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分組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新理念、新思維對于小學語文教育的快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語文教育者,應該把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作為教育的重要目標。也就是說,語文教學不僅僅要教會學生眼前的語文知識,還要注重學生將來的能力發展,使學生走上良好的人生發展道路。這既體現了教育的內在功能——育人功能,又體現了教育的外在功能——社會適應功能。
關鍵詞:
小學語文;分組合作;興趣為了落實新課程標準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模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他人合作的思想意識、努力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嘗試積累,通過實踐發現分組合作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有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一、分組合作的優勢
分組合作學習這種模式,是教育發展到今天出現的一種較符合學生認知特點的教學模式,其教學效果遠遠超過了原來教師“滿堂灌”“一言堂”的慣用模式。其主要優勢有以下幾點:
(一)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我們知道,興趣的大小決定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興趣和欲望,那么即使教師再賣力的教,也無濟于事。所以有人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靈丹妙藥”,都有著非常直接的科學根據,并非“空穴來風”“無中生有”。分組教學其一是打破了原來學生自己獨立學習的僵局,不同性格,不同性別,不同學習程度,不同知識認知結構的學生,坐在一起,共同學習,形式新穎,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其二是可以互相取長補短,互相啟發,互相用自己獨特的觀點和思維,觸發其他同學的思維靈感。
(二)可以促進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發展
在一個組內,有的學生善于言辭,有的比較內向,有的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當這些學生坐到一起時,就會在互相探討的過程中,激發那些不愛說話學生的說話的欲望,糾正那些表達不清學生的表達方式,于無形之中,每個學生的語言能力就會得到鍛煉發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良好的良性循環學習氛圍。
(三)使學生找到了人人有事可做的認可感
在一個小組內,因為每個學生都不可能坐在那里無所事事,都會在組長的分配下,有自己明確的分工,會按照組長的要求去完成自己的“工作”。在這樣的環境之下,當每個學生在自己的努力之下,完成了分內的事情后,都會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成就感,即自己也有被別人認可的閃光點。隨著時間的累積,一些平時心里比較自卑的,不愿意和別人交往的學生,就會逐漸找到自信,找到屬于自己的歸屬感,自信心提高了,當然學習也就更有動力,學習成績會在不知不覺間得到提升。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精神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精神,任何人只要在社會中生活就必須學會與其他人進行合作,如果不會合作,在社會中就寸步難行,就會被社會所拋棄。所以要想學生以后步入社會能有較好的發展,就必須培養他們的合作精神和意識,這樣才會使他們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展,融入真正的社會生活。語文新課程標準也要求語文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合作、探究意識,而分組學習就為學生培養合作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使他們在學習當中懂得合作,學會分享,還敢于表達自己的觀點,善于聽取別人的意見和要求,逐漸學會總結別人的發言,辨別正確與錯誤,提升自己的分辨能力。在與他人的合作中,學生既擴大了視聽范圍,又擴大了知識面,又養成了探究能力與習慣,最重的是會使每個學生學會與他人相處的方法,為以后步入社會打下良好的基礎。
(五)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分組學習雖然要求學生在一個小組內共同學習,但是又要求每個學生各抒己見,因而就要求每個學生需在上課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如果沒有充分的準備在上課分組的時候,就會無話可說,被其他學生恥笑。而小學時期的學生是十分愛面子的,所以為了在小組內“不丟人”,他們也會在課下做足功夫,這無形當中就提高了學生的自學能力。時間一長,這種提前自學的習慣就會形成,對以后的學習生活都十分有利。
二、分組合作需要注意的事項
分組合作雖然是一種十分高效的學習、教學模式,但是也需要廣大教師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做好管理,維護好課堂秩序
如果教師分好組后,只是放任學生無序的探討,一部分自制力比較差的學生就會不學習、不探討,而是各行其是,這樣課堂秩序就會比較亂,也就失去了分組的意義。所以教師在分完組后,要隨時注意觀察各組的情況,及時進行干預和管理,使每一個小組都在自己的監督下順利完成各組的任務,維護好課堂的整體秩序,使課堂變得活潑而不失序,這樣才能達到分組的意義。
(二)扭轉部分學生的依賴性
在分組后,有一部分學生因為自己的懶惰,會習慣于把自己不會的問題推給小組依賴別人解決,尤其是一些不愛說話和學習困難的學生比較容易出現這種狀況。這樣的學生在小組內經常會別人說,自己聽;別人討論學習,他玩游戲或者走神。針對這種情況,關鍵在于教師要及時疏解,鼓勵小組長及時監督,并且為該生提供發言的機會,還要積極鼓勵,對他的發光點進行表揚,逐步激發這樣學生的積極性。
(三)分組要合理
有的教師在分組時沒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只是簡單地按照學生的座位進行分組,實際上這樣分組是極其不合理的。其原因就是班級內學生的學習狀況肯定會各有不同,有的成績好,有的成績較差,有的性格開朗比較愛說話,有的就性格內向不愛發言,不善于和別人進行交流。所以當分組不當時,就會把不合適在一起的學生分到一起。比如,把幾個成績不好的學生分到一起,因為每個學生面對問題都不會,都不能提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所以根本就解決不了問題,就失去了分組的意義。所以教師分組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把成績好的和差的、愛表現的和內向的,進行合理搭配,這樣才會使分組達到合作的目的,充分發揮每一個學生的能動性、積極性。
三、結語
雖然分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較為先進的教學模式,但是教師也要掌握其中的技巧,在分組之前,把各種不利因素都考慮到,充分發揮分組合作的優勢,使之真正成為語文教學的得力助手,并且在不斷的實踐當中,使分組學習不流于形式,從根本上發揮其應有的優勢。
作者:王保印 單位:河北省平鄉縣馮馬學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