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社局就業扶貧工作總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年以來,縣人社局認真落實就業扶貧政策,通過技能脫貧培訓、開發公益崗位、落實勞務輸出幫扶政策等形式,穩步推進就業扶貧各項目標任務,現將工作開展總結如下:
一、目標任務完成情況
――技能脫貧培訓783人,撥付補貼70萬元,完成500人目標任務的156.6%。
――開發公益崗位320個,完成320個目標任務的100%,安置貧困勞動者就業320人。
――幫扶就業387人,完成334人目標任務的115.9%。
――認定就業扶貧基地12家,扶貧車間1家,扶貧驛站5家,完成目標任務100%。
――城鎮新增就業7258人,完成5000人目標任務145.2%。
――落實中央巡視反饋問題整改任務,清理取消就業扶貧車間98家,重新認定56家,帶動就業1374人,其中貧困人口575人,帶貧率41.8%。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
(一)授之以漁,實施新技工系統培養和技能脫貧培訓。2019年,我局將適齡貧困人員接受技工教育作為幫助貧困人員脫貧的有效途徑,積極引導貧困人員到技工院校就讀。對于貧困家庭學生,在新技工系統培養招生中開辟綠色通道,優先選擇專業,優先落實免學費、助學金、獎學金等助學政策,優先安排實習,優先推薦就業。目前已實施新技工系統培養219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學員46人,占培養總數21%。技能脫貧培訓方面,今年我局與6家培訓機構合作,開展畜禽養殖、食用菌栽培、茶葉生產加工、農作物種植和蔬菜種植等5個培訓項目。目前,共完成技能脫貧培訓16個班783人,培訓合格率達到90%以上。在實際工作中,我局采用送培訓下鄉的方式,以交通便捷的村為中心,將附近村貧困戶集中起來開展培訓,內容注重實踐操作,培訓后按每天60元標準,對所有參加培訓對象通過涉農“一卡通”發放交通伙食補貼。共撥付各類培訓補貼70萬元(個人交通、伙食補貼32.784萬元,培訓補貼37.216萬元)。
(二)發放交通補貼,促進貧困勞動者轉移就業。為貫徹落實省、市關于貧困勞動者勞務輸出幫扶政策,促進貧困勞動者轉移就業,2019年3月,縣扶貧、人社、財政三部門聯合制定了《關于對貧困勞動者發放外出務工交通補貼的通知》(舒扶【2019】5號),對轉移就業縣外務工貧困勞動者,按每人500元標準,一次性發放交通補貼。根據各鄉鎮、村摸底審核,目前已審批發放貧困勞動者縣外務工交通補貼2198人共計109.9萬元。預計隨著春節返鄉高峰來臨,申報交通補貼數量將會進一步增加。
(三)開發公益崗位,安置貧困勞動者就業。結合美麗鄉村建設,通過開發農村保潔、保綠、保安、護路等公益就業崗位,安置有就業意愿和勞動能力的貧困勞動者,從事公共服務崗位就業。一方面對無法離鄉、無業可扶、無力脫貧的貧困弱勞動力就業,起到幫扶作用,同時也有利于幫助基層解決公共服務用工短缺的難題。今年安置的320名貧困勞動者,于7月1日統一上崗,按照300元/人/月的標準,按季發放就業補貼,7-12月份公益崗位就業補貼合計57.09萬元,已及時發放到位。
(四)密切配合,落實縣域結對幫扶合作項目。年初,宣州區人社局我局與宣州區人社局積極對接,簽訂了《技能脫貧培訓勞務合作協議》、《勞務合作框架協議》,確定了全年幫扶工作目標任務。雙方積極落實各項幫扶項目,宣州區人社局安排種養殖培訓專家黃建兵老師,到我縣闕店鄉轉水灣村對貧困勞動者進行培訓授課,經共同努力,全年50名貧困戶脫貧技能培訓、勞務合作幫扶5名貧困戶到宣州區就業、幫扶30名貧困戶縣內就近就地就業任務已全部完成。
(五)嚴格要求,推進就業扶貧驛站(車間)清理整改和規范化建設
對照省市整改反饋意見和省人社廳、財政廳、扶貧辦聯合下發的《關于進一步加強就業扶貧車間規范化管理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9】168號)精神,我局第一時間向縣委、縣政府匯報,并同縣財政、扶貧部門共同研究整改措施。6月25日,縣人社局、財政局、扶貧局聯合下發了扶貧車間整改通知文件(舒人社【2019】35號),在時間安排、資金管理方面,對我縣的扶貧車間整改工作作了具體要求。
8月初,對56家扶貧車間進行規范整改并重新認定,對98家不符合最新要求的扶貧車間予以清理取消。10月22日,根據皖人社秘【2019】235號文件對扶貧驛站重新功能定位規定,全縣共審批重新認定就業扶貧驛站15家,取消認定扶貧驛站41家。目前,重新認定的56家就業扶貧車間定位信息已上傳,二維碼標識已全部粘貼到位,取消的扶貧車間相關標識牌已清理摘除,系統信息完善工作已經全部完成。全年對扶貧車間就業的貧困勞動者,發放就業補貼4133人(次)計337.88萬元。取消后的車間,實行動態管理分類處置,在其中就業的789名貧困人口已得到合理安置:繼續在原企業就業99人,轉移就業558人,無就業意愿103人,納入公益崗等幫扶計劃29人。
三、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愿貧困勞動者大多數已經就業,目前未脫貧對象相當一部分因為各種原因就業能力和意愿不強,不同程度存在著“等靠要”思想,就業幫扶難見成效。
(二)受文化程度和技能水平限制,加之貧困勞動者家庭條件和個人習慣等因素影響,貧困戶就業穩定性有待提高。
(三)技能脫貧培訓管理形式不夠靈活,貧困群眾難以適應,影響貧困群眾參訓積極性。
四、下一步打算
一是繼續做好技能脫貧培訓,重點在培訓針對性、時效性上下功夫,進一步提高貧困學員參訓后的就業率。二是加強就業扶貧車間的指導服務和規范化管理,引導和推薦更多貧困戶就業脫貧。三是針對年底貧困勞動者返鄉高峰情況,認真組織春節期間就業幫扶活動,包括大型招聘活動、送崗位下鄉活動等等。四是對新失業貧困勞動者,及時進行登記并主動推薦新的就業崗位,促進其穩定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