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鎮村公交運營工作管理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將統籌城鄉客運協調發展作為解決城鄉居民“行有所乘”的民生工程,以“政府主導、城鄉統籌、政策扶持、協調發展”為原則,以方便廣大人民群眾出行為目的,堅持公交優先、城鄉一體、綠色低碳的發展理念,進一步完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路網銜接,促進鎮村公交全覆蓋,推動全區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二、目標任務
鎮村公交是指以鄉鎮為單位或者相鄰幾個鄉鎮為片區,連接鄉鎮至行政村(鄉鎮與鄉鎮之間,村與村之間),具有公交基本特征的客運班線。加快構建完善的區、鄉、村三級公交網絡,完成客運站、候車亭、農村破損道路和危橋改造等公交基礎設施建設,優化支線、區間公交線路,合理安排班次密度。上半年開通7條鎮村公交線路,年內完成14個鄉鎮鎮村公交開通工作,2012年底全面完成鎮村公交工作任務。
三、工作要求
(一)科學制定規劃。鎮村公交規劃線路以鄉鎮為單位確定,在區域性道路網絡中統籌考慮,做到公交線路與現有的縣鄉路網和各片區路網、線網無縫銜接。對公交線路及站點的確定,要立足于規劃保留、正在新建的集中居住點和目前人口相對密集的行政村,統籌考慮學校、醫院、旅游景點等布局,根據人流量、車流量等因素,合理確定公交主次干道和投入車輛。
(二)加強基礎建設。加快完善城鄉客運基礎設施網絡,設置交通標志、標線和醒目的安全警告標志等措施保障通車安全。一是積極改善農村公路通車條件。為保障鎮村公交車輛的安全通行,對開通鎮村公交線路進行整治提升,改造錯車道468個、危橋42座、斷頭路26公里,路面維修125米。二是加強農村客運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路、站、運一體化的要求,加強農村公路、農村客運站、客運站亭等基礎設施建設,安保設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交付使用。對農村客運基礎設施,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引導鄉鎮參與建設。三是加強農村客運基礎設施管理。加強政策引導,不斷完善站場配套設施和服務功能,確保已建成的農村客運站順利投入使用,提高使用效率。
(三)經營主體。鎮村公交運營體制實行公司化運營,考慮到農村客運線路本身的脆弱性及不穩定性,不適宜引入市場競爭,應給予經營企業線路專營的權利,以保證線路的健康穩定成長。區鎮村公交由市公共交通第二有限公司實施,禁止掛靠經營。
(四)管理模式。
1、鎮村公交的開通和運行符合《省農村客運班車安全保障工作規定》。
2、鎮村公交應符合“五定四統一”(定線路、定班次、定時間、定站點,定票價,統一排班、統一調度、統一管理、統一結算)的服務標準,運行線路覆蓋鎮域范圍內所有行政村。實行低票價制度,服務質量考核優良,確保旅客滿意達到90%以上。
3、鎮村公交實行公司化經營,經營公司與駕駛員簽訂勞動合同。鎮村公交從業人員培訓、考核、持證率達100%。
4、鎮村公交車齡不超過5年,車容車貌良好,符合國家排放標準;按規定統一車型,統一噴貼“鎮村公交”標識;統一安裝衛星定位終端設備;公示服務承諾、監督投訴電話和線路走向圖。
(五)實施步驟。
第一階段,6月初在部分鄉鎮試點,購車12臺,開通7條鎮村公交線路;
第二階段,下半年購車48臺,開通14條鎮村公交線路,實現鎮村公交通達率100%;
第三階段,2012年全面完成農村公交站、亭、道路橋梁改造等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六)實施保障。為保障鎮村公交的順利運營,成立區鎮村公交管理辦公室,辦公地點設在區交通運輸局,區交通運輸管理所統籌承擔鎮村公交的管理、運營、協調、組織工作。各鄉鎮分別成立鄉鎮鎮村公交管理辦公室,由一名副鎮長負責,與農路辦合屬辦公,負責各鄉鎮鎮村公交的管理運營,受區鎮村公交管理辦公室統一管理。區運管所成立鎮村公交管理所,專門負責鎮村公交運營管理。
(七)資金保障。區鎮村公交需配車輛60輛,購置每輛車計12萬元,共計720萬元,購車款由企業先行墊付,利息與車款年終在省考核驗收后由省補資金支付。為確保鎮村公交安全、有序、健康運營,根據農村客運車輛的實際運行和發展情況,區財政每年納入財政預算500萬元,用于鎮村公交營運公司虧損補貼。
(八)日常監管。一是出臺管理辦法。為加強對客運市場的管理,研究制定《區鎮村客運市場管理辦法》,鞏固我區客運市場升級改造成果,促進客運市場規范、健康、有序發展。二是加強綜合整治。定期開展安全檢查和綜合整治活動,及時消除事故隱患,維護農村公路壞境,確保道路暢通。三是嚴格行業監管。交通部門要充分發揮行業管理作用,嚴格按照《省鎮村公交發展實施辦法》的規定,對鎮村公交的運營情況進行考核。嚴把“三關一監督”,從嚴落實“三不進站、五不出站”規定,做到車進站、人歸點,及時查處和糾正鎮村公交車的各類違章行為,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