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市委用水保障監測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加強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及時掌握市城市和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狀況,有效防范因飲用水引起的重大傳染病和中毒事件的發生,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督管理辦法》、《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省衛生廳、省愛衛會《2012年省農村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工作方案》、市衛生局《市2012年度城市生活飲用水監測技術方案》等法律、法規和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現制定《市2012年生活飲用水監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標
在“十二五”期間不斷健全規范我市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深入開展生活飲用水衛生監測,及時了解水質及水性疾病的變化動態,建立并完善監測信息反饋和報告制度,及時向政府部門報告監測信息,為政府科學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保障飲用水衛生安全提供支持。
二、水源、水廠分布、供水情況
我市在長江內有三個取水口,分別在黃山小灣、肖山、錫澄水源水廠(供),供水管網總長535公里,用水常住人口120萬。
目前共有自來水廠3家,均歸屬江南水務股份有限公司,自來水生產供水能力為93萬噸/日。其中,所屬小灣水廠供水能力為30萬噸/日,所屬肖山水廠供水能力為60萬噸/日;利港營業所供水能力為3萬噸/日,其水源水由常州自來水公司在利港取水處理后提供;璜土鎮和利港鎮的西石橋社區由常州自來水公司供水。
三、工作內容與要求
(一)監測點設置:
1、水源水監測點:水源水監測點共3個,分別為江南水務小灣水廠、江南水務肖山水廠和錫澄水源水廠。
2、出廠水監測點:出廠水監測點共3個,分別為江南水務小灣水廠、江南水務肖山水廠和江南水務利港營業所。
3、加壓站:加壓站共3個,分別為澄東供水有限公司、長江供水有限公司和江南水務青陽營業所。
4、市政末梢水監測點:末梢水監測點共8個,分別為濱江點(行政審批中心門衛)、澄南點(麗島華都埠路橋路)、南閘點(南閘街道紫金路福海樓大酒店)、澄西點(市職業技術學校門衛)、浮橋點(通富路61號明居酒樓)、城中點(環城北路市政公司門衛)、人民東路點(東方娛樂城內)、麗都點(延陵路豐澤苑酒店內)。
5、省級農村生活飲用水監測點:出廠水和加壓站共5個,分別為分別為江南水務小灣水廠、江南水務肖山水廠和江南水務利港營業所、澄東供水有限公司(加壓站)、長江供水有限公司(加壓站),省農村末梢水監測點為新橋鎮振新村、利港鎮延安村、新城東街道(山觀)洪流村、顧山鎮古塘村、月城鎮戴莊村。
6、市農村生活飲用水監測點(8個):市級末梢水監測點為周莊、華士、云亭、霞客、祝塘、長涇、申港、璜土。
7、二次供水監測點:監測點共10個,分別為匯景大廈、名都世紀苑、鴻雁公寓、國際大酒店、市政府大樓、圣庭苑、港城名邸、行政服務中心、徐霞客鎮圣馬大廈、新橋鎮陽光大廈。
(二)水質采樣、檢驗與評價依據
1、水源水
本市生活飲用水水源為地表水,按《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進行檢驗與評價。
2、出廠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
水樣的采集、保存、運輸和檢驗具體方法按《生活飲用水標準標準檢驗方法》進行,飲用水水質評價按《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進行。
(三)監測項目與頻率
1、水源水
(1)水源水(33項)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pH、水溫、氨氮、砷、鎘、鉻、鉛、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鹽、鐵、錳、銅、鋅、氯化物、硫酸鹽、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四氯化碳、三氯甲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石油類、總磷、總氮、溶解氧、糞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枯水期(2月份)、豐水期(7月份)各一次。
(2)水源水月分析(14項)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pH、水溫、氨氮、硝酸鹽、鐵、錳、石油類、總磷、總氮、溶解氧、高錳酸鹽指數、揮發酚。
監測頻率:每月完成一次(2月、7月除外)。
2、出廠水和管網末梢水
(1)出廠水(99項)
監測項目:《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表1所規定的水質常規指標(除去溴酸鹽、甲醛、亞氯酸鹽、氯酸鹽)、表2飲用水中相應的消毒劑常規指標(除去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和表3所規定、水質非常規指標,共計99項。
監測頻率:全年完成一次,采樣時間為2月份。委托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檢測。
(2)出廠水(61項)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鋁、鐵、錳、銅、鋅、砷、鎘、鉻、鉛、鈉、汞、硒、銀、硼、銻、苯、甲苯、乙苯、氰化物、氯化物、氯化氰、硫化物、氟化物、硝酸鹽、亞硝酸鹽、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耗氧量、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游離氯、氯酸鹽、亞氯酸鹽、甲醛、溴酸鹽、氨氮、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六六六、滴滴涕、敵敵畏、林丹、對硫磷、樂果、馬拉硫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鹵甲烷、三氯乙烯、四氯乙烯、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全年完成一次,采樣時間為2月份。
(3)出廠水季度32項分析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砷、鎘、鉻、鉛、汞、硒、鋁、鐵、錳、銅、鋅、氰化物、氟化物、硝酸鹽、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耗氧量、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游離氯(二氧化氯)、氨氮、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5月份、7月份、11月份各一次(2月份整合在半年度61項分析中)。
(4)出廠水月15項分析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氨氮、耗氧量、鐵、錳、游離氯(二氧化氯)、硝酸鹽、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出廠水(2月份、5月份、7月份和11月份除外)每月完成一次。
(5)市政網管末梢水季15項分析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氨氮、耗氧量、鐵、錳、游離氯、硝酸鹽、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市政末梢水在1月份、4月份、7月份和11月份完成一次。
(6)加壓站水質32項分析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耗氧量、氨氮、砷、鎘、鉻、鉛、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鹽、鋁、銅、鋅、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游離氯、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在枯水期(2月份)、豐水期(8月份)各完成1次,
(7)省農村飲用水監測點32項分析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鐵、錳、氯化物、硫酸鹽、溶解性總固體、總硬度、耗氧量、氨氮、砷、鎘、鉻、鉛、汞、硒、氰化物、氟化物、硝酸鹽、鋁、銅、鋅、揮發酚類、陰離子合成洗滌劑、游離氯、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在枯水期(2月份)、豐水期(8月份)各完成1次,(3個出廠水整合在年度61項和32項中分析中,2個加壓站水質整合在加壓站水質監測32項中)。
(8)市農村飲用水監測點15項分析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氨氮、耗氧量、鐵、錳、游離氯(二氧化氯)、硝酸鹽、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在枯水期(3月份)、豐水期(9月份)各完成1次。
(9)二次供水(共14項,每季1次)
監測項目:色度、渾濁度、臭和味、肉眼可見物、pH、氨氮、耗氧量、鐵、錳、游離氯、菌落總數、總大腸菌群、大腸埃希氏菌、耐熱大腸菌群。
監測頻率:在2月份、5月份、8月份和11月份各完成1次。
四、保障措施:
1、認真部署,建立長期飲用水衛生監測預警機制
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是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保民生、促發展的一項政治性很強的工作。各部門要認真研究,落實措施,制定相應的監測計劃,建立健全我市生活飲用水水質監測工作的長效管理機制,做好監測的人力、物力和經費等方面的保障。確保保質保量完成監測任務。
2、精心組織,不斷提高水質監測業務水平
市疾控中心應建立相關數據庫,對監測結果進行動態分析,并逐步完善預警模型,為及時預警信息提供科學依據。逐步完善全市飲用水衛生監測網絡,配備專門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儀器設備,加強培訓,保證相關檢測項目正常開展。
3、嚴格管理,確保高質量完成監測任務
要加強飲用水衛生監測規范化管理,水樣的采集、保存、運輸以及監測等環節應當按照國家標準執行。疾控中心要加強飲用水監測現場質量控制,確保采集的樣品具有代表性的同時,采取嚴格的實驗室質控措施。對實驗室所用儀器、器械和標準進行校對;對一些必測項目進行實驗室內部質量控制、實驗室間質量控制;建立嚴格的監測數據內部審核制度,實行崗位責任制。每月開展一次現場質控。
五、數據上報:
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負責全市生活飲用水監測數據的匯總分析和數據的錄入,并按要求及時上報生活飲用水監測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