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教教學中啟發式教學法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對職教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學目標從原來的訓練學生的語文知識與技能的基礎上轉變為要求學生具備理論聯系實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且自主解決問題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傳統語文教學方式不再適應當前的語文要求,啟發式教育法順應時代的要求,廣受當前職教語文教師的喜愛。本文就啟發式教學法的優勢,聯系職教語文教學現狀,探討啟發式教學法在職教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關鍵詞:啟發式教學;職教語文;教學運用
1.啟發式教學方法的優勢
所謂啟發式教學,指的是教師根據教學目的、內容、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知識規律,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采用啟發誘導辦法傳授知識,培養能力,起到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學習、身心健康發展作用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自主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喜歡將問題擺在學生面前,并且對問題進行分析,最后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生在被動接受語文知識的同時,養成了任何問題教師都會說的學習習慣,這樣,學生就不會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且自主解決問題。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就難以得到提高。
1.1以學生為本。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是課堂教學的主心骨,自然而然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但是新課改要教師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啟發式教學法恰好將課堂主體地位還給學生。以現代科學理論和實踐為基礎,以學生為本,以啟發學生積極思考為主要手段,重新對教師與學生的角色與作用進行了定位。比如啟發式教學分為四個步驟,學生發現問題感到困惑—思考問題—找到解決方法—檢驗問題是否解決。整個教學過程都以學生為本,教師在啟發式教學中扮演著引導者、組織者、協調者的角色。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開發學生的潛能,能夠全面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真實能力。
1.2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職教語文教學中應用啟發式教學法,通過啟發學生的思考,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并提高學生的語文知識綜合運用能力,有利于學生全面發展。比如學生在學習寫議論文時,由于缺乏思考,通常思路打不開,或者一些學生直接摘抄教室中無關的名人名言,歸根結底是缺乏啟發思考的結果。教師利用啟發式教學,引導學生對議論文進行深入的思考。作文題目給出的素材主要是想表達什么內容,議論文的三要素是什么,自己為什么會想不到可以寫作的內容,自己通過什么辦法可以解決這些問題。通過這種啟發式思考,久而久之,學生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就會形成主動思考問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這樣,學生會漸漸喜歡上學習語文。
2.職教語文教學現狀
2.1部分教師教育觀念落后。
當前,盡管很多職校都在語文教學中引入了啟發式教學法,但是依舊有一些教師由于教學觀念落后,在語文教學中表現不佳。首先是教師傳統教學理念根深蒂固,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認知不足,在教學中依舊占據主體地位,限制學生選擇的自由。其次是學生“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觀念比較深,對教師有很強的敬畏心理,這種敬畏讓學生很難在情感上與教師平等溝通,或者主動詢問教師問題。最后是教師在長期教學過程中對教材課文逐漸形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語文課文具有較強的思考性。固有思維模式與創新思考相沖突,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2.2一些學生的觀念落后。
學生選擇去職校上學,絕大多數是因為文化成績差。一些學生單純地將學語文等同于會讀書、會寫字。自然而然地認為語文不過是一門可有可無的科目,也認為沒有人會在語文考試的時候不合格。這種落后的觀念,導致學生對語文知識不重視,這種不重視的觀念讓學生有了語文課聽不聽都可以的行為。尤其是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因為文言文晦澀難懂,學生更加自暴自棄,認為不過是古人留下的東西,對自己未來生活和工作都無法提供實質性的幫助。學生的語文學習觀念落后,直接影響學生對語文學習的態度,對語文學習的態度直接決定了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也直接決定了學生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3.啟發式教學法在職教語文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正是因為教師與學生都存在一定的問題,所以一直以來職校語文教學質量難以提高。隨著新課改深入,對職教語文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是教學主體,因此通過提升教師的教學觀念,以教師帶動學生往往更能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學生的觀念,發揮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綜上,提高教師的教學觀念,改變教師的教學方式勢在必行。
3.1更新教師的教學觀念。
首先,教師要從權威的主體地位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思維中跳出來,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這需要教師順應素質教育與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與改變,積極吸收新的教學理念,并且通過學習先進的教學經驗,將這些經驗與學生的個性特點相結合,發揮啟發式教學的先進性與積極性。其次,近些年職教語文教材雖然時有修改,但是整體來說宏觀變化不大,教師在長年教學中對教材形成了固有的思維模式。教師應該不斷學習,學會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演繹同樣的語文教學內容。比如學校應該定期安排職教語文教師進行系統學習,一方面學校應該聘請教育專家為語文教師講解新課程改革的重心,讓教師順應素質教育的發展。另一方面學校要積極為語文教師安排啟發式教學法的培訓,讓職教語文教師學習國內外先進的學習經驗。然后讓教師撰寫學結,并且組織語文教師開會,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制定好每一個班級的啟發式教育方法。通過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為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教師才能從權威的角色轉化成為引導者,一方面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指明方向,另一方面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2設計啟發性問題,激發學生思考。
教師要適時科學地設計一些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分析這些問題,學會運用對比、邏輯推理、逆向思維等方法證明一種數據,一種說法是否具有科學性與正確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能力。如在魯迅先生的《藥》一文中,教師可以結合文本內容提出“說一說藥的作用”“人血饅頭在構思上的作用”“解救中國人的真正解藥是什么”等問題。通過教師設計這些問題,學生可以一步一步、由淺入深地思考這篇文章的主旨,最后對思想進行升華。通過設計啟發性的問題,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發散性、系統性地思考很多問題,激發學生由淺入深地思考,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完成啟發式教學。
3.3創設啟發教學的情境。
在職教語文教學中,多媒體是必備的教學工具。職教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教學情境中身臨其境,通過感官的體驗,喚起獨特的情感體驗,激發學生深入思考。比如語文教師在講解《諫太宗十思疏》時,由于文言文對于現代學生來說本就晦澀難懂,因此語文教師可以通過播放《貞觀之治》中有關魏征與唐太宗的片段,引用歷史小故事,將學生帶入啟發式教學情境中,讓學生在這種情境中思考,學習《諫太宗十思疏》這篇課文,懂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積其德義的重要意義。這些道理對每一個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學習都非常有幫助。這樣學生明白學習語文的重要意義,不會單純地將語文等同于簡單的會讀會寫,也能夠認識到語文對于樹立正確的三觀有不可忽視的作用,當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所在之后,在往后的語文學習中就會用嚴肅好學的態度對待語文課。通過創設啟發式教學情境,可以讓學生在思考中更好地習得語文知識,也能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學會更多對人生有幫助的思考。
4.結語
從“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到現階段的啟發式教學。啟發與思考一直都是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啟發式教學在職教語文教學中有積極正面的作用,但是依舊還有很多值得教師探討的地方,相信隨著教師不斷探索,啟發式教學法一定能在職教語文教學中發揮出更好的作用。
參考文獻:
[1]鄭紅艷.啟發式教學在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文學教育(中),2012(05):119.
作者:王燕燕 單位:銅陵市理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