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研究范文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研究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研究

一、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現狀分析

(一)現行職業教育體系的框架結構

在政府政策的引導與社會經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已經初步建立起了多層次、多種類,涵蓋初等、中等到高等的職業教育體系。我國現行職業教育體系由學校職業教育和職業培訓兩大部分組成。其中學校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體系的主體部分,包括初等、中等和高等三個層次。初等職業教育相當于初中階段的職業技術教育,屬于中國九年制義務教育的一部分,大部分存在于經濟欠發達的農村地區。中等職業教育是指高中階段的職業教育,是我國目前職業教育的主體,培養第一線的高素質勞動者和初、中級專門人才。高等職業教育主要是中等教育以后、相當于大專水平的職業教育。職業培訓緊密結合區域產業特點和市場需求,根據職業崗位的特定需要而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術培訓的職業教育活動。目前,我國職業教育的基本體系結構如圖1所示。

(二)職業教育各層次和類別的現狀

1.從層次上看,目前我國職業學校教育可分為初等、中等、高等三個層次。從類型上看包括學歷職業教育和非學歷職業培訓兩種。2012年,高職(專科)院校1297所,招生數約255萬人;中等職業學校(機構)數9762所,招生數約750萬人,其中全日制學生數約510萬人;職業初中畢業生9343人,招生5305人。可見,中等職業教育是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中的主要部分,其形式主要包括普通中專、成人中專、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四種。我國目前職業教育各層次類型的基本情況如表1、表2所示。

2.從專業設置上看,我國目前中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覆蓋了社會各種產業和行業,基本滿足勞動力市場對各種社會職業的勞動者和專門人才的需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職業教育的專業類型不斷擴展。2010年我國中職專業招生數的前五名分別為:信息技術類、加工制造類、財經商貿類、教育類、農林牧漁類。新增專業為:司法服務類、石油化工、輕紡食品、休閑保健類、體育與健身等專業。高職專業設置以廣東省為代表,廣東省以示范性專業為龍頭,優化專業結構,整合專業資源,加大投入力度,提升以示范性專業為核心的專業群綜合實力。“十一五”期間,廣東省教育廳驗收通過了100個省高職教育示范性專業,包括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的模具設計與制造等52個專業;深圳職業技術學院的印刷技術等12個專業;廣州民航職業技術學院的飛機結構修理等5個專業。其中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分別是:航空乘務與旅游管理、飛機結構修理、民航運輸、航空物流、航空港安全檢查、高分子材料加工技術、食品營養與檢測、酒店管理、金融管理與實務、酒店管理、印刷技術、食品生物技術、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影視動畫、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等。國家重點培育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包括:電子信息工程技術和應用化工技術兩個專業。

二、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職業教育處于相對弱勢地位

近幾年,政府教育文件中常提到把實現“各級各類教育”的協調發展作為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標。我國職業教育體系中“級”(即層次)和“類”(即類型)的問題早已成為職業教育結構中的突出問題。受傳統的等級觀念影響,社會的教育層次觀念處于強勢地位,而類型觀念則處于弱勢地位。在教育管理以及社會的普遍認識中,主要是以初、中、高的教育等級來定位;而教育的類型區別則沒有引起人們足夠的認識,比如與普通教育同級、不同類型的職業教育就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長期以來把普通教育視為主流的教育,而職業教育則處于非主流的弱勢狀態。

1.職業教育的學生學業上升空間狹小。目前,我國中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絕大部分只能進入勞動力市場,缺乏繼續升學的途徑。由表1的數據可知,2012年,我國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數為6748946人,高職(專科)院校招生數為2550021人,就算高職招生全部在中職畢業生中錄取,中職畢業生的升學數只約占38%。實際上目前高職的招生范圍主要是針對普通高中的畢業生,2012年從中職錄取的學生數約10萬,不足其錄取比例的4%,可見中職升入高職的招生人數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的升學通道更加受限,在職業教育系統內的升學途徑更是微乎其微。目前絕大部分的高等職業教育僅限于專科層次,很少有本科以上層次的職業教育。職業教育的學生在高職專科就基本到頭,如果要升學,只能放棄學習職業教育而升入普通教育體系,通常這個比例還非常小。

2.職業教育所占教育資源相對不足。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雖然在規模上已經得到了較大的擴張,但職業教育的平均辦學水平仍然較低,尤其是師資隊伍、實訓條件、圖書資料等教育資源占有方面明顯不足,不能充分滿足個體接受職業教育、職業教育自身發展和社會經濟轉型升級的需要。以職業院校師資隊伍結構為例,據2012年數據統計,在新招學生數中,高職與本科院校的學生人均占有教師數量均為15%-17%,兩者大體相當。但是從專業教師的職稱來看,本科院校明顯優于高職院校。對比情況如圖2。可見,本科院校的正高級教師遠遠多于高職院校,隨著職稱的降低高職院校的教師數量與本科院校的教師數量之比成上升比重趨勢,即高職院校的學生人均占有的教師資源中多數是中低級職稱,教師資源比不上本科院校。

(二)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滲透與溝通失衡

1.普通教育對職業教育的影響過強。長期以來受普通教育中的學科課程思想影響,我國目前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基本上是以學科為中心,課程內容強調學科本位,教學過程與實踐嚴重脫離,培養目標不符合職業發展規劃。普通教育中的教育教學思想直接遷移到職業學校中,比如在當前搞得如火如荼的各種職業技能大賽,就是追求高分和唯一標準的競爭機制的體現。傳統普通教育中的應試教育觀念讓人們普遍認為上小學是為了上好的初中,上初中是為了上好的高中,上高中是為了上一流大學。追求唯一的評判標準會抹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這對以多元智能為理論基礎的職業教育是不適合的。

2.職業教育向普通教育的滲透甚微。一方面,職業啟蒙教育在普通教育中的滲透不夠。我國的普通中小學教育中很少對學生進行職業啟蒙的教育。我國大部分學生包括大學生對社會的產業結構和職業發展缺乏基本的了解,對社會生活認識不深,這非常不利于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發展。由于在基礎教育階段未受到應有的職業啟蒙,很多已經進入職業教育的學生根據家長的意愿選擇專業,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沒有正確清晰的判斷,致使其對所選專業缺乏興趣,對未來的職業沒有信心和希望。另一方面,職業教育體系內的學生要向普通教育體系流動很難。雖然我國有關文件規定,中等職業教育的畢業生可以選擇報考普通高等院校,但由于受到高考內容和所學課程不一致的影響,這部分學生基本上很難升入普通高校。因此,中職教育變成了“終止”教育。

(三)中、高等職業教育層次銜接口徑過窄

1.中高職培養目標脫節。當前中高職的培養目標從教育系統的角度來看嚴重脫節,中高職各自的培養目標沒有連貫性,從內容和水平層次上看兩者又出現模糊不清甚至相互重疊的情況。培養目標反映了中高職教育本質特征的差異性。二者作為不同層次的教育存在區別,主要表現在職業能力的綜合職業素質要求上,體現出專業技術人才的不同層次。中職的培養目標是面向第一線的生產建設與服務技能型、操作型、實用型的初中級勞動者,高職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與服務的管理型、應用型和高級技能型的技術性人才。從理論上看中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該具有一致性,雖然中高職教育從職業崗位的不同要求中去確定培養目標,但兩者都具有職業性、技能性、實用性等特點,在培養目標上有許多相似之處。現實中我國中高職劃地為營,各自為政,在培養目標定位上缺少應有的聯系與依存,造成中職畢業學生升入高職的學生學習能力出現空白,高職不愿意從中職招生等問題。同時,不少高職在辦學理念和學生的培養目標上都向本科教育看齊,往本科方向拔高。雖然職業教育要系統發展,形成中職—高職—技術本科甚至碩士—博士水平的職業教育層次系統,但是各個層次的培養目標應有自己的特色,更應在不同水平和層次上能夠層層遞進、系統有序,滿足社會生產不同層次的需要。

2.高職招生生源不合理。中職和高職屬于職業教育中的兩個不同層次,高一級層次是在中等層次的基礎上形成的。高職應建立在中職的基礎上,加深專業理論知識的深度和廣度,并在中職學會操作的實踐能力基礎上有所拓展和創新。高職的招生生源應具備較好的普通文化素質,以適應高職更深一層的理論知識的學習,同時還要求學生具備中級水平的專業技術和技能,只有具備這兩方面的素質,學生才能適應高等職業教育培養高級技術型、技能型人才的目標要求。由圖1可見,我國目前高等職業教育的生源分為兩部分,大部分來自普通高中畢業生,小部分來自中職畢業生。2011年高職從中職錄取的學生數約為10萬,不足其錄取比例的4%,其余96%的招生都源自普通高中。這種以普通高中畢業生為主要生源的高等職業教育,其專業課程尤其是實踐操作水平都很難高過中職。

三、我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發展趨勢

(一)提高職業教育質量成為重點,走內涵式發展道路

1.高職教育規模變大,中職教育規模變小。近幾年,我國高職院校的數量呈逐年增加的趨勢,而近三年中等職業學校數量逐年減少。高等職業教育的規模一直處于持續擴大的形勢,中等職業教育的規模則處于緩慢下降的趨勢,且高職的增長速度比中職的減少速度還要快。由于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和社會發展的進步,我國近十年的人口數量變化如圖3。可見,近十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和出生率都呈現下降趨勢,而人口死亡率是上升趨勢,兩方面的作用使得十年間的學齡兒童出現下降趨勢,如圖4所示。綜合近十年的人口數量和入學兒童數量變化的情況,可以看出我國中等教育規模在未來十年內會出現學生數量總體減少的情況,由于經濟發展對人才質量規格的要求和人的發展的需要,高職的規模會繼續擴大,而中職規模會繼續減小。

2.走內涵式發展道路,追求質量提高。內涵式發展指職業教育以人的發展為根本目的,以教育質量提升為核心,以發展特色為標志的發展模式。我國目前處于經濟發展方式發生轉變、產業結構進行轉型升級的大時代背景下,社會的各個領域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職業人才的職業教育必須適應這些變化,不管是以規模擴張、追求數量增長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高職教育還是規模擴張到一個階段的中等職業教育,都難以適應當下社會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需求,走提升質量的內涵式發展道路成為社會賦予職業教育的時代命題。無論是從社會發展需要還是從職業教育本身發展出發,內涵式發展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的現實選擇。

(二)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均衡發展

1.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觀念。在普通教育中增加職業教育思想。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教育需求的增加,以及對教育本質的逐步深入認識,意識到教育對人的發展的作用和意義。教育不是要給予學生知識,而是要在教育的過程中啟發學生思考生命的本質,讓學生體驗到生活的意義,包括對未來生活的期盼和向往。對社會的認識和了解是必不可少的,其中對于社會行業和職業特點的認識需要從小就開始,即在基礎教育階段就應開始職業啟蒙教育。不但要實現“職業教育普通化”,還要促進“普通教育職業化”。大學教育更應把職業理念貫穿到教育教學活動中。如果說20世紀中期以前精英式的高等教育需要堅守的是“學術精神”的大學理念,那么到了20世紀末尤其是21世紀,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更需要大學把“學術精神”和“職業精神”恰到好處地結合起來。每個人對自己未來的生活和發展都有自由、自主選擇的權利,我們的教育應該為個體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職業理念的教育可以讓學生了解的真實的世界,并在將來更加從容地由學校生活向職業生涯過渡。

2.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規模的均衡發展。從2010年起,我國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中等教育從數量上的規模已經取得同等地位,高等職業教育也占了普通高等教育的近四成。表2是近三年我國中高等職業教育學校招生數與普通教育學校招生數的對比情況:可見,2010年,中國中等職業教育招生規模達到868萬人,比當年的普通高中招生規模還略勝一籌,2011年稍降為814萬人,2012年繼續降為754萬人,高中的招生規模一直保持相對穩定的840萬人左右,兩者基本上連續三年平分秋色。僅高等職業院校招生規模近兩年均占整個高等教育招生規模的38%左右。以社會經濟發展和人的發展需要來看,未來職業教育的規模會保持相對穩定的態勢。

(三)中、高等職業教育有機銜接

中、高等職業教育的相互銜接在很早就開始了討論,在職業教育領域也進行了實踐探索,但一直以來發展比較緩慢。目前全國主要的中高職教育銜接模式有五年一貫制和單考單招兩種形式,但實際上中職畢業生通過這兩種途徑直接升入高職的比例還很小,可以說中高職教育銜接還不通暢。未來對中高職教育銜接模式的探索將繼續成為職業教育實踐和理論領域的熱門話題。

1.中高職培養目標的銜接。建立具有現代職業教育體系重要的是要做好中高職的協調發展。其首要問題就是要做好中高職培養目標的銜接,未來的職業教育在培養目標的制定上要轉變理念,重新整合職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定位和價值取向。未來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應解決三個層次的內容,第一要關注人的身心全面和諧發展,這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也是人的發展的要求;第二要努力實現對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能力的培養,這是職業教育和其他教育的根本區別;第三要確定把學生培養成為何種層次和類型的人才。中高職各自的培養目標要體現出中高職教育的差異性和層次性,同時能適應國家職業資格要求和個體職業生涯發展的要求。

2.中高職課程的銜接。未來職業教育的發展方向主要是實現中高職教育的銜接,其中課程一體化設計的銜接模式是中高職銜接的核心內容。中高職教育銜接是上位概念,要求的是整體銜接、全面銜接,中高職課程銜接是下位概念,要求的是局部銜接、重點銜接。從兩者的關系來看,教育銜接是課程銜接的大環境,而課程銜接是教育銜接的具體內容之一。首先,通過頂層制度設計和行業職業標準來制定統一的課程標準。未來的職業教育注重以行業標準到職業標準再到以教學標準的系統化課程標準來設計。其次,職業教育的發展強調課程內容的一體化。一體化的課程不僅要實現不同課程內容的橫向貫通,也要形成職業教育內部不同層次的縱向銜接,進而構成一個在時間上具有連續性、空間上具有廣泛性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

3.高職招生制度的改革。就世界范圍來看,對于中職畢業生升入高職的資格,國外大多是“寬進嚴出”的政策。2013年的《關于積極推進高等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高職招生制度要重點探索“知識+技能”的考試評價辦法,逐步與普通高校本科考試分離。2010年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逐步實施高等學校分類入學考試。高等學校普通本科入學考試由全國統一組織;高等職業教育入學考試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組織。”這表示高職的招生權力已開始逐步下放,并鼓勵高職院校多招收中職畢業生,適當擴大中職畢業生對口升高職的比例。2014年,我國將全面推行高職教育的六種招生考試方式。具體方案是改革現有的以高考為基礎的招生、推廣單獨招生、“3+2”中高職貫通模式、對口單招、新增技能拔尖人才免試入學、綜合評價招生辦法等。這些招生方式和考試內容適合中職畢業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有利于中高職銜接,提升中高職學校的辦學質量。

作者:任平代曉容單位:廣東技術師范學院教授廣東技術師范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 | 聚会的目的4韩语中文字 | 成人区精品一区二区不卡亚洲 |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 | 激情五月五月婷婷 | 春色视频www免费视频观看 | 亚洲精品免费视频 | 18pao国产成视频永久免费 | 男人的天堂中文字幕 | 自拍偷拍免费视频 |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 国产精品久久久 | 亚洲免费一 |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正片 |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 亚洲福利专区 | 亚洲国内精品自在线影视 | 欧美色视频免费高清播放 | 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久久综合久久久久 | 国产精品久久国产精品99盘 | 亚洲男人的天堂久久无 | 在线观看精品视频网站www | 在线资源你懂的 | 精品国产综合区久久久久久 | 日本二区视频 | 婷婷色九月综合激情丁香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三区 | www.麻豆| 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亚洲欧美在线免费 | 亚洲福利在线视频 | 精品久久免费观看 | 日韩欧美在线免费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直接 | 狠狠色丁香婷婷第六色孕妇 | 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 色综合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