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教英語課程改革的意義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高職英語教學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科技等各方面的迅猛發展,國家對實用性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然而各行業卻普遍存在缺少掌握英語的高技能人才的現象,這就對以培養實用性高技能人才為目標的高等職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我國的高職教育起步較晚,基礎不牢固,仍處于探索發展時期,在實踐教學中還存在著諸多弊端,因而職教英語課程改革是大勢所趨。
1.1學生英語整體水平不一接受高職教育的學生大多語言基本功薄弱,對英語學習缺乏興趣,自信心不強,自主學習能力薄弱。此外,我國的高職校面向全國或省內招生,生源分布較廣,由于地區教育的差異性、英語重視程度、英語學習環境和學生個性的不同,學生英語素質參差不齊。學生的英語水平尤其是聽、說能力不高,教學無法互動,課堂氣氛非常沉悶。
1.2高職英語教育不受重視眾所周知,職業學校的目標是培養符合社會崗位能力要求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將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專業課程和專業實踐占用了學生大部分學習時間,忽視了英語的學習。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英語學習在崗位設置和要求中的重要地位更加明顯,根據調查顯示,大部分學生在工作后,整體體現出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不能勝任現工作崗位的要求,容易讓學生喪失對工作的信心,對學生的發展非常不利。
1.3英語教學模式的落后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一直沿用單一的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為輔的教學模式,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填鴨式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學心理,不利于讓學生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地獲取知識,限制了學生思維的發展和創新能力的提高,同時也阻礙了課堂教學的開展,不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引起學生的情感體驗,達不到教學目標。單純的英語教學,沒有與職業相結合,不利于學生的綜合發展,也不能滿足國家實用性高技能人的需求。
1.4英語教學基礎設施陳舊目前大多數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基礎設施陳舊,無法滿足新的辦學理念的需求。高職校的經費大多數用來發展和建設專業學科,英語作為基礎課程,發展相對落后,滿足不了國家推崇的實現教育現代化的要求,更無法將信息化理念帶進課堂,無法滿足學生對新的知識的探求欲望,從而影響了整體英語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
1.5英語教師隊伍建設存在不足高校教師的教學、科研壓力都很大,近年來高職校辦學規模逐步擴大和學生人數的不斷增加,給外語教師帶來嚴重的壓力,時間和精力嚴重不足,從而導致高水平的英語師資嚴重缺乏。另外,由于經費問題,教師進修和培訓的機會偏少,不利于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和教學水平的進步。
2職教英語課程改革在英語教學中的指導意義
根據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對高等職業教育人才英語能力的需求,制定的《高等職業教育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對學習英語的實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實現學生專業技術能力和職業技能的跨越式進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滲透人文主義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這就要求我們積極開展英語教學研究,努力改進英語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充分領悟職教英語課程改革在英語教學中的指導意義,這在英語職業教育中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2.1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眾所周知,英語是一門語言課程,如何讓學生掌握好聽、說、讀、寫四方面內容是每一位職教教師需要認真思索的問題,而職教英語課程改革不再將學生掌握語言知識擺在首要位置,而是將人文主義理念引入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念,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自覺融入社會、融入集體,擁有高尚的道德品質、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讓學生和諧健康地發展,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以積極向上的心態迎接未來的挑戰。作為一名英語教師,應努力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何為“英語素養”?它以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為基礎,加以融合語言積累、語法訓練、思維方法、情感體驗、學習習慣。因而,就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改變陳舊的教學方法,多思考,勤鉆研,設計更多更好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當中,自主學習、主動學習,產生強烈的學習動力。
2.2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因材施教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也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教學不僅要傳授給學生語言知識,更重要的是傳授文化方面的知識,真正實現“用英語交流信息”的目的。《英語課程標準》指出,英語課程的總目標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因此一個準備充分的綜合能力訓練設計能夠使課堂更加有序、高效地進行。同時,適時了解學情也是十分必要的,高職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思想獨立,內心情感豐富,處于思維形成階段。這就要求我們要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性,選擇適當的教育方法,尊重個體;并結合高職校培養高技術人才的特點,以學生的職業需求和發展為基本,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學要求,培養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幫助學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
2.3改變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環境,注重學生發展職業學校的目標是培養符合社會崗位能力要求的高等技術應用型專門人才。改變陳舊的英語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前提,新的英語教學模式應體現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貫徹“學中做、做中學”,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運用信息化、多媒體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全面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同時,為了凸顯高職校的特點,將英語和各個專業進行對接,構建適應社會需求和學生學習的雙贏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職場交際能力,以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
2.4全方面武裝自己,努力提高教學水平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書本上的專業知識,更需要的是淵博的知識、教育的智慧。教師要引導學生盡可能多地參與到課堂當中,為他們營造寬松自由的氛圍,積極引導學生們主動地學習、自主地學習。時代在進步,科技在發展,我們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符合創新教育和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使我們具有綜合教育的能力和銳意創新的能力。同時,努力發展自己的個性特長,創出自己的教育、教學風格和特色。積極參與課堂研究,刻苦鉆研,積極申報課題研究。愛崗敬業,全方面武裝自己,提高各方面素質,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積極負責引導學生,幫助學生,是學生畢業后具備豐富的書本和實踐知識,自信滿滿地走上工作崗位。
職教英語課程改革給高職校的英語教學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明確了英語在高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地位,對英語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和規范,因此我們要積極開展英語教學研究,努力改進英語教學方式和教學方法,充分領悟職教英語課程改革在英語教學中的指導意義,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讓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對崗位的需求,自信滿滿地走上工作崗位。
作者:楊劍 單位:江蘇省連云港中醫藥高等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