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黨員自我教育方法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除了具有大學生自我教育的一般特點,如主體與客體的統一性、教育內容選擇的自主性、教育方式的靈活性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一)高起點、高目標
大學生黨員是大學生群體中的先進分子和骨干力量,較強的綜合素質、競爭能力以及強烈的自我發展愿望,為他們的自我教育奠定了一個較高的起點。同時,大學生黨員作為黨員隊伍中特殊而重要的一個群體,肩負著崇高而又艱巨的歷史使命,是我黨新生力量和后備干部的重要來源。因此,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目標也較高。他們的自我教育不僅僅是為了自我的塑造和提高,更是站在“實現共產主義”和“更好地為人民服務”的高度確立自我教育的目標。調查顯示:82.08%的大學生黨員經常努力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黨員標準;在制定自我發展目標時,超過80%的大學生黨員會把個人需要、黨組織需要和社會需要結合起來。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高起點和高目標,引導著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活動持續、健康地進行。
(二)自覺性、自律性較強
在調查過程中,當問及“對于黨組織安排自學的政治學習,你的態度”時,78.96%的大學生黨員選擇了“學了總有好處”。可見,大學生黨員在自我教育意識方面具有較高的自覺性。由于身份所賦予的責任,大學生黨員對自我教育的認同度較高,在自我教育的過程中自覺性和自律性更強。大學生黨員能自覺調動起自我教育的積極性,發揮自主性,使教育成為一種自覺自發的行為。同時,在整個自我教育過程中,大學生黨員都能按照黨性原則和社會的要求來嚴格要求自己。高度的自律性是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順利進行的保障。
(三)組織性和保障性較好
在調查中,64.58%的大學生黨員認為學校黨組織重視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已經引起了高校黨組織的重視。黨支部為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活動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料、信息資源以及師資指導;通過理論社團、黨員閱覽室、“黨員之家”網絡平臺等為大學生黨員提供組織和載體保障;黨支部的黨員發展大會、民主生活會、理論專題學習和實踐活動等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為大學生黨員進行集體自我教育提供了很好的活動載體,確保了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效果。
(四)感染力和滲透力大
大學生黨員是學生群體中的示范者,其一言一行都代表著黨在大學生心目中的形象。他們在思想境界、道德修養、遵紀守法、聯系群眾等方面發揮著先鋒模范作用,在大學生群體中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力。大學生黨員通過自我教育的實踐活動,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質,而且能以自身的人格魅力、言行舉止激勵、影響和帶動周圍的學生。通過自我教育的感染力和滲透力,帶動宿舍、班級、支部、社團的其他大學生積極投身到自我教育中來,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從這個意義上說,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質量直接影響大學生群體自我教育的質量。
二、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方法
問卷調查和個別訪談的結果顯示,大學生黨員具備了一定的自我教育意識和能力,但他們的這種意識和能力發揮得還不夠充分,還無法完全滿足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要求。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方法,進一步發展和完善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
(一)激發自我教育意識,增強自我教育的自覺性
自我教育意識是在自我意識的基礎上產生的。在自我意識不斷升華的過程中,產生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強烈愿望,自我教育意識由此也就產生了。隨著大學生黨員身心的成熟,其自我意識也不斷增強。調查顯示:89.63%的大學生黨員能看清楚自己的優、缺點;超過80%的大學生黨員明確自己今后的奮斗目標,約60%的大學生黨員會經常制定一些近期、遠期目標,可見,大部分大學生黨員擁有較為成熟的自我意識。但是,大學生黨員自我意識的個體差異比較大,自我教育意識的強弱程度也不同。如何去激發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意識呢?筆者認為,關鍵在于以下幾點:
1.全面、客觀地認識和評價自我,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大學生黨員只有對自我有了正確的認識和評價,形成積極的自我概念,才能確立適合于自我的教育目標,制定出可操作性強的自我教育計劃和措施。自我認識和評價片面、失真,將無法激發主體強烈的自我教育愿望。
2.培養自尊感,增強自我效能感在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中,自尊需要是一種高級需要。在論及如何激發學生去進行自我教育時,蘇霍姆林斯基指出,“自我教育需要一個重要的、強大的促進因素,這就是個人要有尊嚴感,尊重自己,有上進心”。可見,自尊作為人的一種深刻的內心要求和強烈的愿望,能極大地激勵主體去進行自我教育。作為教育工作者,要尊重、保護好大學生黨員的自尊,通過營造良好的環境、普及心理健康知識等培養大學生黨員健康的自尊感。大量研究表明,大學生黨員的自尊與自我效能感呈正比關系,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效能感對自尊的形成有積極的影響。強烈而健康的自尊、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可以激發起大學生黨員強烈的自我實現、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要求。
3.積極主動協調自我,增強自我同一感大學生黨員有明顯的心理沖突,特別是常常被理想“自我”和現實“自我”的矛盾沖突所困擾。這些矛盾和沖突使大學生黨員感到痛苦和不安,常常找不到自我的歸宿,自我同一感低。因此,要幫助大學生黨員主動、積極地協調自我,增強自我同一感。協調自我、整合自我、解決自我的過程,就是激發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意識的過程,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之旅的起點。
(二)培養自我教育能力,增強自我教育的有效性
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能力主要包括自我認知和評價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自我修養能力、自我調控能力等四個方面。培養大學生黨員的自我教育能力,可以增強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有效性。
1.自我認知和評價能力
自我認知和評價能力是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能力中的基礎能力,大學生黨員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來提高自我認知和評價能力。一是通過我認識“我”。即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把自己作為認知對象,全面把握自我的特點、優點和缺點,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及將來。二是從他人看“我”。“人起初是以別人來反映自己的。名叫彼得的人把自己當作人,只是由于他把名叫保羅的人看作是和自己相同的。”可見,自我認識依賴于他我認識。大學生黨員要通過與他人的比較來更準確認識和評價自己,但要注意以下幾點:一要慎重選擇比較對象,二要注意比較方法,三要理性看待比較結果。三是從活動看“我”。即通過對自我活動的分析和評價(包括活動的成敗、社會效應、影響等)來認識自我。只有正確看待活動成敗,保持平常心,才能獲得理性的自我概念和評價。總之,大學生黨員自我認知和評價越全面、客觀,大學生黨員自我悅納的程度就越高,自我教育的愿望也就越強烈。
2.自主學習能力
終身教育要求大學生黨員必須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成為學習的管理者和主人,即大學生黨員要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這是大學生黨員進行自我教育必須具備的核心能力之一。大學生黨員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要做到:首先,提高主體學習意識。大學生黨員應把自我當作學習的主體,當作學習的主人和管理者,而不是被動的接受者、安排者。其次,養成良好的思維品質。積極的思維能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大學生黨員特別要注重對自身辯證思維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再次,自覺調控學習過程。大學生黨員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主動地管理自己的學習活動,包括自覺地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計劃、有意識地進行學習生涯的規劃、探究有效的學習方法、適時地調整學習的策略和進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自我監控學習過程的水平等。
3.自我修養能力
大學生黨員的自我修養就是大學生黨員按照黨性原則和社會的要求,自覺提高自身道德修養、思想政治修養等。自我修養能力是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核心能力之一,大學生黨員自我修養的水平越高,其自我教育的效果也就越好。大學生黨員提高自我修養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確立自我修養目標。大學生黨員自我修養目標的確立要結合自身的實際,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要有基本目標和最高目標。大學生黨員應把“慎獨”當作自我修養的最高目標,自覺地把黨性原則內化為自己的思想道德、政治品質,做到“不欺暗室”,保持共產黨員的本色。其次,善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方法。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提高自我修養的有效方法。中國共產黨有著批評和自我批評的優良傳統。同志指出,“批評和自我批評的方法就是自我教育的基本方法”。可見批評和自我批評在自我修養、自我教育中的重要性。調查顯示,有85.27%的大學生黨員認為黨支部有必要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大學生黨員要勇于、善于批評自我,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來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和根源,并積極改正錯誤。再次,自我修養不能脫離實踐和群眾。劉少奇同志曾指出,“我們的修養不能脫離革命的實踐,不能脫離廣大的勞動群眾,特別是無產階級群眾的實際革命運動”。強調在實踐中進行自我修養,依靠群眾來進行自我修養。大學生黨員要把共產主義的崇高信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等作為自我修養的內容,并外化為自己的實際行動,在廣大青年學生中起到良好的模范帶頭作用。
4.自我調控能力
自我調控能力,是指個體為了保證自我教育目標的實現,而主動對自身的思想、情緒、行為和心理狀態進行調節和控制的能力。自我調控能力包含自我調節、自我監督、自我控制等。自我調控能力對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起著“保駕護航”的作用,能有效保障自我教育的方向、力度、深度和廣度。自我調控能力的核心是意志力。意志力是人們實現人生目標的重要品質,也是人們戰勝困難、跨越障礙的心智力量。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目標的實現,有賴于大學生黨員意志力的培養。大學生黨員意志力的培養應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要從小事做起;其次,要善始善終;再次,要積極應對挫折。在自我教育過程中,困難和挫折是難免的,大學生黨員要培養堅定的決心、恒心和毅力,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依靠自己的智慧、力量和堅強的意志戰勝挫折,實現人生一次又一次的飛躍。
(三)拓寬自我教育渠道,提高自我教育的實效性
為了讓大學生黨員獲得更為廣闊的自我教育空間,除了要完善大學生黨員的支部生活,使其充分發揮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主渠道的作用外,還要進一步拓寬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其他渠道。
1.發揮黨校的陣地作用
目前,絕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黨校,但黨校教育不同程度存在著教育內容不科學、教學管理不規范、教育教學方法單一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高校黨校教育功能的發揮,致使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自覺性不高,自我教育的效果不明顯。因此,高校黨校應對教育教學進行必要的改革,使自身成為大學生黨員進行自我教育的陣地,激發起大學生黨員在黨校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將網絡建設成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新平臺
網絡具有的信息量大、影響面廣、速度快等優點,為大學生黨員進行自我教育提供了有利條件。大學生黨員通過網絡,可以隨時學習、反饋信息、交流看法和意見等。在網絡大環境中,大學生黨員的主體性可以得到充分體現。高校可借助網絡的資源優勢,拓寬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空間。
3.讓勞動成為大學生黨員不可或缺的自我教育渠道
蘇霍姆林斯基深刻論述了勞動在自我教育中的作用。“要把勞動變成自我教育的一個領域(沒有勞動中的自我教育,就根本不可能有自我教育),就必須使每個學生感到勞動的快樂,做到使勞動成為他們的一種創造活動。”“勞動中的自我教育,并不單純去收獲土豆,去撿廢銅爛鐵,而是深入地認識自己,使智力和雙手的技巧相結合,自覺地提出目標和克服困難。”因此,要增強大學生黨員的勞動意識,培養他們在勞動中認識自我、完善自我的能力。
三、結語
將自我教育作為大學生黨員教育的突破口,不僅能提高大學生黨員自我教育的能力,全面提升大學生黨員的綜合素質,而且也能為其他大學生樹立榜樣,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氛圍,激勵其他大學生積極投身到自我教育中來,全面提升大學生的整體素質。
作者:黃月圓單位:桂林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