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前,新課程改革已經進入重點推進的階段,學科教學中所應用的新型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也逐漸顯現成效,在這個過程中,小組合作模式為打造開放型數學課堂提供了重要的支持作用,教師在進行數學教學時不單從模仿和記憶的角度使學生接受數學知識,更注重引導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發現數學知識,在合作的過程中獲取數學知識。可見,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對于數學教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本文主要探討小學數學課堂中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實施。
關鍵詞:小學數學;小組合作;數學教學
小學階段的學生對于知識的獲取更加自由和開闊,小組合作教學模式能夠充分挖掘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學習潛力,活躍數學課堂,提高整節課堂的教學效率。因此,教師應當進一步思考如何將數學學科與小組合作模式相結合。
小組合作指的是通過學生合力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已經成為了新課改過程中推行的重要教學組織形式,其價值在教育實踐中得到了充分的驗證。然而這一教學組織形式在真實的教學課堂當中存在一些問題,如何更好地實現小組合作模式的價值成為了教師進一步思考的方向。將小組合作與數學教學相結合能夠更好地利用學生之間的動態因素形成合力,以此幫助學生快速掌握所學知識,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在有針對性的小組合作當中自由充分地發展。另外,以模仿和記憶為主的傳統封閉型數學課堂已經無法帶動學生更好地內化數學知識并搭建數學知識框架,要使數學教學符合新形勢下的教學需要,教師應當將小組合作的模式更好地融入到數學教學的環節之中,通過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來活躍數學課堂氛圍,以構建數學課堂。最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建立學習自信心的時期,他們對數學學習的情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未來數學學習的發展,教師不應當只注重讓學生接受數學知識,更要突出對學生學習情感態度的養成,小組合作模式就能夠使教學更加深入,幫助學生培養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可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融入小組合作教學模式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教學模式的策略
(一)優化數學合作學習環節,構建開放性課堂
小組合作在數學教學當中的應用已經較為普遍,許多教師都采取在課堂教學的環節通過小組合作的模式帶動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從而幫助學生解決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為了進一步發揮小組合作的優勢,教師應當思考如何在拓展數學教學環節的基礎之上來適應小組合作的模式。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優化數學合作學習環節的方法來構建開放性的數學課堂,以此充分拓展小組活動對于帶動學生數學學習的價值。小學階段的學生在學習時可能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將主動性意識融入到學生數學學習的過程當中可以更好地帶動學生數學思想的培養,這就使得課前預習的環節顯得尤為重要。例如,在講解《多位數乘一位數》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一些新興的教學手段來創新課前預習的環節,并將小組合作的方式融入到預習環節之中:“同學們,下節課我們要學習的是多位數乘一位數這部分的內容,接下來就請大家通過小組合作的方法,根據微課資源預習這部分內容,并且完成相應的預習題目,下節課我們再來一起分享。”在這個環節之前,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對學生進行異質分組,從而更好地突出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微課資源能夠讓學生根據靈活的時間來進行數學預習,通過集中學生的時間,展開對一個重點的突破,可以加強預習的針對性,同時,學生還要在小組合作當中對預習的問題進行探討,這個過程就能夠保證學生預習的效率。在下節課上課時,教師再邀請每個小組選派的代表進行發言,從而了解學生在預習環節合作的效率,如有的小組說到:“微課資源當中通過一個例題講解了多位數乘一位數的口算方法,我們可以通過一位數和整十整百相乘的方法來計算。”這樣一個過程就拓展了數學教學的環節,通過加強對預習環節的重視可以進一步發揮小組合作的價值,拓展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根據學生的回答,教師再進一步加強學生對于多位數乘一位數口算方法的技巧記憶。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組織形式,但是如果只是單一地采用小組合作模式也不能夠充分調動起學生進行課前預習的積極性,在這個案例當中,教師結合了創新性的教學手段為學生提供了微課資源,這樣就能夠在完善數學教學環節的基礎之上,構建一個學生自主探究的開放性課外數學課堂。
(二)開展動態性小組合作,形成學習合力
學生的興趣、個性和能力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數學學習,最大限度地統一這些因素并發揮這些因素的合力作用來展開小組合作,才能夠使合作的理念深入到課堂之內。因此,教師應當在對學生進行適當調整的基礎上,開展動態性的小組合作,將合作學習模式自然地與數學教學內容相接軌,從而在形成教育合力的基礎上帶動學生數學能力的提高。動態性的生成課堂是教師所打造的具有創新價值的學習沃土,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而言,教師更應當注重教學的動態性。如在講解“分數的初步認識”這部分內容的時候,分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比較新的數學概念,如何在學習的開始階段幫助學生奠定這種概念基礎關乎著學生以后的學習效率,教師可以在進入教學重難點時融入創新性的合作模式:“同學們,剛剛我們把月餅分成了兩份,每一份表示的是月餅的二分之一,這樣的二分之一的概念在我們身邊還有許多,接下來請每個小組展開合作,一起找一找更多的二分之一的概念。”發散概念式的教學能夠鍛煉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加強學生對于分數意義的了解,互動交流分數意義的過程促進了整個課堂的動態性,每個學生都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看法,接著教師再邀請每個小組選派代表進行發言,給予學生表達自己觀點的機會,同時使學生能夠總結小組內的發言,有學生說到:“把一張長方形紙片對折,對折后得到兩個小長方形,每個小長方形是原來長方形的二分之一。”這樣一個動態性的數學課堂就能夠展現學生在小組合作當中的成果。接著,教師再繼續引導小組探究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的概念,這就打破了傳統的師生角色定位,以小組合作為媒介突出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沒有直接呈現給學生分數的意義,而是讓學生進行創新性的探究。可見,在這個案例當中,學習合力在小組中得到了進一步的展現。
(三)完善小組評價方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態度
與小組合作這種新型教學組織形式相匹配的是多樣化的教學評價方式,如果只是單純推行小組合作模式還沒有改變過去傳統的以教師為主的評價方式,那么小組合作的價值就不能得到突顯。發展性評價以及生生互評都能夠很好地適應小組合作模式,將對學生數學情感態度的養成融入到數學教學過程之內。在小學階段,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要使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更好地面向素質教育的需要,教師更需要激發學生數學學習的潛能以及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情感。以《長方形和正方形》這部分內容的教學為例,在學習了求周長以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圍繞練習題目進行知識的應用,在進行題目的設計時,教師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設計真實化的情境模擬,如,校園內有這樣一個花壇,為了更好地設計花園的造型,學校需要知道花園的周長,請同學們分組根據圖片思考,如何求得花園的周長。圖片中呈現出來的是一個多邊形不規則的花園,這就能夠引發學生進行思考:如何求得多邊形的周長。在小組交流的過程當中,學生能夠針對問題展開激烈地討論,教師要充分引發學生開動腦筋。當學生討論完之后,教師再邀請學生展示交流的結果,每個小組都有機會進行發言,但是教師在這個過程當中先不做任何的評價,然后引導學生進行互評,如有的學生說到:“第二個小組通過將多邊形劃分成為長方形和兩個三角形的方法計算出了周長,第三個小組通過將花園補成一個長方形來計算周長。”學生在討論的過程中提出了許多方法,然后再以親身實踐證明這些方法的可行性,組與組互評是帶動學生根據問題展開深入思考的途徑,學生能夠在比較推演的過程中進一步進行論證,當學生之間互相評價完成之后,教師再根據學生的討論進行一定的總結,這樣就可以根據小組合作的需要展開多樣化的評價,加強教學評價的反饋作用。
三、結語
新課程改革已經逐步深入的學校教育當中,在這個背景之下,構建開放型的課堂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潛能成為了教師需要進一步思考的問題,小組合作模式為突出數學教學的趣味性、生成性、動態性提供了新的動力,能夠在利用學生之間差異性的基礎之上幫助學生更好地構建數學知識體系框架。因此,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動態性的小組合作形成數學學習的合力,通過進一步優化數學教學環節突出小組合作的優勢,并且輔助以多樣化的評價方式,使小組合作更好地與數學學科相結合。
作者:王宜廣 單位:汶上縣軍屯鄉南留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