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稻產業提升工作的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基本要求
立足資源條件,發揮區域優勢,順應市場要求,依靠科技支撐,推廣良種良法,加強核心示范區建設,著力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資源利用率,著力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抗風險能力和市場競爭力,力爭實現我縣水稻單產較上年提高2%,優質率增加5個百分點。
二、主要任務
2012年,全縣共建立一季中稻核心示范區面積10萬畝(具體任務見附表一),核心示范區主要在優質糧生產基地、有機稻開發基地及土地流轉從事糧食生產規模建設基地中實施,核心示范區實行推廣良種、良法,良種、良法上采取良種補貼與主推品種直接掛鉤,對核心示范區購買補貼品種的農戶給予水稻良種良法補貼,補貼標準為10元/畝,補貼資金全部實行“一卡通”直接打卡發放到戶。
三、工作重點
(一)合理選擇核心示范區。各鄉鎮要結合實際將核心示范區建設任務分解到村到戶,示范面積分解情況要分戶造冊。每個示范村民小組要確定1名科技示范戶,努力形成以戶帶村、以村促片、層層推進的示范格局。示范區鄉鎮實施方案及任務分解表要于5月30日前報縣農委。具體見附表二。
(二)合理選定推廣良種。我縣在水稻展示試驗的基礎上,共評選出9個重點推廣良種和1個香稻品種作為我縣2012年良種良法配套補貼的品種。各項目鄉鎮要結合實際選定2—3個主導品種作為示范區推廣品種。良種良法配套補貼的水稻良種名稱如下:岡優188、豐優126、II優明88、Q優6號、II優輻819、岡優906、岡優725、II優7954、II優3216、鄂香1號。
(三)主推技術。1、集成推廣高產標準化生產技術。加快先進適用技術組裝配套,集成推廣以旱育秧為主體的培育壯秧技術,以栽足基本苗為基礎的增穗技術,以增施穗粒肥為核心的精確定量施肥技術,以淺濕交替為重點的水管防倒延衰技術,以稻飛虱、稻縱卷葉螟、稻瘟病、稻曲病等病蟲害為重點的統防統治技術,進一步擴大技術覆蓋面。科學推廣輕型高效生產技術,示范推廣拋秧栽培和機械化插秧技術。加強農業防災減災,著力推廣水稻避災減災生產技術。各項目鄉鎮要結合實際選定2—3個主推技術進行重點推廣。
(四)加強生產指導服務。加強水稻苗情、商情、病蟲情、災情動態監測,開展新品種、新農藥、新肥料、新技術試驗示范,組織示范片觀摩考察,提高基礎服務能力。依托新型農民培訓項目,以種糧大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為重點,強化水稻主推技術培訓。建立技術人員駐點包片服務制度,開展現場指導和服務。加快構建新型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規模化生產和專業化服務,多形式推行統一經營服務水平。水稻成熟前,項目鄉鎮對核心示范區進行田間理論測產,測產結果及水稻核心示范區建設工作總結要于10月上旬前報縣種植業發展局。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縣政府成立水稻產業提升行動工作領導組,由分管副縣長任組長,縣監察、農業、財政、糧食、工商、物價、技術監督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領導組辦公室設在縣農委。項目鄉鎮要把此項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成立相應組織,做到有專抓組織、有方案、有政策、有措施,確保水稻產業提升行動目標任務實現。
(二)狠抓市場監管。縣農業主管部門要主動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協調配合,認真組織開展農業綜合執法管理工作,搞好春季農資市場大檢查,嚴厲打擊假種子、假農藥和偽劣農機具及其配件等坑農害農行為,尤其要加強種子質量和價格監控,嚴格實行種子質量抽檢制度,嚴格審查種子銷售憑證和銷售臺帳,防止坑農事件發生,切實保護農戶利益。
(三)加強督查與考核。項目領導組將根據水稻生產的關鍵環節,有計劃分階段對項目實施情況開展專項檢查,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通報檢查結果;水稻收獲前,組織專家對各鄉鎮示范區進行田間現場測產驗收或脫粒實產驗收,在平時檢查和現場驗收的基礎上,依據示范區建設質量、產量達標等情況,組織總結、考核、評比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