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提升職業素質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加強德育工作,推進禮儀教育開展
對高職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落實職業素質教育的基礎。基于高職德育針對性、實效性的需要,開展文明禮儀教育,探索學校德育的有效方法與途徑,開設禮儀教育課程等,是加強和改進高職生思想道德建設工作的有效途徑。比較常見的禮儀禮俗分為個人禮儀、家庭禮儀、學校禮儀、社會禮儀、民族禮俗。這些禮儀既分散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生活的不同領域,也分布在人生成長的不同階段。學??筛鶕煌昙壖皩I設置不同種類的禮儀課程,對高職生進行系統的禮儀理論和實踐教育。開設禮儀課程,首先要加強課程體系建設。高職禮儀教育應系統傳授更高層面、更寬領域的禮儀規范,特別是具有針對性的職業禮儀規范,為學生就職做準備。同時,高職禮儀教育應強化有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禮儀文化的基本理論教育,提高學生對禮儀文化的理性認識水平,形成禮儀精神。其次要加強教學方法、手段、模式的革新。禮儀教育可以通過理實一體化教學課堂、校內實踐活動課堂、校外社會實踐活動課堂三大課堂聯動,提供多渠道、立體化的學習平臺,把禮儀教育始終貫穿于整個學生職業素質發展的全過程。
二、營造良好的校園禮儀文化氛圍
校園是對學生實施教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整潔、優美、文明的校園環境,對學生道德情操、禮儀習慣的養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禮儀文化氛圍是禮儀養成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外部條件。方法方式如下:
(1)加強教師的禮儀文化修養。實施禮儀文化教育,教師應率先垂范,在學校生活的各方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禮儀行為榜樣,對學生進行無聲的影響與教育。形象好、審美能力強、語言表達風趣、富有人格魅力的教師就具有示范性。
(2)努力建設健康、高雅的校園文化,為禮儀教育營造立體化的教育網絡。按照禮儀教育要求進行校園文化環境的建設,營造綠色、人文的校園環境。通過校園廣播、電視臺、報紙雜志、網絡平臺等開展禮儀知識教育,設置禮儀知識專欄,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即可受到禮儀文化的熏陶。
(3)各類校園文化活動中滲透禮儀文化教育。學校每年都會舉行各類活動,如藝術節、校運會、技能大賽、文明風采展示、禮儀大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可以有效地展示學生風采,對廣大學生起到禮儀示范作課改前沿用。
(4)利用重大典禮深化禮儀教育。重大典禮儀式如技能大賽表彰儀式、畢業典禮、重大節日喜慶典禮等蘊涵著豐富的禮儀教育資源,會對學生的言行養成產生很大的影響。利用這些儀式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實習實訓中加強職業禮儀教育
高職生在實習實訓階段不僅能有效鍛煉提高自己的專業操作技能,還能加深對操作性、技能性的職業崗位的了解和認識,利于學生積累職業閱歷、經驗,為畢業后直接進入技術或管理崗位打下一定的基礎。調查顯示,目前用人單位最看重的畢業生素質是文明素養、敬業精神、團隊合作精神、人際溝通能力等“軟實力”。特別是就業面向服務行業的高職畢業生,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職業禮儀、團結守信、愛崗敬業等人文素養要求更高。這就要求高職教育必須重視職業道德特別是職業禮儀教育。高職院校在學生實習實訓中貫穿職業禮儀教育,應堅持以全面發展為導向,立足于學生未來的職業需要,著眼于專業技能、職業道德等職業素質的全面提升。職業禮儀是職業規范和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職業規范包括在職業活動中應遵守的禮儀規則和準則。禮儀所規定的儀容、儀態、語言的規范和準則,以及誠懇、友好、謙讓適度的要求,同時也是職業的規則和準則。職業規范包括各種具有職業特征的禮儀規則和準則,具有行業特征,是構成職業道德的重要內容。高職院校在學生實習實訓中加強職業禮儀訓練,有利于全面提升高職生職業素質,使高職生順利步入職場。
四、建設禮儀教育的綜合評價系統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以學校教育為主導的禮儀教育尚不能完全達到提升學生職業素質的目的。禮儀素養的提升還需有以家庭教育為基礎、以社會教育為必要條件的立體教育,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面緊密配合、通力協作,才能保證教育的效果。由于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效果的不確定性,為充分發揮學校教育的主導作用,保證學校教育的影響力能夠輻射到家庭和社會,可建立禮儀教育的評價系統,系統分為家庭評價、學校評價和社會評價(包括企業評價)三個模塊。在校學生以家庭評價和學校評價為主,實習生則以社會評價(如實習單位評價)為主,每學期期末進行考核評價。評價系統可建成校園網站的一個子項目,為學校、家庭、社會的共同評價提供便利的平臺。評價以定性評價為主,實行合格達標制,所有學生均納入評價系統。學校建立健全公開、公正、公平的學生禮儀評價體系后,可把學生禮儀成績與評優、助學金和獎學金評定等掛鉤,真正使禮儀文化深入人心,達到促進高職生職業素質提升的目的。
作者:袁玲玲李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