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校教育裝備均衡配置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為目標,以提高使用效益為重點,進一步加大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力度,全面提高教育技術裝備發展水平,切實增強教育技術裝備對教育的服務、促進和推動功能,為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提供物質保障。
二、工作目標
(一)配套設施規范化。全縣所有義務教育學校的實驗室建設達到教育部《中小學理科實驗室裝備規范》的要求,圖書室及體育、音樂、美術、勞技等功能室建設達到國家、省定標準。
(二)儀器設備標準化。教學儀器、設備、圖書達到教育部頒布的《四個行業標準》及《中小學圖書室規程》要求,配齊配足必要的教育教學設備和器材,滿足學校開齊、開足教育部規定課程的要求,滿足教師教育教學和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自主發展的需要。
(三)教育教學現代化。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達到全縣“十二五”發展規劃要求。加大信息技術教育建設力度,在農村中小學現代程教育工程建設的基礎上,擴大“班班通”覆蓋面,提高“班班通”使用效率,中小學校園網建設全面完成。信息技術教育的管理和應用達到教育信息化標準建設的總體要求。
(四)教育裝備均衡化。重點加強農村學校和薄弱學校的教育裝備建設,逐步縮小差距,努力做到城鄉之間、學校之間教育技術裝備均衡配置。
三、工作任務
全縣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計劃投入經費1200多萬元(其中實驗儀器、圖書、體育、音樂、美術、勞技器材等常規裝備建設600多萬元;“班班通”、計算機教室、校園網絡等信息技術建設600多萬元),用兩年時間實現均衡配置。
(一)加強實驗室標準化建設。實施中小學教學儀器更新。按照教育部年頒布的《四個行業標準》,整合現有儀器,實施對教學儀器的更新,配齊所需實驗儀器,確保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實驗儀器全部達到標準化。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學儀器設備更新投入保障機制。
完善中小學實驗室配套設施建設。對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實驗室進行改擴建,逐步完成中小學實驗室配套設施建設,達到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理科實驗室裝備規范》要求,提高全縣義務教育學校實驗室配套設施建設檔次和水平,適應新課程改革的需要。
(二)加大圖書室建設力度。加快義務教育學校圖書室藏書的標準化、正版化、數字化建設。按標準建好圖書室、閱覽室。按圖書分類比例配齊圖書,藏書量、報刊總數、教學參考書、工具書分別達到標準要求。建立逐年更新充實新書的機制,購置必備的電子圖書,圖書室實現計算機管理、區域網絡資源對接,強化管理,提高圖書利用率,開拓學生視野,陶冶學生情操。
(三)提高教育信息化水平。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設的硬件投入,在農村中小學現代程教育工程建設的基礎上,擴大“班班通”覆蓋面,發揮中小學校“班班通”在教學中的作用;加快計算機教室更新和計算機網絡建設,使全縣所有初中計算機生機比達到10:1,小學計算機生機比達到15:1;進一步加強教育城域網和校園網建設,提高教育網絡為學校、家庭、社會服務的能力,努力促進教育資源數字化、網絡化,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城鄉共享。
(四)加大功能室、體育場所和設備器材配套建設力度。立足學校規模,完善音樂、美術、勞技等功能室的配套建設,以符合標準化教育的特點,適應素質教育和課程改革需求。貫徹落實教育部頒布的標準,進一步加強中小學體育場所和設備器材配套建設。
(五)強化崗位培訓,實現教育技術裝備人員專業化。定期對從事中小學實驗室工作的人員、圖書管理員、各功能室管理員、信息技術管理員等人員進行相關的業務培訓,對各功能室管理人員和專任教師逐步實行專業化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技術裝備人員素質,建設一支與教育技術標準化、信息化相適應的專業隊伍。
四、工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教育局成立義務教育學校教育技術裝備均衡配置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任組長,局分管領導任副組長,計財股、教育股、電教儀器設備站等相關負責人為成員。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縣電教儀器設備站。領導小組負責制定總體計劃及實施方案,具體工作由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
(二)建立健全制度。全縣義務教育學校要加強對教育技術裝備均衡配置工作的管理,建立健全學校教育技術裝備管理使用制度,明確職責,落實措施,使教育技術裝備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和信息化。
(三)建立評估機制。進一步建立督導檢查評估機制,加強對教育技術裝備工作的檢查考核,將其納入對學校辦學水平評估的重要內容。對管理和應用方面成效顯著的學校予以表彰獎勵;對工作不力,管理和應用較差的學校,予以通報批評,責令限期整改,確保實驗室、圖書室等各功能室充分發揮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