戲,看哪一位同學是最棒的,好不好?”“好!”同學們都很興奮,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同學們興趣盎然地期待游戲。接著我說:“同學們,打雷時總是先看到閃電還是先聽到雷聲呢?”得出結論“先看到閃電。”你說:“這是為什么呢?”這時全班寂靜,個個開始動腦筋思考問題。對于回答問題只要意思接近老師的答案都給予表揚肯定,給學生一種滿足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最后老師總結:“打雷時,閃電和雷聲是同時發出的。但是聲音的速度是340米/秒,而光的速度是30萬千米/秒。由于光的速度很快,閃電光很快就傳到我們的眼睛,而打雷發出的聲音傳播速度比光慢得多。所以出現了上述的先看見閃電后聽見雷聲的現象。”同學們聽后頓時大悟。于是我問:“你們能把三十萬千米寫在練習本上嗎?”這時很多同學都不懂如何下手,因為以前只學過萬以內的數,現在一下子寫30萬覺得無從下手,這時老師看到時機成熟就引導說:“像光這樣非常快的速度已經不能用萬來計算,而是用上了十萬,也就是說以前學的萬以內的數,已經不能滿足我們生活的需要,所以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比萬更大的數:億以內數的讀法。這樣創設情境引入新課的方法既能啟發學生的求知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調動全體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滿懷激情,點燃學生情感和思維的火花
當我們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地走進教室,學生立刻變得精神振奮、眼神專注;當你滿懷激情地組織教學,啟迪學生時,每個學生都躍躍欲試,學生的學習活動完全處于主動狀態。因為老師良好的精神狀態,能感染學生并傳遞給學生,進而點燃學生情感和思維的火花。沒有激情的課堂,激不起學生的興趣,只能是死水一潭,毫無生機;沒有激情的課堂,觸動不了學生的思維,只能是白水一杯,無滋無味;沒有激情的課堂,開發不了學生的潛能,只能像空轉的馬達,虛度了時光,浪費了能源,毫無功效。
四、精心推敲,力求語言準確精練
數學課堂語言雖然不像語文課要求那么高,但數學語言也有學科方面一些獨特的特點。數學教師的精彩語言能給數學教學帶來事半功倍的效果,數學語言要求科學、嚴密、準確、簡練。語言交流是師生互動的基本方式,用生動、準確、嚴謹、簡潔的語言去進行教學,教學思路清晰,教學內容的呈現更加淺顯、易懂,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濃厚,思維得到更有利的鍛煉。小學數學教師也應在教學實踐中注意鍛煉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
五、恰當評價,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
教師評價學生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極為普遍的一種現象,也是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進行雙邊活動的重要形式。《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評價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的數學學習歷程,激勵學生的學習和改進教師的教學;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對數學學習的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水平,更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心。”數學課堂教學中的評價要做到以下幾點:(1)評價要及時。評價是要把握時機的。時機把握不當,對學生起不到最佳的激勵效果。我帶的一個二年級學生,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作業不認真完成,甚至拖拉。與家長交流后,家長積極配合,課堂上看到他的進步馬上表揚,后來他對學習漸漸有了興趣,學習進步非常快。(2)評價要客觀、公正。
六、教法多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要求,根據學生的認識水平,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主動地思考,使學生逐步地理解、掌握學習的知識。如:談話法、講解法、演示法、提問法等,都是常見的教學方法,但不是固定不變的。教師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認識活動的客觀規律和科學知識的內在聯系,從實際出發采取適當的方法引導學生自覺積極地思考問題,運用已有知識發現問題并解決問題。注重課堂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呈現方式多樣化,有利于學生展開學習活動,在小組中開展合作與交流,促進獨立思考。例如:利用多媒體技術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可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小學生的思維以形象思維為主,對于形象直觀的事物更容易接受理解,善于從生活中獲取信息和知識,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一味地講解,向學生灌輸,還不如直觀形象的教學情境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因此數學課堂應該讓生活中的數學多加以呈現,讓數學來源于生活,再回歸生活,學以致用,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學“分數的認識”這一節內容時,教師選擇用多媒體播放一段“小朋友分蛋糕”的視頻:開始有四個小朋友,在蛋糕上切一刀,問:“每塊是整塊蛋糕的幾分之一?”與剛才十字交叉再切一刀,問:“每人分到的蛋糕是整塊蛋糕的幾分之一?”學生回答“每人分到整塊蛋糕的四分之一。”問:“后來又來了四個小朋友,怎么辦?”得出“從蛋糕中間橫切一刀,就分成八塊,一人分得整塊蛋糕的八分之一。”蛋糕分完了,又來了一位小朋友,看著大家都有蛋糕,他很傷心。此時一個小朋友快速將自己的蛋糕分了一半給他。問“他們兩人又分得蛋糕的幾分之一呢?”為以后的學習設置了懸念,激發了學生的學習欲望,同時還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懂得與人分享。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學習研究,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努力設計新穎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多種途徑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鍛煉學生的思維,創造積極、樂觀、向上的學習氛圍,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的主動學習狀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導者,教師成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在積極、愉快、高效的課堂中,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掌握數學方法,體會到數學學習的無窮樂趣。
作者:王邵鳳 單位: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