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德育視角的中學語文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在的中學生處于較發達的社會中,他可以通過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汲取到更多信息,對其來說都具有誘惑,是好是壞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并都想嘗試一下。在這種意識的影響下,就會形成各種有悖于中華傳統美德的思想觀念。如:不顧父母的辛勞,與別人比吃比穿、嫌棄勞動人民,嫌貧愛富,人情淡泊,虛榮等。因此,我們在對學生進行古代杰出人文品質熏陶的同時,也需要根據時代的特征,選擇新近的符合學生特征的課文,使學生在共有的心態中受到更深刻的思想滲透。
如在教學七年級的語文《小巷深處》時,可以使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從而受到思想的教育,思想的凈化,提高學生的認識。在現實條件下,確實存在這樣的現象,只要自己的條件比別人優越一點,就會產生自傲感,覺得自己比別人了不起;而有些人,在家庭條件方面稍不如別人,又會產生自卑感。正如課文中的養母,面對女兒的虛榮心、嫌棄并沒有責備,而是一直默默地把愛給予女兒。所幸的是女兒也并非無良知的人,終于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這樣一篇感人肺腑的文章,可讓學生認識到并不僅僅是親情最可貴,還有一種很可貴的是真情,姨娘并非親娘但勝似親娘,雖是個瞎子,只是個賣冰棍的窮人。但她是很可敬的而不是可憐。從而使學生深受啟發:母愛是偉大的,是能夠催人淚下的。
同時也認識到在我國這片廣大的土地上,仍然有很多的孤兒,有些孤兒有養父母,他們或許正體會著人間無私的愛,或許正受著折磨,對于這樣的人我們是該伸出雙手幫助他們,還是該在人家的傷口上撒鹽。不用過多的語言,每一個中學生其實都是有良心的人。這是從反面使學生受到有意義的教育。當然,還可使學生在正面使學生受到教育。
在向學生滲透傳統家庭美德的同時,也要讓學生了解自然、熱愛自然,明白人類只有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使自己的家鄉、自己的祖國變得更美好,更發展。
如:在學習《海濱仲夏夜》一文時,可通過讓學生了解課文中的五個畫面:海面霞光圖、天幕啟明星圖、海港燈光圖、沙灘夜色圖及海灘月光圖等受到熱愛家鄉、熱愛自然從而熱愛人民的教育。
加強德育的滲透是語文教學的重要課題。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在語文教育領域德育的培養與科學教育并重,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者與受教育者的春天。對于目前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工作,我們教育工作者肩負著更多有形無形的社會責任。我們不能怨天尤人,我們不能無動于衷,也不能無所作為,因為我們是教育工作者。
作者:蘇健美單位:云南省大理州永平縣北斗鄉黃連村完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