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幼兒養成教育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幼兒教育是人生的起始階段,幼兒教育是終身教育的起點。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說明在幼兒園的實踐工作中,必須注重孩子的養成教育。養成教育的思想古已有之,如“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等。養成教育是幼兒學會做人最基礎、最重要的課程。有的家長認為,早期智力的開發是首要的,如識幾個字、背幾首詩效果立竿見影。但大多數家長意識到孩子的良好思想道德、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將使他受益終生。在幼兒養成教育的過程中,根據幼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科學設計環境,在培養好習慣、鞏固好習慣以及好習慣的互相銜接等方面作了一些嘗試。
一、重視活動管理,養成良好行為
有機整合活動的功能。不同的活動對幼兒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不同的功能,我們將不同的活動有機結合起來,促進幼兒道德品質的全面養成。例如,“認識各種蔬菜”。以前有的孩子挑食,不愛吃的東西就不吃。通過這樣一次活動,使他們懂得每種蔬菜都有營養,尤其是洋蔥、芹菜對身體有好處。現在班上的孩子不管什么飯菜都能吃完,而且桌面干凈。收到了預期的教育效果:不挑食、節約、尊重他人勞動成果,養成幼兒自我約束的良好道德意識及文明的進餐習慣。
二、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要講究科學和循序漸進
目標的達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循序漸進。如在指導穿鞋的過程中,小班幼兒要求在區分左右腳的基礎上把鞋穿好;大班幼兒不僅要正確區分左右腳,還要求正確系好鞋帶。有的幼兒自理能力發展不均衡,系鞋帶是弱項,就給予更加耐心細致地個別指導。
三、重視教育的落實
本學期在刷牙和洗手養成教育上重點培養幼兒的好習慣。
(一)培養幼兒良好的洗手習慣利用兒歌促進幼兒洗手好習慣的形成。兒歌是小朋友們都喜歡的形式,將培養幼兒的好習慣與兒歌聯系起來,促使好習慣形成。如《洗手歌》。我們打印出“六部洗手法”,并制成照片到家園聯系網上,請家長在家督促孩子正確洗手。在孩子們洗手時提醒幼兒按六部法洗手。利用洗手和開飯前的時間,帶領幼兒背誦這些朗朗上口的兒歌。教師及時把孩子們的洗手情況用統計表的形式展示出來,并且還把評選洗手小明星的帖子到家園聯系網上,請家長在家督促孩子正確洗手,并爭當每次的洗手小明星。
(二)培養幼兒早晚刷牙的好習慣利用樓道墻壁給孩子們設置了一個“刷牙小明星”的評比欄,將廢舊的牙膏盒進行裝飾做出一個個可愛的小牙刷,如果孩子在家早晚都刷牙了,第二天來到幼兒園就可以自己拿一個小牙刷插到自己的學號上,老師會每天進行記錄,每兩周評出“護牙小衛士”,向孩子們和家長公布,同時獎勵孩子們漂亮的貼畫,激發孩子們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每天都督促自己努力。
四、充分利用一日工作中的各個環節,不斷鞏固好習慣的形成
好習慣的養成要經過三個階段:確立目標階段———培養階段———形成階段。達到形成好習慣階段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不斷鞏固,鞏固就需要反復不斷地練習,將好習慣的養成滲透在一日工作的各個環節當中,如在記錄幼兒刷牙習慣時,我發現最近孩子們插牙刷的比例在下降,難道孩子們刷牙習慣的養成出現了問題?經過詢問,發現孩子們也刷牙,就是早晨來園時忘記插牙刷了。于是,我們及時組織孩子們觀看記錄表和“刷牙小明星”評比欄。讓孩子們找出差距,及時獎勵做得好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在我們的提醒下,情況明顯好轉。
五、注意各種習慣間的相互銜接、相互影響
我們確立的好習慣目標并不是孤立單獨存在的,而是互相影響互相聯系的。所以我們不能培養了這個好習慣卻丟掉那個好習慣,應讓一個好習慣的形成促進另一個好習慣的形成,要注意習慣間的內在聯系和培養習慣的整體性。
如現在天冷了,孩子們容易肚皮著涼肚子疼,我們教會孩子們掖秋衣,提褲子:起床時先用襪子把秋褲套上再穿外衣等能力。孩子的一切習慣都值得我們去反復強調,在反復中養成良好的習慣。
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我們做的這些活動,是為孩子一生打基礎,家長在家也應積極去鼓勵、監督,幫助他們鞏固這些好習慣。每年的各項體檢總會查出有一些患齲齒、視力不太好孩子,我們就覺得跟不好好刷牙、不注意用眼衛生有很大關系。實際上,現在的孩子都很聰明,只要我們要求到位,他們都做得很好。只要我們放手讓他們去做,我們相信,他們會給我們創造出意想不到的奇跡。在行為習慣的養成上,我們的教育理念是:“播種行為,可以收獲習慣;播種習慣,可以收獲性格,播種性格,可以收獲命運。”相信我們今天的付出會得到明日豐厚的回報。
作者:周惠芬 單位:石家莊市眾美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