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城村木能源普查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各建制鎮人民政府、縣直有關部門:
為保護好古樹名木資源,按照省住建廳《關于開展城鎮古樹名木普查工作的通知》和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城鎮古樹名木普查與保護工作的通知》要求,縣政府決定開展古樹名木普查工作,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工作目標
通過全面開展古樹名木的普查工作,確定我縣城鎮古樹名木資源總量、種類、生長狀態與分布情況,建立健全城鎮古樹名木檔案,實施城鎮古樹名木保護,落實管護責任。
普查范圍與對象
縣域范圍內建制鎮以上城鎮規劃區,市級、省級與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普查范圍內所有古樹名木和大樹(古樹后續資源)均列為本次普查對象。
古樹指樹齡在100年以上的樹木,按下列標準分級:樹齡在500年以上或具有重要景源價值、歷史價值和樹種極其珍稀的古樹,為特級古樹;樹齡在300—499年的樹木為一級古樹;100—299年的樹木為二級古樹。名木指珍貴、稀有、具有歷史、科學、文化價值以及重要紀念意義的樹木,名木不分級。大樹指樹齡在80年以上100年以下的樹木,是古樹后續資源,大樹不分級。
主要任務
(一)采集基本信息資料
各鎮政府、各有關單位工作人員到現場實地調查,做到一樹一查,按照省住建廳制發的調查表要求測量、填寫各項數據,拍攝古樹名木整體長勢、樹葉、樹干、樹根等部位的清晰數碼照片(600萬以上相素,每樹或樹群至少8張),圖片為JPEG格式,根據調查資料登記建檔。
(二)按規范制發統一保護標志牌
普查結果按住建部《城市古樹名木保護管理辦法》相關規定進行確認和公布,進行統一編號(編碼規則參照LY/T1664—2006標準),為每株古樹名木和每個古樹群制作統一式樣的保護標志牌,標明樹名、學名、科屬、保護等級、樹齡、立牌時間、管護責任單位及責任人、監督和服務電話等內容;對有特殊歷史、文化、科研價值和紀念意義的古樹名木,附文字說明。
(三)制定和落實古樹名木保護管理措施
一是對古樹名木按實際情況分株制定保護復壯方案和實施具體措施。二是依據樹權或屬地原則確定古樹名木保護責任主體,實行部門、單位、個人相結合的古樹名木保護制度,主管部門與養護責任人簽訂古樹名木養護責任書,做到責任明確、保護到位,并不定期對養護責任落實情況進行監督檢查與考核。三是建立健全日常保護管理機制,將專業保護與群眾保護、定期養護與日常養護結合起來,建立古樹名木定期調查、科學研究制度,使古樹名木保護管理工作走上法制化、規范化、科學化軌道。
時間安排
(一)工作部署階段(3月9日至3月20日)。各鎮政府、各有關單位完成工作部署,成立普查工作小組,制定普查實施方案,合理安排時間、任務節點,加強相關業務培訓。普查工作實施方案于3月19日前報縣林業局。
(二)資源普查階段(3月21日至4月20日)。各鎮政府、各相關單位開展資源普查工作,初步確定古樹名木的種類、位置、生長狀態和數量,進行登記建冊并報縣林業局。青松嶺大峽谷風景名勝區的古樹名木由林業局普查。
(三)信息核實階段(4月21日至5月31日)。協助市園林局工作人員用GPS衛星定位系統為我縣每顆古樹名木測定坐標,采集特征照片,制定統一編碼。
(四)鑒定階段(6月1日至8月31日)。申請省風景園林與自然遺產管理中心組織專家對我縣鑒定有難度的古樹名木進行鑒定,對普查發現的瀕危和病弱古樹名木逐棵制定搶救復壯方案。
保障措施
(一)高度重視,加強組織領導。為組織開展此項工作,縣政府成立了城鎮古樹名木普查與保護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附后)。各鎮政府、各有關單位要充分認識古樹名木在生態、科研、人文、地理、旅游等方面價值,高度重視此次古樹名木普查與保護工作,成立相應領導小組,確保工作順利進行。
(二)落實責任,精心組織實施。此次普查工作任務重、時間緊,技術要求高、工作難度大。各鎮政府、各責任單位要切實落實普查責任,精心組織實施,做好分工和進度安排,分階段分步驟扎實推進,工作人員要逐街道、逐單位、逐地塊、逐株進行普查,不得重復或漏查,確保調查數據準確無誤。
(三)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此次普查涉及范圍廣、參與部門多,各鎮政府、各責任單位要相互配合、通力合作,健全工作機制,做到統籌安排、步調一致、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普查工作。各鎮政府在做好管轄范圍內古樹名木普查工作的同時,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積極協調、協助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做好普查工作。
(四)加大投入,提供資金保障。此次工作的開展,各級財政要在近期專門列支一定資金作為工作啟動資金,2012年后,每年從城市維護管理經費中劃出一定比例的資金用于城鎮古樹名木保護管理,保證古樹名木普查、保護、管理、復壯工作正常開展。
(五)廣泛宣傳,倡導全民參與。古樹名木是自然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門,是活的文物,在很多方面具有重要價值。古樹名木普查工作開展期間,要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刊、網絡等新聞媒體,通過各種形式,大力宣傳古樹名木資源狀況、科學價值、歷史文化背景和養護知識等,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愛護古樹名木的濃厚氛圍。廣泛發動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古樹名木保護,保證古樹名木普查數量的真實性和準確性,確保每株古樹名木都得到有效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