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改革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傳統教學模式約束教師的教學方法,在“圣經”教材的“束縛”下,教師教學大致相同,不僅影響著教師的教學創新,而且還影響著課堂的教學效率。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如火如荼,各種創新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層出不窮,同樣,對教師的教學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農村課堂上,教師的言行舉止,個人素養和教學能力等都對課堂質量影響很大。為了加快農村中學語文教學對新課程改革的適應能力,本文就如何實現教師內涵、教學模式和教學思維的三項轉變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農村;中學語文;新課改;轉變
“以人為本”是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相比較于傳統注重“教師尊嚴”的教學來說,更加注重學生主體,強調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旨在提高學生自我學習意識、加強學生實踐與自我保護能力為主。傳統的教學中,教師過于注重學習成績的優差之分,而對學生的生活、身心成長等缺少關心,導致學生即便學習成績好,而實際的知識運用能力差。改善教學觀念,適應現代新課程教學改革,促進師生綜合能力、身心素質共同進步,就要懂得轉變,懂得創新。
一、努力實現三個轉變
1.教師內涵的轉變:教書匠——教育家。曾有一位著名的語言學家說過:教學實際上就是指教學生學習知識,而這種知識并不是單指書本中現成、死板的知識,而是具有探究、思考、實踐意義的知識傳教給學生,并教會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正確的認識知識。在從村中學中,部分語文教師對教學的真諦并沒有真正意會,仍是以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理念實施教學計劃,對教學材料研究不夠深入,以照本宣科為教學材料整理的基本手段,對教學并不富有極高的熱情,認為這只是一個維持生活的工作,按時上下班,把應該完成的任務(現成的知識講給學生)做完即可,對學生的理解與接受程度缺少調查與關心,最終因為教師個人的思想觀念左右教學方式,導致教學質量一直無法提高,卻找不到真正的原因。新教育改革過程中,對教師內涵有一定的要求,從傳統的過于死板的教書匠轉變成為能夠適應社會發展、以學生健康成長為中心的教育家,提高教師內涵修養,掌握更為科學的教學方法,從能教到會教的大進步,豐富對知識的認知與了解,精通專業知識,加強實踐性的知識研究。
2.教學模式的轉變:課堂教授型一指導策劃型。傳統的語文教學中,保姆式教學形式非常明顯,由教師一人對整個課堂進行講、問、答,而學生的主要學習方式就是以聽、記、背為主,是記憶性的機器,它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在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我們必須打破舊的傳統模式,可以讓學生自己去掌握材料(包括教參書),省去機械傳輸所造成的大量時間的耗費。課上應該成為學生各種理解碰撞、質疑創新的一方舞臺。
3.教學思維的轉變:機械模仿創造性思維。授之以漁,把學習知識的規律和方法教給學生,通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方式獲得知識。語文教學無非要提高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然而這幾種能力的提高,無一不是靠學生自己的反復實踐活動。老師要推學生一把,讓他們下水自己游,告訴要領,還要隨時把握水中情況,以便指導:而學生之間互相糾正與彼此豐富,更有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進一步做好兩個優化
1.優化教學實施及反饋體系。一個完整的教學系統一般包括教學實施和反饋兩個相互依存的過程。它們都是以學生為主體的。針對這兩個過程的不同特征.我們應分別遵循“好生吃得好——中生吃得飽——差生吃得了”和“差生做得了——中生做得好——好生做得巧”的分層次教學原則。針對不同層面的學生.制訂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方法、課堂結構、教學情景.使全體學生人人有壓力,個個有動力。激發他們的成就感、自信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才能在愉快融洽的氣氛中完成自己的教學全過程。
2.優化教學評價體系。在應試教育中。對教學評價的主要依據是升學率的高低.學校評價學生的惟一標準就是分數。于是考試成了老師的指揮棒,分數成了學生的存在價值。這樣,人為地加大了師生的雙方心理負擔,嚴重違背教育發展規律。因此,在教學評價中應徹底摒棄惟分論、惟升學率論,由看誰的課講得好,到看誰對學生指導得好;由看誰對問題分析上得透,到看誰的學生學習效率高。這樣才能使教學過程得到最優化的過程。
三、結語
在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方法、觀念等改革過程中,要充分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的重要指導地位,在教師的正確指導與教育下,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素質水平,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學以致用。而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自身的素質、專業教學水平以及對待工作的態度也有明顯的提升,農村中學語文教學更應該盡快適應新課程改革教育環境,從轉變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思維以及優化教學實施、反饋、評價體系等方式中提高適應能力。
參考文獻:
[1]張保民.淺談課程改革下農村中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上旬,2015.
[2]葉文華.淺談新課程改革下農村初中作文教學現狀分析及策略[J].新課程•中學,2016.
作者:1.李澄德;2.侯小玲 單位:1.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黑松驛初級中學2.甘肅省武威市古浪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