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成職教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教師專業化問題的提出
教師專業化這個概念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理解。我個人認為這一概念應當理解為一種制度上的設計和安排。因為自古以來,教育行為就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種自然現象,父母教育子女,師傅教育徒弟。在中世紀及其以前的漫長時光里,上述教育方式再加上科舉制度或者貴族教育,就足以維系社會的生存和發展。但當時光進入到現代社會以后,成千上萬的人都要進入職場,融入到現代生產體系之中。那種原始的,粗放的教育是無法適應社會需要的。所以才有了教師專業化的問題。我認為教師專業化的含義就是:1.教師必須受過高等教育和針對教師的職業培訓才能具有授課權(如同醫生的處方權)。2.教師在工作中必須接受繼續教育,并在工作中不斷總結提高,否則就應逐漸退出教師隊伍。有了制度保證,才能保證教師的質量,也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成職教院校中的有些學校當前社會認可度較低,招生困難。固然有外部環境的原因,也不能推卸其自身辦學方面的原因。其中,這些學校的教師專業化程度不夠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在這些學校里,包括物理課在內的基礎課程尤其不受重視,相關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舉步維艱。學生打不好基礎,提高學校整體的教學質量也就成了欺人之談。接下來的事情也就不必再說了。本文接下來就想分析一下當前成職教院校物理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現狀。
2成職教院校物理課教師的現狀
在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在十年動亂后迅速恢復發展的眾多成職教院校進入了大成職教院校物理課教師專業化發展現狀分析批的普通高校畢業的本科生,其中就包括來自于綜合性大學和師范院校物理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他們中的許多人很自然地成了這些學校眾多的工程技術專業的物理課主講教師。但在后來的歲月中,這些人在教師專業化發展的道路上越走越艱難,大部分人被“淘汰”。少量任教于一些尚保留物理課的成職教院校的教師往往也處境不佳。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上述狀況?下面試做一下初步分析。
2.1首先應當從教師自身找原因:這些物理教師大多畢業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應當說他們的專業知識學的還是不錯的。但中國高校的辦學模式使得這些教師雖然有比較深厚寬廣的物理專業知識,其知識面卻比較狹隘。物理學來自于生產實踐,但卻是一門深奧抽象的學問。要想把物理課講好,就必須能把課講活。知識面狹隘,尤其是缺乏人文知識的物理課教師無法做到這一點,導致課堂氣氛沉悶,教師與學生的壓力都很大。在中國的這種社會背景下,學習基礎好的學生自然不會來到成職教院校。而基礎不好的學生如何能“適應”這樣的課程?這就自然導致學生和學校對物理課的教學狀況“反映強烈”,久而久之,物理課程及物理課教師在學校的地位日益降低,最后導致在許多成職教院校中,物理課程被撤銷,物理課教師改教其他課程或退出專任教師行列。作為一門重要的課程,這樣的結局不能說是完美的。
2.2成職教院校的辦學過度商業化。學校辦學是為了培養人才,使人成才,為社會做出貢獻。學校的教學安排要以教學規律為依據。試想,不學好物理,打好基礎。像工業自動化、化學工程、計算機網絡,建筑材料等等眾多工程技術專業怎么能學好?物理課是自然科學的基礎,被譽為“科學之王”。繞過物理課去抓專業課教學,其結果只能是越搞越被動。誠然,對于很多人來說,物理課是難學的。但如果一個人又想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為社會作貢獻,為家庭添光彩。又不愿意努力學習、吃苦奉獻;這樣的邏輯本身就是很奇怪的。但某些學校和系統的辦學目的不純,以圈錢為目的,以機會主義為手法實施辦學。他們為了招生,在教學與管理上步步退讓,迎合社會上“混文憑”的心理。他們這樣做的結果是眾所周知的。
2.3近年來,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一些成職教院校招生越發困難,學校為了降低辦學成本、迎合社會浮躁心態,紛紛縮短學制,壓縮課程。像物理課這樣“不受歡迎”的基礎課自然是“首當其沖”,干脆被廢掉。物理課教師本身的適應能力比較強,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紛紛改教計算機課程或數學課,或者是其他工程技術專業的專業基礎課、甚至是專業課。還有的人走上了行政工作崗位。就是不行的,也可以在職員隊伍里搞一些技術工作。由于上述種種情況,在許多成職教院校中,物理課教師面對的現狀就是:課程被砍掉,教師被消化,物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就這樣被強行中止了。但是,砍掉物理課的專業技術教育是不會成功的。不講辦學質量的學校是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的。成職教院校培養的是操作型人才,但操作型人才也必須有一定的知識基礎,因為技術是在不斷發展的。只學技術,不學知識文化,那么你只能掌握今天的技術,無法掌握明天的技術,無法以技術作為終身的職業。現在,不僅是成職教院校教學質量在下降,普通高校的教學質量也出現了問題。每年數百萬大學生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而大量的技術操作崗位卻急需人才。這種現狀的出現應當引起我們的反思。
3解決成職教院校物理課教師專業化發展問題的方案
我國的教育事業自改革開放以來蓬勃發展,已經實現了高等教育的大眾化。但其中也有缺失。其主要表現就是:1.一些高等院校,成職教院校的教育質量下降,隨之而來的就是社會對教育機構的不信任。教育事業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國家辦證”的事業。2.教育結構不合理。由于中國過去長期處于封建社會,直至今日,一些人頭腦中的封建思想殘余仍然十分嚴重。在教育觀上,就表現為重理論、輕實踐。在擇業觀上,就表現為官本位,輕視技能,輕視勞動,自然也就輕視學習技術。一些高校在自身發展的過程中,迎合這種心理。導致大學生的專業結構與社會發展的要求嚴重不符,大學生的就業成了一個很大的問題。這種情況勢必要改變,在這一變革中,成職教院校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如果學生在職業院校中能夠學到很好的技能,對于生產第一線來說就是久旱逢甘霖,這些畢業生不會沒有工作,收入也將不菲。但是,要想做到這一點,首先就要把學生的基礎打好,要讓學生學到最基本的物理學原理,再學到基本的專業技術知識,最后變成有一定理論基礎的操作型人才,使他們可以跟上不斷發展的技術。
所以,成職教院校要想實現二次發展,必須以培養人才為目的,以尊重教學規律為出發點,摒棄一切機會主義的思維,只有這樣才能逐步獲得社會的認可。首先,基于教學規律,成職教院校要重新重視物理課,不能回避物理課在工程技術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應當督促教師備好課,各院校對物理課實行統考。學校的師生都應當明白,在基礎課上多花一點力氣,在專業課學習上就能越來越省力。人的知識結構應當像一座金字塔,越是底部就越要結實。基礎不打好,任何建筑都會倒塌。物理課教師在備好課,教好學生的同時,應當接受繼續教育。尤其要補足過去在綜合性大學和師范大學都不夠重視的教育學,心理學課程。還要重視對物理學史及其他人文知識的學習。任課教師要善于總結教學經驗,積極參加教科研活動。確實需要改任其他課程的物理課教師應當補足相關學科的繼續教育學歷,以免引起學生和其他教師的非議。學校在職稱聘任,工作量計算等方面應當考慮到教師在繼續教育和科研方面的業績成果。對于本校確實無法安排課程的物理課教師,在現行管理體制下,應當采取變通的做法,鼓勵這些教師向其他成職教院校,普通高校、中學乃至于外地學校流動,以繼續教師本人的專業化發展。這樣的發展才是國家所需要的。如果教師本人因為無課可教,轉入職員行列,導致專業化發展過程中斷,有些人借機謀求擔任“職務”。這既是教育資源的浪費,也是“官本位”思想作怪的結果。
4結語
教育是百年大計,是一個民族的根本事業。一所學校要辦就把它辦好,就要從包括物理課教師在內的所有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問題解決好。
作者:王曉松 單位:天津南開社區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