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小學音樂教育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音樂教育的方法
合適的教學方法能夠將音樂旋律當成調動聽眾的工具,進而使其進入一種新的情緒狀態。中小學音樂教育需要用演唱以及美妙的音樂來感染、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力,所以要積極探索合適的教學方法,以強化學生自身情緒的管理。目前,在音樂教育的方法上,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方法不夠靈活,教學手段單一。目前,中小學音樂課的教學大多比較死板,教師教學過于看重書本教學。在調查中我們常常發現,有很多學生雖然喜歡音樂,也有音樂特長,但當問起他們的音樂課堂學習時就會搖頭。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大多是音樂教師沒有把音樂課所特有的輕松活躍氛圍帶到課堂上,從而使很多學生根本不喜歡上音樂課,提不起積極性。音樂課的教學方法應該是多彩的,多樣的,而不是單一的。不能只以教師為中心,要看重學生學才是有效的教學思路。音樂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給學生足夠的創新和思索空間,進而挖掘出學生的潛能,發現并培養音樂人才。二是共同參與不夠,雙向互動匱乏。為什么學生普遍喜歡音樂但仍有相當多的學生總是不愿意上音樂課呢?可見我們的音樂課教學方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弊端。青少年學生簡單、天真,他們對課堂的要求其實也很簡單,尤其是音樂課堂,每個孩子心中都有一個美麗的夢,那就是期待被老師提問和重視,期待在課堂上有所表現,期待參與到音樂課堂互動中。事實上,也只有他們積極地參與進來,音樂課堂教學才是成功的、有效的,學生的潛能才能開發出來。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特別注重學生的參與接觸狀態,不僅要為學生營造一種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環境,同時也要為學生參與溝通提供合適的、有自由發揮空間的課堂氛圍??傊敖虒W”包括了教與學兩個部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只顧自己在講臺上講,還要與學生互動,重視學生的反應狀態,看學生是否接受。如引導學生討論一些音樂問題,應盡可能使學生的思維過程得到釋放與開發;還可讓學生簡單評賞一首樂曲或對某一位歌唱家的藝術特點進行簡單點評等等。從整個教學過程來說,教師不能時時處處包辦,應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和空間,學生始終應該是主體,主動性也始終屬于他們,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作用則是拋磚引玉,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有效,這樣的教育才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二、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建議
1.優化組合,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資源一是教師要有分工。一般城鎮中小學設有音樂教師三人左右,這對于只在低年級開設音樂課,且每個教學班每周只有一節音樂課的中小學來說,師資也不算緊張。重要的是現有的音樂教師一定要分工明確、合理負擔,這樣才有利于中小學的整體音樂教育質量提升。據筆者調查,不少中小學音樂特長班的教學幾乎全由老資格的音樂教師承擔,而其他幾位較年輕的音樂教師則閑置一邊,這樣一來,不僅他們的音樂才能得不到發揮,還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等于是資源浪費。如果讓僅有的幾位教師聯手合作,把試唱、樂理、聲樂、鋼琴、加試等項目加以分工,這樣中小學特長班的成績肯定會更加輝煌,資格較老的教師壓力也會緩解很多。另外,在負責組織學生課外娛樂活動的時候,這幾位音樂教師也能各負其職,分工明確,共同完成任務。二是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如樂器、教室等)。對于提高整體音樂教學質量來說,有良好的硬件設施作保障是不可或缺的條件。但由于不少地區經濟條件有限,音樂教學設施普遍不足,所以筆者建議在資源利用上多做文章。如不少鄉鎮學校還沒有舞蹈房和排練房,每到有大型文藝活動,學生一般在露天場所排練,如遇刮風下雨天氣就無法正常進行。為了解決這種不便,我們可以把學校的閑置房簡單布置成舞蹈房和排練房,供學生平時學習或排練時使用。三是合理利用課外活動。調查發現,很多愛好音樂的學生都盼望著過十一、過元旦,這樣就可以有文藝晚會之類的音樂活動。這個問題引發了我們的深思,如果我們能給學生們多一些展示自我的機會和空間,學生也許對音樂教育的感觸會有另一番反應和見解。筆者建議平時可以組織業余的合唱團、舞蹈隊之類的團體,以提升整個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氛圍。對這一方面,江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就做得非常好,他們利用周六下午組織愛好音樂的學生排練合唱、學習樂器,還組建了合唱團、小樂隊,經常演出,在江西省中小學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名氣。四是適當添置基礎設施,改善辦學條件。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及學校領導應盡力改善音樂學科的教學條件,籌備音樂教學用具專項資金,對教室環境、教師用具、音響設備、多媒體等方面逐漸進行補充、配套,使之適應素質教育下的音樂教學。此外,學校還可發動一些有條件的教師和學生提供自己多余的音樂器材,如手風琴、電子琴等常用樂器及教學掛圖、教學光盤等教學用具;還可自制一些道具、教學掛圖等,以填補音樂課教具的不足。
2.對教學系統的建議一是課程方面的建議。中小學因為受到應試教育的限制和目前社會、家長雙方面的升學壓力,在音樂教育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都存在著許多不足。對此,建議教育當局一定要轉變對音樂課的態度,方能使這一現狀得到改觀。首先,要把音樂課放在恰當的位置上,做到既不抬高,也不壓制。其次,保證每周的音樂課有足夠的課時。在課時上努力做到既不能取締,也不能虛位。最后,讓音樂課成為活躍和拓展師生業余文化生活的陣地。二是教師方面的建議。教育當局應當給音樂教師提供進步的時機,如進修、培訓、交流等,經過一些專業院校的培養、培訓,使之成為業務精、素質高的骨干音樂教師。目前,在新課改的沖擊下,全國上下掀起了教師繼續教育、學歷培訓等熱潮。在各級各類培訓中,利用現有資源,通過雙休日、寒暑假、節假日等課余時間來給音樂教師隊伍充電,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十分可行的。另外,如能給音樂教師一定量的工作壓力(申報課題、寫學術論文),也可使之有一種責任感,容易發揮主人翁的精神。
3.對改變教學觀念的建議“蹲下來,同孩子一起看世界?!弊鳛橹行W音樂教育的老師,要以學習為本,克服對學生音樂學習所帶來的各種束縛,要創新學習方式[。一是積極引導,尊重學生天性。教師雖然要時刻把握學生的學習方向,正確引導學生學習,不能完全按照他們的喜好,由著性子發展,但同時也要尊重他們的學習天性,更不能抹殺他們的個性。這讓人想起流行于上個世紀80年代后期,由徐楠、尚紀元作詞,谷建芬作曲,蘇紅演唱的《我多想唱》,在當時唱出了那個時代中小學生的心聲,成為他們掙脫束縛在身上那根無形鏈條的吶喊。轉眼已經過去20多年了,當年正值中小學生時代且備受壓抑的少男少女們,如今已經為人母、為人父或為人師了,他們的孩子也多半都處于高中即將畢業或已經邁入大學門檻的青春期,如何處理當年自己所面臨的問題,是再次跳入自己父母當年的思想舊巢里、壓抑孩子的個性發展,還是思想解放地任由他們發展,值得我們深思??磥韷褐拼驌?、回避無視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而尊重學生活潑愛唱的天性、積極引導才是最佳的出路和歸宿。按我國的傳統觀念,認為掌握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就是中小學音樂教育的所有目標了,但新課標實施后,我們發現中小學音樂教育不再只是掌握基本的樂理知識和發聲技能就可以的,新課標更加注重創新,注重個性的發展。這樣的課標也要求我們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學生學會聽懂還應該做一些調研,深入到學生中去,看看他們是否感覺到了音樂課堂的輕松和愉悅,以及唱好了的那種成功的喜悅感,或者聽到美妙音樂的那種憧憬和朦朧的幸福感。二是開放辦學,實踐多練。在音樂課堂教學過程中,要給中小學生較多的嘗試機會,讓學生自身感覺不到老師先入為主,而是嘗試自己試一試。所謂開放辦學,就是在充分發揮學校師資資源的基礎上,邀請社會知名音樂人及本地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奏家、歌唱家、戲曲家參與學校教學,如開演奏會、演唱會、辦講座等,藉以豐富學校音樂教學的形式和內容,彌補課堂教學單一化產生的疲軟效應。還可邀請兄弟學校的音樂老師來交流學習,并給同學們介紹他們是如何上課、培養學生的,這種新鮮感會刺激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讓本校一些具有音樂特長的學生現身說法,談談自己是如何利用業余時間達到現有水平的,并通過他們的表演,使具有同樣愛好的學生找到自己的差距,努力克服困難以達到自己的目標。有了以上眼見為實的成功范例,給學生提供一定的平臺,老師精心輔導,學生多實踐練習,在學校的各種文娛活動舞臺上給予展示,同時也走出去,到社區、工廠、企業、部隊等單位慰問演出,提升學校的知名度,給特長學生更多鍛煉機會,把音樂課堂無限延伸擴大到社會上……這樣,才能讓老師贏得學生的尊重,而學生也喜歡上老師和音樂這門課程。
三、結語
我國自古就十分重視音樂教育,音樂不僅可以培養人的鑒賞、表現和創造能力,還可以培養人的良好品德和高尚情操。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和未來,重視音樂教育應是教育界的神圣職責和義務。因此,就目前音樂教育的情況來看,我們不僅要把中小學音樂教育開展得紅紅火火,還要努力把城鄉差距縮短,讓遠在鄉下的孩子們也能公平地享受到接受音樂教育的權利,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出合格的公民,才能全面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
作者:王媛媛單位:河南鄭州師范學院音樂與舞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