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習才能論文:后進生自我教導的醒悟與才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者:高新庚單位:江西省崇仁師范學校
運用“談話藝術”,巧妙引導后進生
有的后進生樂于助人,當別人有困難時,他們能慷慨相助;還有的學生,雖然成績差,但并非不是學習的料。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要善于觀察他們的言行,捕捉他們內心活動的特點,適時給予其公正的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的長處,實行“長善救失”。例如有一次,班主任與一個學生談話時,這樣說道:“我對你不守紀律,而且屢教不改的行為很惱火。但一直以來,我不認為你是一個學習差的學生,盡管你現在的學習成績不好。你作為應屆初中畢業生考入師范,這說明你有很大的潛力,你要珍惜在這學習的大好機會。”說完,班主任就走了。轉身時,班主任發現這個學生滿臉淚水。從此以后,他自覺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在期末考試中,他的總成績列全班第三名。后來,他主動找到班主任,告訴班主任那幾句話觸動了他,使他明白了很多,正因為班主任沒有看“扁”他,才有了他后來的成就。
因材施教,創造機會
后進生并不甘于落后,他們希望獲得同學尤其是班主任的理解和支持,讓他們能夠有表現自己才能的機會。班主任應該充分理解學生的這種積極心理,盡可能地為他們創造條件,使他們有發揮自己才智的機會。比如班主任了解到,有一個差生愛看課外書,也常常動筆寫文章。出班刊時,班主任就讓他寫一則“前言”。他很認真地對待這個任務,僅300字的前言,就修改了五六遍。班刊出刊后,這則前言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好評,這位同學感到非常自豪。后來,他振奮精神,調整了學習方向,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習漸漸有了起色。
給予溫暖,建立信心
有些學習基礎差的學生在學習上心有余而力不足。對這類學生,班主任要從感情上去感化他們,消除他們的心理顧慮,使他們正確認識自己。例如有個學生家庭條件差,學習基礎差,常為跟不上學習進度而苦惱。一次期中考試成績公布后,他不吃不喝,獨自坐在教室里哭泣,然后上街漫無目的地散步。班干部告訴班主任以后,班主任上街找到了他,并把他帶回家,給他端上了飯菜。班主任對他說:“我不想問你為什么,人是鐵,飯是鋼,先吃飯。吃完了,你愿意在這里坐,就坐一會兒,不愿意就回寢室休息。”面對班主任的關懷,這位學生眼淚汪汪,在班主任的催促下,他含著淚水,強咽著飯菜,也暗暗下定了決心。吃罷飯后,他與班主任推心置腹地交談了一番。原來,他父母年事已高,哥哥在外打工。每到周末,他都要回家照顧父母和處理家務。平時在學校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既影響了學習,又沒有照顧好家里。
班主任安慰他,并允許他每周星期三晚上回家處理家務,但其余時間要在學校里安心地學習。這個學生非常感動。后來,他重新樹立了信心,學習更加刻苦。經過一學期的努力,他完成了三大本數學習題,成績也提高到了班上的前十名。
班主任要“授人以漁”,交給后進生走出困境的鑰匙
1.培養學習興趣
后進生由于經歷了學習上的多次失敗,容易喪失學習的信心。班主任要想辦法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促使他們自覺地走上奮發學習之路。激發學習興趣的手段多種多樣,總的原則是要從實際出發,針對不同后進生的性格、愛好和實際水平,采取恰當的方式。例如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遇到一個叫費佳的小學生,他的算術成績很糟糕。為了激發他學習算術的興趣,蘇霍姆林斯基從民間收集了兩百多道小故事形式的應用題,把它們編成習題集,供費佳學習。用蘇霍姆林斯基的話說,是要“使他感到驚奇和贊嘆”。而在這驚奇和贊嘆之后,跟隨而來的正是興趣。果然,費佳對習題集很感興趣,后來他成了數學家。
2.制訂學習計劃
對于處在學習困境中的學生來說,沒有比制訂切實可行的學習計劃更具有實際意義的了。因為學生在困境中會感到無所適從,更缺乏自我約束力。當他們偶有良好的學習愿望時,教師要及時幫助他們制訂好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計劃要具體,長期、中期、短期目標都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在這些目標的指導下,學習的內容、各學科的安排和時間分配合理、科學,使計劃真正成為學生學習進步的動力,起到約束和促進作用。
3.掌握學習方法
正確的學習方法是后進生起飛的翅膀。班主任要善于指導后進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讓他們懂得如何學習。學習方法因人而異,大體上包括如何聽課(預習、上課、復習)、如何讀書(精讀與略讀)、如何總結(包括單元、學科、學期小結)、如何獨立思考(包括思考的深度和廣度)等方面。要引導后進生開動腦筋,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班主任可以讓學習方法好的學生向后進生介紹學習經驗,或者采取結對的辦法,讓學生相互交流,攜手共進。
結束語
在教學中,教師應從培養高素質人才的角度出發,用強烈的責任感和極大的愛心,去消除后進生的心理障礙。對于后進生,我們不能放棄他們,要滿腔熱情地幫助他們。教育實踐證明,沒有教育不好的后進生,也沒有先天的后進生。轉化后進生的方法多種多樣,但最重要的兩個原則是:一是要相信每位學生都有積極因素,教師要在后進生身上尋找閃光點,并給予肯定,以培養他們的自信心和上進心;二是要幫助后進生培養自我教育的覺悟和能力。他們在轉化過程中往往會出現反復,班主任要正確對待這種反復,要在后進生的反復中看到進步,耐心地做好轉化工作,直至后進生完全轉化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