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基礎知識下的音樂藝術理論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認識到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后,我們教師又該如何發揮我們的主導作用呢?記得在上《桑塔•露琪亞》一課時,我想這是一首3/8拍歌曲,得讓學生明白“以八分音符為一拍,每小節三拍”的含義以及三拍子的強弱規律等知識點,我想不能都是我講,得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于是我采用提問、師生交流的方式來進行教學,我想提問有助于學生主動思考,師生交流時我也可以適時引導,然而,沒想到的是,幾個問題問下去,學生居然“一問三不知”,原先設想的師生交流場景也化為泡影。我只得說“我來告訴你們……”于是我又開始滔滔不絕,直到口干舌燥,看看時間,歌曲都快來不及學唱了,再看看學生,大都提不起太大的興趣,課堂氣氛也很沉悶,教學效果不盡如人意。之后,我就靜下心來思考。怎么辦?把音樂知識丟掉不講吧,不合適,學生的知識面要受到局限,而且對于一些基礎好、求知欲強的學生來說也不公平。繼續上吧,學生缺乏積極性,長此以往肯定會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看來非變一變教學策略不可了。后來我就一改往日的方式,開始設計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讓學生參與進來。同樣是上歌曲《桑塔•露琪亞》,我先自彈自唱,讓學生在欣賞歌曲的同時感受歌曲的拍子,讓我感到意外的是學生們居然都聽出了是三拍子歌曲,當時我就覺得不能低估了學生的音樂能力,有的班級同學還感受到了三拍子“強弱弱”的規律,后來我讓他們設計動作來表現“強弱弱”,他們都非常積極,課堂氣氛頓時活躍了,有人說要拍手、拍肩、拍肩來表現,有人說要拍手、捻指、捻指來表現,還有人說要拍手、拍腿、拍腿來表現……而后我讓學生們用自己設計的動作來為歌曲伴奏,學生們都表現得特別認真和投入,兩遍下來,已經有同學在跟著唱了,后來歌曲的學習也很順利,同學們很快就唱得很動聽了。在完整演唱歌曲的時候我讓學生邊唱邊隨著音樂輕輕搖晃,唱完歌曲談演唱感受時,有的同學說感覺自己正在船上;有的同學說正在月光下聆聽甜蜜的歌聲;有的同學說感受到了微波的蕩漾……多美的音樂感受啊!最后我讓學生們來找找八分音符,再講講3/8拍的含義,我發現學生們也都能真正理解了。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一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體驗。強制的灌輸、重復的練習、機械的訓練,勢必將學生的學習置于被動的狀態,是很難取得良好教學成效的。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教師設計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吸引學生參與進來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方法。
記得影片《音樂之聲》中有一首歌曲《do、re、mi》,是主人公瑪利亞在教七個孩子認識音符時編的歌謠,孩子們一開始也不認識音符,她是這樣唱的:“Do,adeer,afemaledeer,Re,adropofgoldensun,Mi,anameIcallmyself……”難道不生動不形象嗎?難道這不是一種很好的教學方法嗎?孩子們在她的引導下果然很快記住了每一個音符并愛上了歌唱。我想我們教師也要教學生唱歌譜,在這過程中,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學一學瑪麗亞,用我們的耐心與愛心去關愛學生,用我們的歌聲與琴聲去感染學生,用我們的智慧與方法去引導學生,在交流、互動、合作、創編、比賽、律動、游戲、模擬、才藝展示等等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中,讓學生們愉快地參與進來。記得在教唱《沂蒙山小調》這首歌曲時,我一開始采用的是先教唱歌譜再教唱歌詞的方法,但教學效果不甚理想,因為這首歌曲有一定的難度,有很多“一字多音”的地方,比較難唱,為了幫助學生唱好這首歌曲,我改變了教學方法,采用給歌曲加回聲的活動導入,一方面化難為簡,為后面唱好“一字多音”的拖腔作鋪墊。另一方面,將合唱教學引入課堂,使學生在進行二聲部演唱的同時,可以更認真地聆聽歌曲主旋律,并多次感受歌曲曲調,為唱好歌曲作鋪墊,果然,學生的學習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整堂課通過師生活動、生生活動等多種方式,最終使學生唱好了這首歌曲。實踐證明,只有讓學生參與進來,才能營造出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的思維活躍起來,才能讓學生收獲真實的學習體會,才能幫助學生一點一滴地進步。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除了要設計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吸引學生參與外,還得把握一個原則———音樂課,要用音樂來說話。在進行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學時,我們教師不能把音樂知識脫離音樂來講,而應該把音樂知識放到歌曲學唱中,放到音樂欣賞中來講,要將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滲透于音樂教學活動。記得在欣賞《溜冰圓舞曲》這首音樂作品時,要介紹到圓舞曲這類體裁的特點,我想枯燥的講解,學生可能不感興趣,應該讓學生在聽、唱、模仿的音樂實踐中來感受圓舞曲這一音樂體裁的特點,所以在欣賞這首作品時,我讓一組同學用“啦”哼唱主旋律,另一組同學用“蹦嚓嚓”進行伴奏,當時唱出的二聲部效果,讓我覺得我正在指揮一支小樂隊,課堂氣氛好極了!唱好之后,再來提問圓舞曲的特點,學生的回答就顯得踴躍多了,關于這類體裁的知識點學生也就輕松愉快地掌握了。還有,在介紹演唱形式等知識點時,如果光是讀概念,或是教師講解,學生可能不能完全理解,這時就需要結合音樂作品來作分析。例如《保衛黃河》這首作品是一首典型的齊唱、輪唱作品,可以讓學生在聆聽、比較、分組演唱的過程中掌握齊唱、輪唱這兩種演唱形式。此外,在介紹中國民歌體裁等知識點時,更需要音樂作品來說明問題,速度、力度、節奏、情緒等等都可以讓學生在充滿著真情實感的歌聲中體會出來。
學生學習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是為了擁有開啟音樂藝術之門的鑰匙。教師將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是在幫學生架起通往音樂藝術的橋梁。在《音樂課程標準》的三維目標中,知識與技能也是音樂課程的目標之一,音樂課程改革不僅沒有忽視音樂知識技能教學,也沒有淡化知識技能的意思。因此,我們音樂教師要重視課程中音樂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傳授,在傳授過程中,要從傳統的教學觀念、教學方法中解放出來,要不斷學習,按照音樂新課標的要求,更新教學理念,順應教改潮流,學會變通,不能總是老方法、老思路,適時變一變教學方法或者重新組織一下教學內容,都會給一節課帶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我們要想方設法讓學生變被動為主動,要設計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吸引學生參與進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還要記住音樂課要用音樂來說話。
作者:金驊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光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