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小學生自主學習語文能力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核心素養的背景下,我們教育教學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教師追求的永恒主題,也是減輕學生負擔的有效途徑,核心素養背景下的課程教育改革,給小學語文教學帶來了一縷曙光。如何才能在小學語文教學實施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是擺在我們教師面前的一個“攔路虎”,筆者結合自己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經驗談談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自主學習;以人為本;核心素養;學習興趣
在核心素養的教育教學背景下,我們教育主要提倡“以人為本、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本”。這就要求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方法,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意義上成為課堂的主人,提倡自主學習和小組之間的合作交流學習。強調教師是課堂教學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設計者,是學生文化的傳播者,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是學生的好朋友。所以我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加強學生自主學習,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使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科學學習和合作學習”就顯得尤為重要。筆者結合多年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經驗,談談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教師要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
小學語文教學的生命在于課堂,課堂教學的生命在于激趣、創新。“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促進學生學習原動力的不是老師,而是學生對學習興趣。“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閱人無數不如名師引路。”學生學習的好與壞,與老師息息相關,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學習的最好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也就是說如果學生對學習的材料有較強的內部動力驅使,就會積極開動腦筋,千方百計地獲得他們需要的知識。因此,教師必須因勢利導。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風趣幽默、充滿誘因或懸念的語言,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組織課堂教學,創設各種各樣的情景,培養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大膽地發言、并積極思維。教師要千方百計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學習的語文積極性和興趣。
二、教師科學的引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習慣
教師怎么科學的引導才能使學生潛在的主動學習能力得以發揮呢?老師可以從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角度去引導學生,我們所謂的自主學習,不是讓學生任其自然的去學習,在語文教學的課堂上,自主學習是不能完全脫離教師的,教師是學生自主學習的護航員和引導者,教師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才能真正促進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能力。據有關數據統計,有許多的名人和有所作為的人,在學校上學的時候并不一定是非常優秀的學生,甚至是根本不起眼的差生。是什么原因使他們在學生以后的日子里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呢?這就是依靠了他們后天的努力,是一種鍥而不舍的意志和毅力,而這種精神就是源自于自主學習的能力。因此,在我們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中,教師要著眼于引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達到學生從小就養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教師要注意每個學生原有語文水平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引導、鼓勵學生以積極的態度面對。
三、課后的自主學習是學生對課堂學習的延伸拓展
所以語文課后學習主要是指課外的學習。既然語文學科是一門工具學科,具有實踐性,那么就必須讓學生把課堂學習與課后學習結合起來,充分開發和利用課外語文資源,創造性地開展各種語文學習活動,增強學生在各種場合學語文,用語文的意識,多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鼓勵學生多想、多看、多讀、多寫、多說。自主學習是學生發展的潛能的橋梁,還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核心素養背景下教師的語文教學應該從學生學習語文的心理規律和認知角度去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的能力,并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最大限度的參與到學習的全過程中,通過動手、動口、動腦,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建立一種有意義的學習策略,真正成為認識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正是教師培養學生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核心。
參考文獻:
[1]錢淑念.淺談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英語輔導報,2003(08):13-14
[2]沈幼華.也談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英語輔導報,2012(06):22-23
[3]張津海.談學習者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2011(03):34-35
作者:陳建華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新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