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音樂教學中鋼琴即興伴奏的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門對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視程度越高越高。音樂是一門重要的素質類學科,做好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音樂水平,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綜合全面發展。因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然后探究其主要作用,以供參考。
關鍵詞:鋼琴即興伴奏;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作用分析
中小學音樂屬于素質學科類的一種,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很多教師和學生對音樂教學重視程度不高,教學方式單一,學習效率低下。針對這種情況,教師應該充分注重中小學音樂教學,在音樂教學活動當中,引入鋼琴即興伴奏,充分增加音樂教學的趣味性,保證課堂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一、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
(一)鋼琴即興伴奏可以提高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當中,由于教師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的單調,很難激發學生學習和參與的興趣[1]。因此,想要更好的保證課堂教學效果,幫助學生掌握音樂知識與內容,教師就必須采取全新的教學手段,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鋼琴伴奏運用到中小學音樂教學當中,能夠通過鋼琴伴奏帶動課堂氣氛,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提高學生興趣。
(二)鋼琴即興伴奏能夠提升學生審美能力在音樂教學當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屬于主要教學目標之一。所謂審美能力就是對事物的感受、評價和欣賞。中小學音樂教學中采取鋼琴即興伴奏,可以通過即興伴奏,讓學生感受到熏陶和感染,從而在潛移默化當中,不斷提升學生審美情趣與審美能力,改善學生的精神面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三)鋼琴即興伴奏能夠增強學生創造力與表現力教師在開展音樂教學活動時,如果采取鋼琴即興伴奏,可以充分利用鋼琴的寬廣音域,通過不同音色變化來表達出不同的情緒,從而帶動學生參與,讓學生根據鋼琴即興伴奏中表現出來的情緒采取相應的想象,通過鋼琴即興伴奏鍛煉和培養學生想象能力、創造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根據音樂進行表演,提升學生的表現力。
二、鋼琴即興伴奏在中小學音樂教學活動中的作用
(一)在歌曲演唱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在中小學音樂教學中,歌曲演唱教學占據了大半內容。教師想要更好的帶動課堂氛圍,就需要具備比較強的伴奏能力[2]。而鋼琴音域寬廣,利用鋼琴進行即興伴奏能夠有效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歌唱的興趣。一些伴奏能力比較強的教師,還可以對歌曲風格進行充分把握,通過鋼琴伴奏體現出不同的歌曲風格,引導學生加深歌曲的理解,從而鍛煉和提升自身的歌唱水平。例如:在歌唱發聲練習當中,涉及到的內容比較專業,需要使用母音加旋律的短句形式,對于中小學生而言,比較枯燥且難度較大。教師可以在發聲練習中運用鋼琴即興伴奏,幫助學生尋找音準,從而更好的把握節奏,做好發生訓練。
(二)在音樂欣賞教學過程中的作用除了歌唱教學等技能教學外,中小學音樂教學還包括音樂欣賞教學。引導學生通過聆聽音樂感受音樂中的音色美、旋律美、結構美、形式美等,從而提高學生的審美體驗與藝術修養[3]。因此,教師在中小學生音樂教學中,采取鋼琴即興伴奏的形式,能夠將音樂作品的各種主題充分展示出來,加深學生的影響。同時,為了使音樂更具美感,還可以選擇一些其他的器樂進行移調,通過鋼琴音色的交響性、多層次性、多樣性等來模仿其他樂器,充分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例如:在《春江花月夜》相關內容欣賞當中,教師可以利用鋼琴即興黑鍵刮奏的形式來模仿古箏,加深學生對民族樂器的認識,增加課堂教學趣味性。
(三)在舞蹈、律動教學過程中的作用舞蹈與律動教學也屬于中小學生音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鋼琴即興伴奏也可以運用于舞蹈、律動教學當中。在日常教學當中,教師往往喜歡截取學生的某段舞蹈動作通過加快或者放慢的形式來進行糾正。而想要引導學生更好的把握舞蹈節奏,選擇合適的伴奏十分重要。鋼琴即興伴奏屬于現場伴奏,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要求對音樂進行調整,包括音樂的音量、力度、速度以及重復部分等,從而更好的開展舞蹈、律動教學,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例如:在《快樂的潑水節》舞蹈動作教學當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身體律動來調節鋼琴即興伴奏節奏、速度等,讓學生更好的適應。
三、結語
綜上所述,中學音樂屬于中小學教學的重要內容,在中小學音樂教學當中,利用鋼琴即興伴奏,能夠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活躍課程氛圍,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教學當中,保證課堂教學效果,也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韓玉婷.鋼琴即興伴奏在小學音樂課中的應用研究[J].華夏教師,2016,07:85.
[2]呂巖.高校音樂專業鋼琴即興伴奏能力的教學與實踐探討[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2:25+63.
[3]陳奕亢.淺析聲樂教學中的聲樂鋼琴伴奏的導向作用[J].北方音樂,2017,03:129.
作者:李立梅 單位:四川省自貢市蜀光綠盛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