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蔬菜市場供應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把握發展思路。
(一)總體思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形成特色鮮明的城郊精細菜、農區時令菜、高山反季菜、食用菌等四大蔬菜板塊,促進全市蔬菜產業步入生產穩步發展、產銷銜接順暢、質量安全可靠、市場波動可控、農民穩定增收、居民得到實惠的可持續發展軌道。
(二)主要目標。全市蔬菜基地保有量穩定在65萬畝以上。市場蔬菜農殘檢測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蔬菜價格基本穩定,菜農收入穩步提高。年,實現常年蔬菜播種面積150萬畝以上,產量300萬噸以上,蔬菜產業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
二、優化城郊菜地布局。
(三)確保完成城郊菜地最低保有量建設任務。通過新建一批、恢復一批、改造一批。促進基地功能配置,形成城郊、農區、高山多層次,設施栽培、露地種植多形式,加工、鮮銷多用途的組合型城郊蔬菜基地發展格局,切實提高應對自然災害和市場風險的能力。
(四)大力推進基地建設達標升級和標準化生產。完善水、電、路、溝渠等生產基礎設施。健全主要蔬菜產品標準和栽培技術規程。
三、建立現代蔬菜產業體系。
(五)建立良種繁育推廣體系。加強優良種苗引進與本地傳統特色品種選育。提高蔬菜良種化水平。重點支持建設2-3個育苗能力1億株以上的蔬菜集約化育苗廠(場)
(六)推進蔬菜規模化經營。加大蔬菜產品結構調整步伐。延伸產業鏈條,推進產業化經營。
(七)大力培育蔬菜“品牌”加強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產地和產品認證認定工作。使通過認定的蔬菜產品達到100個以上。品牌為重點,培育一批蔬菜知名品牌,進一步提高蔬菜市場占有率。
(八)強化質量安全監管。實現蔬菜基地自律性檢驗檢測全覆蓋。逐步建立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制度,加強對農藥、化肥等投入品的監管,凈化生產環境。支持基地(專業合作社)建立全程質量追溯體系,推行產品標識和身份證明。
(九)加強蔬菜市場建設。認真落實《市城區菜市場管理辦法》城區菜市場以社區或居住小區為基本單元。促進菜市場提檔升級;落實各項扶持政策,鼓勵單位和個人建設菜市場。配套建立蔬菜質量安全檢測網絡平臺和信息服務體系,及時收集、蔬菜產銷信息。加快完善產地交易、凈菜整理、冷藏配送等蔬菜采后處理工程設施,不斷改善市場流通基礎條件。
(十)拓展農貿流通經營方式。依托農貿超市的連鎖經營優勢。實行蔬菜產品統一采購、統一加工、統一配送、統一核算。支持蔬菜產品生產、流通企業及其他有條件的經營組織發展蔬菜配送業務,進行蔬菜生產、收購、加工、存貯、運輸一體化經營,實現生產與消費有效對接,降低流通成本,為消費者提供價廉物美的蔬菜產品。
(十一)嚴格控制征用、占用蔬菜基地。把城市蔬菜基地建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分別按照“長期保留區”嚴格控制征用占用區”控制征用占用區”3個等級,豎立保護標牌;征占蔬菜基地,必須經蔬菜主管部門簽署意見,方可辦理其他審批手續;建立“占1還1.5蔬菜基地建設保護制度,按當地征地統一年產值標準和區片綜合地價足額征繳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
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十二)多渠道籌集城郊菜地建設資金。新菜地開發建設資金應足額用于蔬菜基地建設。征用其他土地按規定征收的農業開發資金應優先用于新菜地開發。每年市財政預算安排一定額度專項資金用于獎勵創建標準菜園達標基地。支持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植大戶通過土地經營權流轉,實行適度規模經營。整合農業綜合開發、土地整理、農田水利建設和種子工程、沃土工程、植保工程、標準園建設等項目資金,用于高標準蔬菜基地建設。縣市區政府要相應安排蔬菜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發展蔬菜生產。
(十三)建立風險應對機制。建立市級蔬菜供應風險調節基金。確保重要蔬菜品種的動態庫存達到5-7天的消費量。加快建立蔬菜生產保險制度,擴大保險覆蓋面,5年內實現城郊蔬菜生產保險全覆蓋。
(十四)落實和完善“綠色通道”政策。道路運輸、交通安全等部門要落實鮮活農產品運輸優惠政策。
五、強化組織領導。
(十五)進一步強化“菜籃子”工程責任制。城市蔬菜生產供應是菜籃子”工程的重要內容。
(十六)建立城市蔬菜生產供應部門聯席會議制度。市級建立由市農業部門牽頭。協調解決蔬菜生產、流通與供應保障工作中的重大問題。縣市區政府應建立相應制度,切實履行協調指導與管理服務職責。
(十七)加強蔬菜科研和技術推廣人才隊伍建設。專業蔬菜面積1000畝以上的村、5000畝以上的鄉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