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談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教育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現階段,在素質教育改革進一步深化的背景下,技工學校逐漸增強了對德育的重視,并在各學科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就技工學校的各類學科而言,語文的德育功能與效果十分明顯,對此語文教師需全面發揮學科優勢,結合技工學校學生特點,對教材中包含的德育因素予以深入挖掘,利用課外活動以及課堂教學等方式,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促進其形成良好的人格。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德育教育和語文教育的聯系,然后指出了現階段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最后結合筆者自身實際教學經驗闡述如何在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旨在為一線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技工學校;語文教學;德育教育
當前,我國正在全面推行素質教育,德育則屬于素質教育的主要構成部分之一,并且是素質教育的靈魂所在,能夠對教育的發展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就語文教育而言,根本目的在于增強學生“知、情、意”的能力,其中“意”代表的是德育,表現為人的道德常倫以及思想素質。因此,素質教育之中的德育和語文教學中的德育基本相同,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可在課堂中引入德育思想,以此來促進學生素質能力的提升。
一、德育教育與語文教育
就技工學校學生而言,他們正處在形成世界觀、人生觀以及價值觀的關鍵時期,年齡大多為16~17歲,抵抗社會誘惑與影響的能力不強。同時,由于技工學校學生較為獨特的心理特點,他們文化程度較低,語文基礎薄弱,整體綜合素質不高,再加上技工學校輕理論、重技能教學理念與各類客觀因素的影響,導致他們會對語文課產生反感情緒。其次,技工學校學生在自信心方面也較弱,環境適應能力不強,容易在學習生活以及人際關系中出現困惑,進而比同齡人更希望得到尊重與關注,但由于他們在表達方式上缺乏理性,進而會通過吸煙、逃課以及酗酒等方式宣泄情感,進而讓教育管理變得更加困難。對此,技工學校逐漸增強了對德育教育的重視,除了設置和思想政治德育相關的課程之外,還注重在其他學科中滲透德育教育,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推動學生的綜合發展。在眾多學科之中,語文擁有人文性以及工具性的特點,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極易讓學生在情感上產生共鳴,進而提升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二、當前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
現階段,技工學校語文教學的現狀并不樂觀。1.學生語文基礎薄弱大部分技工學校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學習成績較差,對于學習的興趣不高,不利于技工學校語文教師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2.學習習慣差技工學校語文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基本上是在唱“獨角戲”,教師在講臺上講,學生則在下面玩手機、看小說、聽音樂等,久而久之就會形成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情況。3.語文教學方式單一部分技工學校語文教師依然運用著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學生和教師間缺乏互動,難以調動學生對于語文的學習興趣,進而不會主動參與到語文教學中來。4.技工學校輕文化、重技能的情況十分嚴重大部分技工學校與學生均十分重視專業技能的學習,進而忽略了語文等相關基礎學科的學習。
三、技工院校語文課德育功能實施的途徑
1.重視情感的熏陶,做到德育的潛移默化課堂教學屬于開展德育教育的主要場所,教材中的課文則屬于寫作技巧和思想感召的結合體,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重視德育和智育的統一,避免脫離語文教學進行德育,也不能夠讓語文教學從屬于德育。例如,在講授一篇課文時,需引導學生理解字、詞、句的含義,以便于體會課文所蘊藏的思想感情,進而在感悟課文思想內容的同時,接受思想教育,并將德育滲透到語言文字的講解中。如在教學《將進酒》這篇課文的過程中,教師需先向學生講述課文的創造背景,然后引導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朗讀,讓學生在朗讀中去感受領會李白在選材、布局方面的特點。此篇課文情極悲憤狂放,語極豪縱沉著,大起大落,奔放跌宕,思想內容深沉,藝術表現成熟。因此,本堂課中開展德育教育,需結合課文特點,引導學生分析“天生我才必有用”“人生得意須盡歡”的含義,學白的自信與豪放,以此培養學生高尚情操,并增強其思想覺悟以及社會主義道德品質。2.培養學生正確的社會價值觀技工學校的學生處在社會價值觀形成的階段,在美丑交織以及形形色色的社會面前,需重視對學生社會價值觀以及審美意識的培養。所以,技工學校語文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除了需要滿足學生認知需求之外,還需重視對學生道德情感的激發,讓他們能夠理解真善美的含義,進而實現德育教育。對此,教師可運用語文教材中的優秀作品,讓學生感知其中的情感,明辨出是非,領悟出哲理,進而使思想修養得到進一步升華。例如,在學習《社會沒有義務等待你成長和成熟》的過程中,可以讓學生感受到“社會不止是沒有義務,甚至連這樣的權利都沒有給你”“‘安分’是不容易的,在這個時代,‘守己’則更不容易!”等相關人生哲理;《人生的境界》之中人生境界劃分的四個等級則能夠引發學生的思考與警醒:成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常的事;《跨越百年的美麗》通過樸素的語言,引導學生穿越時空,去感受居里夫人和她丈夫不屈的信念。3.提煉課文內容,幫助樹立正確的職業觀現階段,技工學校的根本任務在于增強職業道德教育,將學生培養成既能夠熟練掌握專業文化、知識以及技能,又擁有高尚思想品德以及職業道德的新人。語文教材之中包含著許多文學家、革命家、科學家以及思想家等舍己為民的崇高職業理念,他們獻身科學文化以及革命的高尚道德,以及熟練的職業技能,就屬于生動的職業道德教育素材。并且,教學中的作者介紹、背景講解、情節結構、語句賞析以及人物形象等,均能夠巧妙結合與相互滲透。例如,《燭之武退秦師》一課中,講述了燭之武同國家命運休戚與共的精神,向學生展示出了自強不息、堅持不懈的精神,能夠臨危受命,不避險阻,只身去說服秦君,為國家甘愿犧牲自己的決心與態度。就語文教學之中的職業道德教育而言,和職業道德課教育存在著不同,職業道德課是將理念灌輸作為重點,語文課則是以感染、教化以及熏陶為中心,屬于滲透性、形象性、有記性以及情感性的結合。通過寓教于義、形、情等方式,能夠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語文教材之中也存在直接寓教于理的課文,諸如《庖丁解牛》等。4.教師為人師表,注意言傳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言行舉止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思想與行為產生影響。若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隨意往地上吐痰,那么再怎么教導學生講衛生,也無濟于事;教師若在過馬路時不走人行道,被學生看見后,那么要求學生注意交通安全就是在掌自己嘴巴;教師若在開會的過程中和他人交頭接耳,又怎樣要求學生在課堂中不要講話與專心聽講呢?同時,教師符合道德準則以及弘揚社會正能量的相關行為,會讓學生信服與感動。對此,技工學校教師需不斷增強自身修養,注重對學生思想道德的培養,確保自身一言一行均符合道德規范,并在學生面前發揮出表率作用。例如,在生活與工作中遵守道德規范,哪怕學生看不到,也需要這樣做,用社會公德心來驅使自己。
四、小結
綜上所述,因為語文學科所具備的特點,其在對學生開展德育教育方面存在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技工院校的學生相對來說基本素質較差,德育教育就顯得更為重要。在技工學校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需結合學生心理特點以及自身性格,將語文教材所具備的德育職能全面發揮出來,并在實際教學中根據教材來選擇相應的德育教學方式,確保能夠在語文教學中對學生思想品德行為予以良好的培養,為技工學校學生綜合素質的形成起到積極的導向和促進作用,進而將學生培養成品學兼優、具有健全人格的社會公民。
參考文獻:
[1]黃群鋒.技工院校語文教學中德育思想的導入[J].科教導刊(下旬),2018(06).
[2]徐海.技工院校語文課德育功能探析[J].職業,2017(11).
[3]趙冬娟.淺談職業教育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藝術[J].課外語文,2017(33).
[4]呂州軍.淺議如何在中職學校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主題教育[J].現代職業教育,2017(14).
作者:付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