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供銷社網絡體系建設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明確深化供銷合作社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任務
按市場化運作原則,按照供銷合作總社"努力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骨干力量、鄉村現代流通的主導力量、農民專業合作的帶動力量"要求。利用現有的資源和優勢,搶抓機遇,開拓創新,用3-5年時間實現"5321"目標。即完善和發展農業生產資料連鎖經營、農產品生產加工及經營、鄉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和鄉村綜合服務社等五大經營服務體系,建設鄉村日用消費品經營店、農資放心店、農產品經紀人、再生資源回收點和村級綜合服務社各1000個(即5個1000培育有市場、有品牌、有規模的集農產品生產、加工和銷售為一體的專業合作社30個;重點培育20家龍頭企業(其中市級供銷合作社參股控股銷售過5000萬元以上的企業10家、縣市供銷合作社參股控股銷售過1000萬元的企業10家)新建或擴建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農產品交易、農資配送等各類專業市場10個。
二、建立和完善服務城鄉的鄉村現代流通體系。提高服務"三農"水平
(一)加快建立規范的農業生產資料連鎖配送服務網絡。市、縣市區兩級供銷合作社要配合工商行政管理、農業等部門。充分發揮農資供應主渠道作用,打造以市、縣市區農資公司為龍頭,區域配送中心為骨干,基層供銷合作社、專業合作社、農資放心店、村級綜合服務社為基礎的連鎖配送網絡,開展農資連鎖直銷和加盟合作連鎖經銷。
嚴厲打擊坑害農民的行為,建立農資科技服務、農資損害賠償和農資信用制度。依法規范農資市場。切實保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并視情況逐步增加;縣市應作適量儲備。市級財政根據每年儲備量及以后逐步增加的情況落實儲備利息補貼。積極爭取增加省級化肥儲備在十堰的存放量。建立市、縣市區兩級供銷合作社以化肥、農地膜為主的農資商品儲備制度。市級化肥儲備穩定1萬噸。
(二)健全農產品流通網絡。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的引導作用。形成功能完備、高效暢通、覆蓋全市、輻射周邊省(市)現代農產品流通網絡。
加強農產品保鮮庫、冷藏庫建設。實施"農超對接"工程,鼓勵供銷合作社所屬企業興辦農產品加工和專業物流企業集團。把"農產品與超市""林產品與超市""本地超市與洋超市"對接活動延伸到縣市或產地、農民專業合作社、農產品經紀人。商務部門要將供銷合作社農產品批發市場和農超對接工作納入市場建設規劃,政策、資金上給予支持。
(三)促進鄉村日用消費品連鎖經營網絡建設。供銷合作社應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和擴大鄉村消費需求的政策機遇。應用現代商業業態,改造供銷合作社傳統經營網點和模式。通過興辦鄉村超市,實行商品統一采購、統一配送、統一結算、統一營銷,建立安全可靠、高效有序的連鎖配送體系,確保把價廉物美、安全的商品送到鄉村。重點加強市、縣二級配送中心建設,提高鄉村市場的覆蓋率和商品配送率,力爭三年內健全市、縣二級配送中心。
提升農家店經營水平和商品檔次,加強規范化管理。滿足鄉村居民多樣化消費需求。以農家店為載體,送郵政、電信、藥品、報刊、圖書、科技等商品下鄉。同時,通過農產品收購、換購、預購、訂購,把鄉村的農副土特產品集中收購進入城市,逐步實現"一網多用、雙向流通"鄉村現代流通網絡體系。
(四)建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網絡。要以資本為紐帶。按照"退市進郊、退路進場"要求,建設集回收、加工、利用為一體的再生資源集散交易中心和連鎖回收網絡,實現產業化經營、資源無害化處理,形成綠色環保的循環經濟體系。
(五)加強煙花爆竹安全經營管理。認真貫徹《煙花爆竹安全管理條例》繼續發揮供銷合作社在煙花爆竹歸口經營中的主渠道作用。
三、按照"一統三分"發展戰略。整合資源,培育和發展鄉村市場流通主體
(一)依托村級組織辦公活動場所創建村級綜合服務社。按照《省供銷社村級綜合服務社建設實施辦法(試行)細化服務標準和內容。規范服務行為,提升服務檔次,創新服務方式。綜合服務社要圍繞農民需要,提供市場信息、技術培訓、文化娛樂、代售等多種服務,逐步建成鄉村村務中心、商務中心和服務中心。特別是要將公益性服務結合到綜合服務社建設之中,真正使綜合服務社建得起、有效益、能持久、服務好,成為群眾滿意、政府滿意的工程。竹山縣辦好村級綜合服務社試點,其它縣市區供銷合作社也要選擇有條件的村辦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推廣,力爭3-5年發展村級綜合服務社1000個,覆蓋60%以上的行政村。
(二)積極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基層社和龍頭企業為依托。實現基層社、農戶+龍頭企業的有效聯合,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條龍,基地、農戶、龍頭企業為一體的農產品產銷體系。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延長農業產業鏈,促進優勢資源加工增值。
以標準化生產為基礎,以品牌建設為依托。圍繞地方特色產品,整合一批專業合作社。重點抓好煙葉、茶葉、柑桔、蔬菜、藥材、食用菌等特色農產品專業合作社建設,引導農民爭創自己的品牌,注冊自己的商標。著力打造一批綠色有機精品名牌,形成一村一品,多村一品,帶動特色產業發展的一批專業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要發揮流通網絡優勢,積極幫助農民推銷推介特色農產品,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市場競爭力,增強經營實力,促進農民增產增收。
做好技術、資金、政策、市場信息、人員培訓等服務,規范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管理。重點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內部組織結構、財務制度、章程等規范。同時。提高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帶動能力,提升生產技術水平和市場應變能力。通過3-5年的努力,培育30家有品牌、有章程、有社員、有股金、有基地規模、有效益、有龍頭企業帶動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逐步實現統一良種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培訓、統一商品包裝、統一品牌銷售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
(三)加強鄉村流通人才隊伍建設。供銷合作社要辦好鄉村流通從業人員的培訓、交流、學習等工作。農家店、農資放心店等流通從業人員300人以上。不斷發展壯大農民經紀人和鄉村流通人才隊伍并發揮其在農產品購銷中的作用。農業、勞動、教育、扶貧等部門要將培訓納入相關的培訓內容,并給予資金支持。
(四)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以項目為載體,圍繞我市八大農業支柱產業,著力開發武當山珍系列產品、山野菜、小雜糧、桐油精煉加工等資源項目;圍繞區域性中心城市建設,發揮供銷社經營優勢,重點發展農資物流配送中心、再生資源集散大市場、酒店用品市場、干鮮果品大市場等,逐步形成區域市場龍頭。
增強供銷合作社發展的力量,實行開放辦社。吸收社會一切資本、人才加盟供銷合作社。形成多元化發展的格局。通過3-5年努力,供銷合作社培育10家銷售過5000萬元的龍頭企業,10家有區域輻射帶動力的市場,增強服務"三農"實力。
四、深化改革。促進供銷合作社全面持續發展
(一)加快基層供銷合作社改革。健全為農服務的基礎。基層供銷合作社改革要統籌考慮改革、減負、創新、發展同步實施,努力把基層供銷合作社建成鄉村綜合服務中心。有資產且凈資產較多、經營穩定的基層供銷合作社,要對周邊小社、弱社實行兼并、托管、租賃,通過發展連鎖超市、農資放心店、綜合服務社及其他系列化服務,建立具有較強經濟實力和服務功能的區域性中心社;凈資產較少、經濟實力弱的基層供銷合作社,要在明晰社有資產權屬的基礎上,吸收鄉村經濟能人和其他社會力量共同出資,進行重組改造,代表基層供銷社行使服務職能;已經歇業破產的基層供銷合作社,可依據當地農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社、鄉村超市、農資放心店為依托,通過入股、控股、加盟,組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合作經濟組織。
(二)大力推進社屬企業產權制度改革。市、縣市區兩級供銷合作社要加快社屬企業股份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廣泛吸納各類社會資本及經營者、職工出資入股,鼓勵和支持民營企業、外資企業等進入社屬企業持股、控股經營,把社屬企業改造成為符合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的市場主體。按照社企職能分開的原則,市、縣市區供銷合作社要組建社有資產經營管理機構,管理本級社現有的社有資產和對外投資(含股權和無形資產)并行使出資人職能。加強社有資產統一調控,優化資源配置,強化監督管理,促進社有資產保值增值,按出資額依法享有所有者的權益和收益。各縣市區供銷合作社對基層供銷合作社和社屬企業改制安置職工后的剩余資產實行統一管理經營,其收益用于扶持供銷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和為農服務事業。
(三)嚴格執行改革政策。所屬企業改制過程中。經市政府批準可保留劃撥用地方式的國土、房產等部門在辦理轉戶中只收辦證工本費,保留劃撥用地方式的期限不超過5年。涉及到土地權屬變更、土地用途改變和土地資產處置等問題的參照國企改革的相關政策執行。對社屬企業發展的連鎖農家店、綜合服務社等辦理各種證照及各種特殊商品的經營許可證,要嚴格按照政發〔〕20號和政發〔〕48號文件規定落實。
(四)妥善做好解除勞動關系職工的安置工作。各地要進一步落實中央和省的相關法規政策。依法支付經濟補償金,并接續各項社會保險關系。對困難職工,納入當地社會救助和再就業服務體系。
五、加大扶持力度。為供銷合作社改革與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一)加強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領導。各級政府要從促進全市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高度重視供銷合作社的工作,把供銷合作社的改革與發展納入社會主義新鄉村建設和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中,列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做到加強領導,加強工作部署,加強指導協調,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二)加大對供銷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各級政府及各職能部門要按照中央和省的有關規定。優先列入當地農業產業化整體規劃和龍頭企業名單,農業產業化資金、支農資金、扶貧開發資金及市場建設資金等方面給予重點支持,推動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經營。對供銷合作社發展"新網工程"建設用地,國土資源、建設、規劃等有關部門要統一規劃,合理安排,優先儲備,及時保障。同時,要將供銷合作社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污染防治規劃,對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技術與產品開發項目給予優先立項和財政支持。
(三)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市財政按部門預算的編審原則。相應安排一定的專項經費,用于供銷合作社改革與發展。
(四)各縣市區要進一步落實有關扶持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加大支持力度。各有關部門要在職能范圍內對供銷合作社的改革與發展給予配合和支持,落實有關扶持政策,幫助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要對供銷合作社改革、發展及"新網工程"建設中涉及企業改制、項目立項申報、工商登記注冊、稅收、土地征用、貸款融資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要密切配合、協調聯動,形成合力,真正為供銷合作社的發展提供良好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