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村鎮沼氣池能源建立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加快我縣農村能源建設步伐,充分發揮沼氣在農業生產、農村生活、環境保護方面的長效作用,使其成為連接養殖、種植、生活用能及生產用肥、飼料的紐帶,讓更多的農戶享受到沼氣池帶來的好處和實惠,推動新農村建設快速發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樹立服務“三農”的全局意識,以促進農民增收為目標,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補、綜合利用、講求實效”的要求,堅持“開發與節能并舉”和“農戶投資為主,中央、地方配套為輔”的原則,做到沼氣池、圈舍、廁所配套建設與能源開發有機結合,實現生態環境良性循環,不斷提高農民生活質量,最大限度地發揮能源建設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實現家居溫暖清潔化、庭院經濟高效化、農業生產無害化的目標。
二、建設任務及實施范圍
(一)建設任務:2012年市級下達我縣農村沼氣池8m3建設任務500口,舊病池恢復400口,要求在2012年9月30日完成建設任務,初驗后報市能源辦驗收。
三、建設要求及資金補助辦法
(一)建設要求。按照國家沼氣建設質量標準“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并配套豬圈、廁所的項目建設要求,采用旋流布料自動循環太陽能增溫高效沼氣池,(每口8立方的沼氣池及配套需磚3000塊,中砂3.0方,425#水泥2.5噸,1、2#青石子2方)在實施過程中,要嚴格落實建設任務,嚴把建設質量關,不得延誤工期,提前組織挖坑、籌備好建設材料后統一組織施工??筛鶕嶋H需要,建16立方沼氣池,任務落實后請及時將建設花名單報縣能源辦。
(二)補助標準及補助辦法。
該項目建設,質量是前提,數量是保證,提高使用率是關鍵,通過市能源辦檢查驗收合格后,嚴格按照省、市補助標準執行。其余資金由農民自籌解決。舊病池恢復每口補助資金75元,恢復使用由市上檢查驗收合格后撥付資金,縣能源辦統一兌現。
四、技術標準
關鍵技術采用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邱凌教授發明的旋流布料自動循環太陽能增溫技術,“一池三改”(一池為沼氣池,三改為改廁、改圈、改廚)的生態模式,形成圈、廁、肥、沼、廚房配套使用,并形成良性循環;舊病池恢復需由縣辰明公司和鄉村服務網點協助修復,恢復達到正常使用后,報縣能源辦驗收合格后方可投料啟動。
五、保證措施
(一)加強領導。
為加快沼氣建設進度,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2012年沼氣建設任務,縣政府將今年沼氣建設工作作為鄉鎮(社區)年終考評的一項重要內容。成立由主管縣長任組長,農業局局長任副組長,經發局、財政局、審計局為成員的沼氣建設領導小組;能源建設由縣辰明分公司負責施工;能源辦負責包鄉和工程質量監督。各鄉鎮(社區)也要成立能源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實施計劃,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領導,要確立一名專職負責沼氣建設領導,負責落實建設任務,并將實施計劃及建設花名單及時報縣能源辦。
(二)統一標準。
各鄉鎮(社區)今年沼氣建設標準統一采用“旋流布料自動循環太陽能增溫高效技術”,沼氣池體積為8m3或16m3,16m3沼氣池要統一使用市上定做的16m3模具,圈舍為3×4m、面積為12m2,廁所規格為1.3×1.5m,面積為1.95m2,池體位于圈廁下方,先建發酵池體后建豬圈、廁所,室內管線由技術員統一安裝。
(三)嚴把技術關口。
縣辰明公司在工程建設上,要堅持高標準設計、高質量施工,嚴格按照沼氣建設有關標準執行,材料使用上要嚴格按照產品質量標準的要求,不得使用沙石等不符合標準材料,能源辦在技術指導上,要嚴格把好“六關”,即池型關、圖紙關、砌筑關、粉刷關、安裝關、及物資質量關,確保工程質量。
(四)精心施工。
按項目建設有關規定,結合我縣實際,由辰明公司組織我縣現有技工,組成專業施工隊伍,實行合同管理。于9月底前完成全年任務,正常產氣率達到90%。
(五)嚴格資金管理。
各鄉鎮(社區)要設立項目建設資金專用帳戶,嚴格按照專項資金管理程序,做到專款專用,要加強建設資金的監督與管理,按工程進度嚴格審查,杜絕亂支亂用,充分發揮資金的最大效益,按期上報資金使用報表。
(六)做好月報工作。
戶用沼氣建設實行月報制度,各鄉鎮(社區)要高度重視能源月報工作,在當月20日前將建設進度報縣能源辦,報表必須經主管領導審核簽字,加蓋公章后以傳真形式上報縣能源辦(傳真0911-5625413)。對不按時上報進度的單位,將通報批評??h能源辦要在當月25日前將全縣的建設進度報市能源辦。
六、建管并重
今年,市上對農村戶用沼氣完成情況實行雙指標考核制度,即對農村戶用沼氣建設任務完成數量和啟動使用數量進行雙指標考核,要求新建池啟動使用率不得低于90%。各鄉鎮(社區)農村能源主管單位要高度重視新建池的啟動使用,積極采取措施,確保新建一口、成一口、用一口。要徹底改變“重建輕管”現象,發揮沼氣在農業生產等方面的綜合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