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統文化在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提要】目前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缺乏與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不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應該積極改革教學方式和內容,才能提高學生的應用文寫作能力。傳統文化是歷史的精華,蘊含豐富的知識內涵,應用文寫作教師應引導學生積極學習傳統文化,感受文化在寫作中的應用魅力。通過傳統文化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滲透,可提升學生綜合素養,提高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傳承意識,達到更優質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傳統文化;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
高職院校的教育為了順應社會經濟發展,不斷重視技術方面的培育,卻忽視了傳統文化內容的教育功能,這不利于學生對應用文寫作中文化內涵的深化認知。高職需要積極改善應用文寫作教學理念和方法,將傳統文化與應用文寫作教學內容有效融合,利用優秀的文化內涵熏染學生,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文化的提升。高職應將傳統文化教學理念深入到教學實踐中,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和認知,在應用文寫作中正確運用文字和詞語,促進傳統文化與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有效融合。
一、將傳統文化融入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必要性
(一)課時的限制
高職院校的教育方向更偏向于技術型,常因重視培養學生的技能而忽略了文化方面的教育引導,而且語文類課程安排也十分有限。應用文寫作具有一定實用性,開設這門課程的目的也是強調實際應用,而高職院校其他文學類課程卻很少,這種現象削弱了學生文化素養的有效培養。我國近年來大力倡導傳統文化的教育,高職在不占用其他專業課時的原則下,可以將傳統文化融入應用文寫作課程中,促進傳統文化的有效繼承。因此,高職應用文寫作與傳統文化的有效融合,可發揮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最大作用,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能力,還能達到傳統文化發揚和傳承的重要目的。
(二)學生自身成長的需要
當今社會對人才自身文化素養要求較高,高職學生通常將技術應用做為重點學習方向,在文化內容的學習上花費時間有限。而我國傳統文化飽含民族精神,對學生自身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應用文寫作教學可將文化內容融合在課堂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文化素養。傳統文化中蘊涵深奧的智慧,對學生未來面向工作崗位有更好的幫助,在應用文寫作的學習和練習中,學生能夠吸取到其中的力量,樹立良好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將傳統文化融合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豐富了高職學生的文學視野,學生通過傳統文化理念的滋養,能夠獲得更多優質的文化思想,不斷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有助于學生提高自身的創新創業能力。
(三)未來企業的需求
高職院校重在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專業人才,在重視技能的同時,也要將敬守職責放在首位,才能讓人才在崗位上發揮更大價值。高職院校培養人才要與企業需求密切聯系,明確人才培養的目的,而中國傳統文化中做人、做事的思想觀念對現代學生有積極影響意義。應用文寫作教師應在課堂上充分融合傳統文化進行教學。孔子曾教育他的學生,只有自己以身作則,才能夠管理好政務,要用實際行動來獲得老百姓的認可。應用文寫作教師充分利用傳統文化資源,將文化中的主旨內涵應用于課堂中,能夠讓學生明白面對職業要有責任心,需要從實際出發,用行動證明自己的價值,這也是當今社會企業對人才的要求。高職學生面對就業壓力,需要教師進行正確、有效的引導,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能夠讓學生認知文化的更多魅力,對自身未來在企業中的發展具有促進作用。因此,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充分發揮傳統文化優勢,感召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更高的文化素養能力,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素養和敬業精神,進而達到畢業后順利就業的目的。
二、傳統文化在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缺失
(一)學校和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意識缺失
目前高職院校在應用文寫作教學指導中還有很多問題需要改善,學校和教師對于傳統文化的教育應用重視度不高,教育理念有待完善。高職教師培育人才的思維主要以學生就業為主,對應用文寫作課程認知不夠深入,認為這門課程并不是最重要的,在教學中難免會影響重要知識技能的有效指導。對于應用文寫作的教學,教師沒有將傳統文化內涵融入其中,學生缺乏對文化體系的深入認知,這就削弱了傳統文化的教育功能和魅力,課堂氛圍比較枯燥,教學效果不佳。
(二)教師教學方法陳舊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師的教學方法比較傳統守舊,教學方式缺乏創新,課堂上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無法真正領會寫作技巧。在應用文寫作教學指導中,教師以教學生學會各種應用文寫作的基礎知識為目的,單純地完成教學任務而忽視了學生思想品格的正確引導,無法將傳統文化精神內涵融合在教學指導中,這不利于學生綜合水平的提升。應用文寫作有其發展演變的歷史過程,教師應重視傳統文化的教學融入,進而改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在教學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的完善。
(三)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認識片面
高職學生的文化素養相對較低,對于應用文寫作課程的學習不夠深入,對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內容認知存在片面性,認為這是一門學習寫作文的課程。由于認知不準確,在應用文寫作教學課堂上的學習狀態不夠嚴謹,他們認為最重要的課程應該是專業技能課,而忽視了應用文寫作中蘊含著優秀的傳統文化,這不利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高職學生對應用文寫作課程認知的偏差,使得他們無法將傳統文化與應用文寫作緊密結合,對于傳統文化的有效傳承產生消極意義。
三、傳統文化在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滲透方法
(一)引入歷史知識,增強學習興趣
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引入應用文在歷史中的發展背景,通過借鑒歷史,讓學生能夠更詳細地了解應用文的悠久歷史發展情況,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師可積極查詢相關資料,整理應用文的歷史變化,充分利用歷史資料,結合應用文寫作課程,讓學生通過歷史感受文化的魅力。在課程上,教師可為學生展示更多優秀的歷史應用文佳作,比如《出師表》《蘭亭集序》等,讓學生領略這些文學價值高的應用文作品,對應用文有一個更深刻的了解,有助于提升自身的寫作能力。應用文寫作教師要根據課程需要結合一些歷史優秀文化或作品,讓學生能夠被傳統文化感染,豐富了學生的視野,改善教學課堂氛圍,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具體講解書信的寫作時,也可引用歷史時代背景下的一些優秀作品,以及作品作者的背景情況,利用歷史文化帶動學生對書信寫作要領的認知,加深了學生對重點寫作知識的印象,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開展文化寫作實踐性教學
高職應用文寫作的實踐教學能夠促進傳統文化的有效滲入,教師要以培養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為目標,積極展開文化寫作實踐教學,激發學生的文化興趣。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師要根據課程需求合理設計實踐教學內容,可利用當地文化展開分析,讓學生體會到傳統文化在應用為寫作中的融合作用,深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理解。高職教師應充分展開實踐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帶著學習任務正確認知應用文寫作的學習必要性,學習傳統文化與寫作技巧相互結合,提高文化綜合素養能力。此外,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師要充分利用課外有效資源,擴展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傳統文化的內涵;將應用文寫作要領與文化元素有效融合,為學生構建課外文化學習環境,這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在課外,教師可組織學生進行豐富的課外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參與積極性,讓學生對當地著名景點進行實地觀賞,或通過資料搜索去了解,增加學生對歷史文化的認知,對具有重要意義的文化背景要更深入地學習。在學生進行課外實踐活動后,教師應該及時引導學生談一談感受,并“趁熱打鐵”,對重點傳統文化元素及時講解,在應用文寫作課程中有效引入傳統文化,提升學生對傳統文化在寫作中的運用能力。
(三)開展漢聽大賽,培養愛國情懷
漢字是中國文化歷史演變的關鍵,在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漢語寫作的標準性培育,可利用競賽的形式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漢字文化博大精深,通過漢字的深入學習,學生可了解到我國歷史演變過程,感受文字的魅力,同時培養愛國主義精神,這有助于和諧社會的建設發展。引導學生了解漢字及詞語的正確使用方法,能夠讓學生更貼近歷史,發現漢字背后深刻的文化元素,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提升了應用文寫作教學綜合質量,且能幫助學生增強對漢語的實踐應用能力。應用文寫作教學指導強調“寫”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寫作技巧和漢字書寫標準,可在高職院校舉行“漢字聽寫大會”等,強化學生對文字的重視,使學生掌握正確的書寫方法,從文字中感受文化的獨特魅力。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親身感受文字演變的歷史文化,在實踐中提升自己的文字運用能力,不斷在寫作過程中提升綜合文化素養,提高了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應該積極與傳統文化相結合,在實踐教學中舉辦文字競賽活動,可激發學生學習情趣,并能夠深化學生對文化的理解和認同感,增加學生愛國意識和文化傳承的責任意識,達到教育的真正目的。綜上所述,我國的優秀文化自古以來就具有教育功效,不僅能夠提升人們的綜合素養,還可為社會的穩定發展做貢獻。因此高職院校要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教育融合,在應用文寫作教學中充分結合傳統文化,引導學生豐富自己的思想內涵,將文化貫穿于寫作當中,理解并認可歷史的發展。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師需要創新教學理念,利用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開拓學生的視野,在真正掌握應用文寫作技巧的同時發掘傳統文化的優勢特征,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文化素質,有效傳承我國的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宮照敏2013《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的文化滲透研究與實踐》,《遼寧高職學報》第7期。
李青長2015《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教學的困境與對策》,《才智》第13期。
洪皓2018《高職院校應用文寫作課程教學的問題與對策研究》,《湖北工業大學學位論文》。
邢靜媛2019《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中的傳統文化元素滲透》,《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第10期。
作者:羅時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