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醫學專業留學生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了解來華醫學專業留學生的教學滿意情況及可能的影響因素,為提高醫學專業留學生的教學質量提供參考。方法采用自編問卷調查193名來華醫學專業留學生,運用SPSS18.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結果留學生對總體教學的滿意度得分均值為3.468,介于一般和比較滿意之間,經檢驗各維度之間滿意度得分均具有統計學差異(F=61.232,P<0.001),在各維度中教學方法和溝通交流的滿意度得分較低(均值分別為2.884、2.865),介于不太滿意和一般之間。影響因素分析中,不同年級(F=7.771,P=0.001)、班組形式(t=-4.962,P<0.001)、生源地(t=-2.851,P=0.005)和中文水平(F=9.038,P=0.001)之間的總體教學滿意度得分有統計學差異。結論來華醫學留學生對教學總體的滿意度較高,問題主要存在于教學方式和溝通交流方面,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促進與留學生的溝通與交流。
[關鍵詞]醫學專業留學生;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和中華傳統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不斷擴大,我國的高等教育事業也在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留學生選擇來我國接受高等教育。據統計,2016年共有來自205個國家和地區的442773名各類外國留學人員來華[1]。在來華留學生就讀的專業中,醫學專業是留學生選擇最多的專業之一,據教育部統計其人數居各專業留學生規模的第二位[2]。在留學生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一些留學生教育相關的問題逐漸顯現出來,最突出的是教育質量問題。這不僅直接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在國際上的競爭力,也影響到我國的國際聲譽。留學生的教育質量已成為評價國家教育水平高低的關鍵一環[3],其中,留學生對高等學校的滿意度是衡量高等院校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指標。研究留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滿意情況及其影響因素,對于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指導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改善具有重要意義。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某高校及其附屬醫院所有在讀留學生。2017年9月發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93份,回收率為96.5%。
1.2調查方法
采用自編問卷《留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內容包括留學生對教師的“教”、學生的“學”和學習環境的滿意度。其中教師的“教”又細分為教師專業素質、教學技能方法和教師態度三個方面;學生的“學”細分為學習態度、出勤及作業完成和學習收獲三個方面;學習環境細分為硬件設施、學習氛圍和溝通交流三個方面。問卷問題為單選題,滿意度分為五個級別,根據Likert5級評分法,滿意度按1~5分逐漸增高。調查采用不記名的方式。
1.3統計分析
運用Epidata軟件錄入問卷數據,運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留學生對教學工作不同方面滿意度得分比較
通過計算各方面的滿意度得分均值,獲得總體教學滿意度的得分情況,留學生對總體教學的滿意度得分均值為3.468,介于一般和比較滿意之間(表2)。經過方差分析檢驗,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不完全相同,再經過LSD兩兩比較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間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1)。滿意度從高到低依次為學生的“學”、學習環境、教師的“教”,都處于一般和比較滿意之間,其中教師的“教”滿意度得分最低。
2.2留學生對教師的“教”的滿意度情況
問卷中對教師的“教”主要涉及三個方面:教師專業素質、教師態度和教學方法,各部分的滿意度得分(表3)。經過方差分析檢驗,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不完全相同,經過LSD兩兩比較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間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1)。其中教師專業素質平均得分最高,教學方法平均得分最低,說明留學生對教師的專業素質普遍比較滿意,對教師態度的滿意度處于一般和比較滿意之間,對教學方法不太滿意。
2.3留學生對自身“學”的滿意度情況
問卷中對學生的“學”主要涉及三個方面:學習態度、出勤及作業完成、學習收獲,各部分的滿意度得分(表4)。經過方差分析檢驗,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不完全相同,再經過LSD兩兩比較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間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1)。其中學習態度的平均得分最高,三個方面得分均處于一般和比較滿意之間。
2.4留學生對學習環境的滿意度情況
問卷中對學習環境的調查主要涉及三個方面:硬件設施、學習氛圍和溝通交流,各部分的滿意度得分(表5)。經過方差分析檢驗,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不完全相同,再經過LSD兩兩比較得出各方面滿意度得分間均具有統計學差異(P<0.001)。其中硬件設施的平均得分最高,溝通交流的平均得分最低,說明留學生對硬件設施的滿意度基本接近比較滿意,而對溝通交流的滿意度處于不太滿意和一般之間。
2.5教學滿意度影響因素分析
表6可見,不同性別之間總體教學滿意度得分之間未見統計學差異,說明性別對留學生的總體教學滿意度沒有顯著影響。不同班組形式和不同生源地的留學生滿意度得分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表明不同班組形式對留學生的總體教學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中外學生混班的滿意度要高于留學生班;不同生源地對留學生的總體教學滿意度存在顯著影響,來自發展中國家的留學生滿意度要高于來自發達國家的留學生。
3討論
3.1教學方法對留學生滿意度的影響
在總體教學滿意度的三個方面中,留學生對教師“教”的滿意度最低,其中教學方法得分最低,是影響留學生學習質量的最主要因素,通過交流訪談了解到,大部分留學生認為相對于發達國家注重啟發、體會和理解的教學方法,我國教育多以簡單灌輸為主,該院校教師給留學生上課方式與國內學生基本相同,以教師按照教學提綱講授課本內容為主,而醫學知識又比較枯燥乏味、晦澀難懂,再加上溝通交流水平限制導致的理解差異,這就使留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較差。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幫助留學生提高成績,建議教師打破已經形成的經院式教學框架和定勢,有針對性地選擇教學方法,授課時可以增加圖片、視頻、現場演示的方法,或者借鑒國外的經驗,課堂上多采用案例式、討論式的教學方法,提高留學生的學習興趣。
3.2溝通交流水平對留學生教學滿意度的影響
在學習環境方面中,留學生對溝通交流的滿意度最差,主要包括與教師和中國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與教師缺乏溝通交流,主要因為教師的英語水平受限,無法在課堂上流利地應對留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只能機械地按照事先備好的課程內容敘述[4]。醫學教育有學制長、課程內容復雜、要求高等特點[5],加上以英語為授課溝通交流,對大多數中國教師是一個挑戰,學校需要大力引進英語水平好的高質量醫學教育人才,同時要加強現有在職留學生教師的語言培訓[6]。與中國學生缺乏交流溝通,主要是因為留學生漢語水平不高和風俗文化存在差異。在高校中,學習相對獨立自主、課業壓力大,中外學生之間存在“想交流”而“沒機會交流”或“不敢交流”的問題。學校應該積極主動地創造條件促進中外學生的交流,例如通過開辦英語漢語角、學習互助小組、聯誼活動等方法,讓中外學生互幫互助,提高漢語英語水平、交流能力和跨文化思維方式,也有益于增進中外友誼,提高留學生的滿意度。
3.3不同班組形式對留學生滿意度的影響
大部分招收留學生的院校多采取中外學生混班教學的模式,教師授課不專門針對留學生進行課堂設計,而是根據中外學生的共性安排課程,課程溝通交流一般為漢語或中醫雙語[7]。少部分學校因為有特殊的培養計劃,有針對留學生特制的課程計劃,采取純留學生班的教學形式,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中外學生混班的滿意度要高于留學生班,而且中外學生混班的留學生中文水平也比純留學生班好,與中國學生互動交流更多。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是大部分留學生選擇來中國學習的主要目的之一,中外混班的班組形式更有益于留學生在中國學習與生活。對于醫學專業留學生,許多實踐課、臨床見習都安排在教學醫院內,只需要與患者密切交流,如果漢語水平過關,對中國風俗文化了解,那么留學生能夠更快適應臨床學習。另外,中外混班的班組形式不僅對留學生有好處,對中國學生也有幫助;在學習交流過程中,中國學生能夠了解多元文化,能夠與留學生交流各國醫學教育的現狀,以及學習習慣和方法,對促進中外學生交流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晶,馬靜靜.高校留學生教學滿意度調查研究:以江蘇省某高校為例[J].科教文匯,2015(26):27-28.
[2]范熙,呂嘉春.加強醫學留學生人文教育的途徑探索[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4):527-528.
[3]趙志娜.來華留學生課堂教學滿意度研究:以西部某大學為例[D].昆明:西南大學,2016:35-36.
[4]文雯,陳麗,陳強,等.課堂學習環境與來華留學生學習收獲的研究:以清華大學為例[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14(2):107-113.
[5]張紅靜,張燦燦,李丹,等.在華醫學留學生教學滿意度與適應調查及相關對策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6(1):31-32.
[6]趙伶俐,潘莉.高校學生對教學、任課教師和課程滿意度的調查[J].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7(3):119-124.
[7]丁笑炯.基于市場營銷理論的留學生教育服務:來自上海高校的實證調查[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62.
作者:馮瑾1,魯娟2,邱志濤1 單位:1.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政治部,2.海軍軍醫大學訓練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