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革新管控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工作會議精神,大力推進社會管理創新,切實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推動全鎮社會管理工作取得新進展、新成效。結合萬安鎮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圍繞縣委、縣政府部署的“八大項目”實施和全鎮工作大局,積極探索完善機制,改進管理服務方式,著力破解影響社會和諧穩定的重點難點問題,為深化“平安萬安”建設、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基本原則
(一)堅持黨政主導、多方參與。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格局,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社會自我調節、村民自治管理的良性互動。增強基層組織和單位的社會管理功能,強化全社會共管共治。
(二)堅持以人為本、服務優先。把維護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社會管理創新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寓管理于服務之中,強化依法管理、科學管理、人性化管理,實現社會管理安全有序、人民生活更加幸福。
(三)堅持立足實際、大膽創新。立足萬安實際,大膽創新,積極作為,把探索新模式、新方法貫穿在整個社會管理的過程之中,使社會管理創新主動適應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
(四)堅持夯實基層、強化基礎。健全完善基層組織,健全管理網絡,提高社會管理基層基礎工作保障水平,提升基層管理和服務能力。
總體目標
以建設“平安萬安”為目標,以解決當前我鎮社會服務管理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為突破口,整合社會管理資源,完善社會管理機制,改進社會管理方式,拓寬社會管理思路,著力創新和完善基層管理模式、社會矛盾化解、社會治安防控、民生保障、重點人員管控、虛擬社會和“兩新”組織管理服務等方面工作,建立和完善與經濟社會發展形勢相適應的社會管理體系。
主要工作任務
(一)織好“一網”,探索網格化管理新機制。在全鎮合理劃分網格,按照定人員、定區域、定職責、定任務“四定原則”,明晰責權利,將管理服務重心下移至村組,形成“多網合一,一網多格、一格多元、多元聯動”的工作格局。
(二)出好“兩拳”,打造高效廉潔務實的服務型政府
1、服務中心服務大局出重拳。強化層級管理,不折不扣地落實各級黨委、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確保步調一致,政令暢通。著力發揮法制宣傳、法律服務、法律保障等職能作用,依法行政,依法決策。結合萬安鎮實際情況,按照“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作為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項目、事項出臺實施的前置程序和必備條件,從源頭消除矛盾隱患。建立一線工作法、工作時效倒推法、真情工作法、輿論導向法4種工作方法,實行“一套方案、一班人馬、一把尺子、一量到底”。為拆遷安置戶提供優質服務。對重點項目征地過程中群眾反映的熱點、難點問題和突出問題,及時召開群眾見面會,約談會,依靠群眾推進重點項目建設。
2、服務群眾服務民生出“組合拳”。圍繞關注民生,抓好以農村危房改造和農村低保、社保、醫保等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保障建設,促進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病有所醫、困有所助。開展“民情交流日”活動和“五級書記帶頭大走訪”活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切實解決群眾困難。實行“三下、三到、三不走”工作法,三下”是,感情傾下,身心撲下,工作沉下;“三到”是,責任到位,人員到位,考核到位;“三不走”是,問題不搞清不走,問題不解決不走,群眾不息訪不走。深入開展誠信計生和生殖健康優質服務。落實各項惠民政策實施中的監督機制,規范程序,真正把好事做好,實事辦實。切實做到職責上分、思想上合,工作上分、目標上合,權限上分、力量上合,拳拳推動干部下基層、解民憂、幫民困。
(三)管好“三員”,破解重點人群管理難題
1、著力“4管模式”,破解流動人口管理難題。堅持打擊與防范齊頭、管理與服務并舉?!耙苑抗苋恕保瑢Τ鲎夥繉嵭小叭藖淼怯洝⑷俗咦N”的旅店式管理,通過信息采集充分掌握流動人口情況?!耙詷I管人”,按照“誰用工誰負責”的原則,依托用工單位建立“民工之家”,由用工單位負責人兼“家長”,嚴格落實用工單位負責制。以網管人,確保留宿場所不失控。加強旅館業智能管控系統的建設推廣,強化入住流動人員網上管理,做到入住有登記、退房有記錄。以人管人,確保重點人員不失控。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流動人口中的重點人員管控。將流動人口劃分為三類,實行分級管理,明確責任區民警、出租房主及用工單位的管理責任。
2、著力結對幫扶,破解弱勢群體管理難題。實行黨員、干部公開承諾制,落實黨員干部、社會“五老”對留守兒童、鰥寡孤獨老人,開展“一對一”公開結對幫扶,推行留守兒童“家長制”,切實保障弱勢群體利益。
3、著力陽光關懷,破解特殊群體管理難題。縱深推進陽光關懷“643”行動,推行“聯—幫—帶—引”幫扶管理模式,對轄區內刑釋解教人員、社區戒毒人員、社會閑散青少年以及違法犯罪未成年人,實行關愛、教育、監護、幫扶、救助、維權一體化的管理,以切實有效的措施促進家庭平安、社會和諧穩定。
(四)建好“四大中心”平臺,強化服務管理效能。
著力構建為民服務、綜治維穩、矛盾糾紛調解、聯合接訪等窗口式“一站制”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設,發揮“五聯”機制作用,提高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整體效能。
1、整合資源,推行窗口部門“一站服務”。整合鎮綜治、信訪、民政、勞動保障、計生等部門的資源和力量,建立以駐村干部下村領辦、代辦、協辦、督辦為主要內容的“一條龍”工作服務平臺,集中為群眾提供服務,全面推行黨務、政務、村務公開,使群眾能及時掌握惠民政策、明確辦事程序、知道最終結果。
2、加強培訓,推行基層服務“一專多能”。整合村兩委及治保、調解等組織力量,加強村綜治維穩工作站建設,健全、完善村干部坐班接待、首問、服務制,發揮其在維護和諧穩定中的基礎作用。在13個村,按照職能分類,逐步建立集人民調解員、治安信息員、綜治助理員、計生信息員、信訪員、社保(低保)協管員為一體的管理體系,定期業務指導,互通信息,明確考核機制,實現“一專多能”目標。
3、摸清底數,推行管理“一網覆蓋”。推行網格化管理,各職能部門、聯系村干部和村組干部按照“逐戶訪問、不漏一戶”的要求,繪制出村戶網格狀圖,全面掌握家家戶戶相關信息,實現社會管理精細化。
(五)用好“五聯”機制,打造平安萬安。
1、落實社會治安聯防機制。定期預警信息,建立健全專群結合的鎮村組三級治安防控工作網絡,聯合開展多種形式的治安巡防活動,積極推廣科技防范手段,落實治安防控措施。指導和督促村、單位在重要時間、活動節點開展有目的巡邏守護,減少各類案件的發生。
2、落實矛盾糾紛聯調制。對排查出的矛盾糾紛,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調處”的要求,落實責任單位、責任人,限期解決。對直接到鎮要求調處或其他部門轉入的矛盾糾紛和群眾來信來訪,實行統一受理、統一分流、統一協調,綜合運用人民調解、司法調解、行政調解等方法進行疏導化解。對疑難或涉及兩個以上部門、單位的糾紛案件,由中心直接調處或組織協調有關部門進行“會診”,共同解決。對重點信訪案件實行“一定三包”責任制,即:定責任人、包調查、包處理、包穩控,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包案處理,強化處置。
3、落實重點工作聯動機制。綜治工作中心統一組織協調各組成部門開展工作,統一調配落實值班備勤,并納入突發事件預警處置工作體系。一旦發生突發性群體性事件,在黨委、政府領導下,快速組織協調有關部門依法及時妥善處置。
4、落實突出問題聯治機制。定期進行治安形勢分析,定期組織排查轄區治安亂點、難點和突出治安問題,了解和掌握各村存在的問題和相關建議,積極組織公安派出所和相關職能部門、各村委會聯合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5、落實基層平安聯創機制。整合各方力量,圍繞平安創建總體目標,廣泛開展各種形式的基層平安創建活動,扎實做好防火、防汛及重點領域安全監管工作,提高群眾平安建設的參與度,使廣大人民群眾成為維護社會治安和社會穩定的堅強后盾。
工作要求
(一)統一思想,深化認識。各村要認真貫徹落實省、市、縣及鎮黨委的決策部署,充分認識當前深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更加自覺主動地做好社會管理的各項工作。
(二)加強領導,落實保障。萬安鎮建立社會管理創新工作領導小組,由鎮黨委書記汪順泉任組長,鎮長程銀根任第一副組長,班子成員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由鎮綜治工作中心協調負責。村要建立具體負責的領導機制,“一把手”應擔負起社管理創新的第一責任,親自抓,帶頭管,確保社會管理創新各項工作落到實處。
(三)明確任務,強化責任。各村各單位要按照責任分解和考核辦法的要求,明確目標責任,分解工作任務,確保各項工作落實到崗、量化到人,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工作格局。
(四)完善考核,強化追究。鎮黨委政府將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及其成效納入村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的年度考核中,完善“村為主”工作機制,采取定期督查、隨機抽查和跟蹤檢查等辦法,通過例會點評、季度考評,全年考核、獎懲激勵等方式方法,加強過程管理,及時發現問題,確保社會管理創新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