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以初步掌握的實地調查材料為依據,通過深入分析這些材料,總結出湘西南農村鄉鎮小學音樂教育師資力量現狀與存在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并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提出了湘西南農村鄉鎮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的六個環節的初步設想,
【關鍵詞】湘西南;農村鄉鎮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
一、湘西南農村鄉鎮小學音樂教育師資力量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長期以來,湘西南地區因自身地理位置的偏僻閉塞、高山峻嶺的阻隔導致本地區社會經濟文化處于封閉與落后狀態,更制約著本地區經濟、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黨的十八大以來,本地區各級教育主管部門大力貫徹落實提出的“精準扶貧”精神與“扶貧先扶智”的舉措,使本地區的教育資源由原來依賴其他發達地區“輸血”逐漸變為自主開發的“造血”方式,從根本上改善了本地區基礎教育的落后面貌。即便如此,湘西南地區與我國其他發達地區的差距仍較為明顯,特別是本地區的鄉鎮小學音樂教育師資力量緊缺、現有的小學音樂教育師資隊伍專業水準良莠不齊,普遍達不到國家對義務教育階段音樂教師的合格要求,極大地阻礙了本地區教育文化事業的全面健康發展。有鑒于此,筆者選取湘西南地區在當地教育專管部門正式注冊備案、具有小學辦學資質且各類辦學基本設施齊全的鄉鎮公辦、民辦小學作為主要調研對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實地調查與走訪,初步掌握了本地區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師資分布與發展現狀的一手材料。深入分析后,筆者發現當前本科院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對就業期望值較高,大多數都不愿意到鄉鎮小學從事基層音樂教育事業。而且,許多本科院校的音樂教育人才的培養基本上是照搬音樂學院的專業表演人才培養模式而來,沒有關注當前本地區農村鄉鎮小學與幼兒音樂教育的現狀與實際,因此辦學理念、培養模式與農村鄉鎮小學和幼兒音樂教學實際需要嚴重脫節。這些本科院校的畢業生不適應和不愿意從事本地區鄉鎮小學與幼兒音樂教育工作,客觀上造成了廣大農村特別是貧困山區的基層音樂教育師資力量的匱乏。實際上,本地區的農村小學音樂師資,除少部分來自于本科院校畢業的特崗教師外,其余大部分都來自于湘西南本地的高職院校師范專業。拋開本地區農村小學音樂教學條件的現實狀況不論,這些從高職院校師范專業畢業的小學音樂教師,由于就學期間在音樂綜合素質與表演技能等方面的學習存在諸多欠缺,在很大程度上使本地區農村小學音樂教育發展水準滯后。究其原因,主要是輸出小學音樂教育師資的高職院校師范專業在培養機制上存在以下問題:音樂人才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脫節;大專層次小學音樂教育專業課程設置結構不合理;忽視自身的實際需求盲目強調向學院式專業音樂教學靠攏;缺乏對國外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等先進經驗的借鑒;忽視本土民族民間音樂資源的開發與利用等。
二、湘西南農村鄉鎮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的初步設想
通過上述分析,筆者認為,湘西南地區的高職院校師范專業,應該專門針對小學音樂教育這一特殊領域探索切實可行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結合本地區教育文化與社會經濟發展實際,筆者初步設想的農村鄉鎮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策略如下:
(一)高職院校大專層次音樂教育的師資培養必須以“促進本地區小學生與幼兒整體音樂技能素質的普及與提高”為辦學理念,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要向社會所需要的職業化高技能要求看齊,探索出具有實用型與創新型特色的工學結合的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模式,走產學研緊密結合的市場化運行之路。
(二)適當拓寬招生渠道改變沿襲本科院?!罢惺崭咚揭魳穼I人才”的招生理念,使更多具有音樂天賦的初中畢業生與高招生,能夠得到以普及與提高技能為目的的音樂教育機會:
(三)改變授課方式突出“五大能力綜合培養+本土民族音樂”課程設置思路?!拔宕竽芰Α笔侵福郝晿费莩芰?;鍵盤演奏、伴奏能力;奧爾夫音樂教學創編能力;音樂課堂的實際教學能力;以舞蹈編排與合唱指揮為主的課外活動組織能力。本土民族音樂中,應挑選部分適應音樂課堂教學的本土音樂內容進行講解欣賞,培養學生掌握部分本土民族音樂形式的能力與熱愛本土民族音樂文化的深厚感情。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視唱練耳課、鋼琴課、聲樂課等專業技能課應突出“基礎性、師范性、實用性”的教學特色;開設《中外音樂史與作品欣賞》等理論課程,使之更好地為學生的音樂實踐活動提供理論指導;奧爾夫音樂教學法、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教學法的教學,要充分考慮并利用本地區小學的實際辦學條件,借鑒國外音樂教學法的先進理念與模式,有針對性地開發小學生與幼兒的音樂潛能與藝術天賦;本土民族音樂的教學可以適當采用邀請民間藝人進課堂的方式,宣傳推廣本地區富有民族特色與地域風格的民間音樂作品。授課方式上,將以往的集中大課或一對一的小課變為小組探究課,以解決小學音樂活動中的實際應用問題來劃分課時。設置職業技能培訓與考證制度。鼓勵本專業學生在順利拿到畢業證、教師資格證的同時,參加職業化需要的技能考證培訓。如“鋼琴教師資格證”“舞蹈教師資格證”等,以此保證學生具有較高的音樂技能水平,彰顯本校的職業化辦學特色。
(四)校園音樂實踐活動與校外社會音樂比賽相結合一方面,吸納具有音樂天賦的廣大學生來參與校內藝術社團組織的常識性、普及性、趣味性音樂技能活動;另一方面,鼓勵本專業學生積極參與部分社會文藝演出與比賽考級等活動。定期組織學生到與本校有實習合作的小學進行音樂課堂教學和表演實踐。通過校內藝術實踐課與校外教學、舞臺實踐相結合,培養出集教學、表演、比賽于一體的高素質綜合型應用人才。
(五)本專業畢業生的實習與就業指導實習方面,依托校內實習場所和本校附屬小學、市直各幼兒園等實習場地和資源,來滿足本專業畢業生職業能力與崗位技能訓練的需求;就業指導方面,根據本專業特色開設就業指導課,讓學生及時了解就業形勢,政策以及相關信息,充分了解本專業的發展前景與市場需求,培養學生以市場為先導的職業規劃觀念,為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率做好準備。
三、結語
筆者初步設想以上述六個基本環節的創新形成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培養的有效策略,這六個環節以高職院校大專層次音樂教育專業畢業生為主線,貫穿于“國家社會現實需求→高職院校大專層次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機制→鄉鎮小學音樂教學”三個層面,彼此之間形成有機互動、協調促進的創新模式。借此希望能為新時期湘西南農村鄉鎮小學音樂教育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參考文獻
[1]王文君.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培養新機制探究[J].中國教育學刊,2016(12).
作者:易德良 單位:湘中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