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測土配方補助基金試行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長期以來,我縣農村盲目施肥,過量施肥現象嚴重,這不僅造成農業成本增加,而且帶來嚴重的環境污染,威脅農產品質量安全。年初,在農業部、省農業廳測土配方施肥春季行動的帶動下,我縣通過宣傳培訓、測土配方、辦示范點等一系列工作的開展,農民科學施肥意識得到增強,配方施肥增效潛能得以展現,這項農業技術深受農民的歡迎。這次農業部、省農業廳將我縣列入國家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試點補貼資金項目縣,必將進一步推進我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入戶,快速提高科學施肥水平。為順利實施項目,確保各項任務完成,現根據《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試點補貼資金項目實施方案》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實施測土配方施肥補貼資金項目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精心組織,突出重點,整合力量,以掌握測定土壤養分情況、試驗配方施肥效果為基礎,以提高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入戶率、覆蓋率和貢獻率為目標,采取最簡便、最快捷的方法與手段,廣泛開展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技術指導,形成良好的科學施肥氛圍,普及科學施肥知識,加快配方肥施用步伐,加速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二、目標任務
通過項目實施,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40萬畝,輻射面積達到60萬畝,其中配方肥施用面積20萬畝。當年實現肥料利用率提高4—5個百分點,平均每畝節本增效40—50元,總節本增效2400萬元以上。
具體工作任務是:分析化驗土壤、植株樣品4000個;布置田間小區試驗和配方肥對比試驗各10個;創辦20個1000畝以上水稻測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區,5000戶示范戶;制作耕地土壤養分布圖和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分區圖;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5萬張以上,入戶率達95%以上;培訓鄉鎮、村組和示范農戶5000人次以上,為5萬以上農戶提供免費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服務。
三、工作重點
測土配方施肥是一項系統工程,各個技術環節環環緊扣,科技含量高,涉及面廣、任務重。要實施好,必須抓住工作重點,精心組織,精心實施。主要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
(一)土壤測試。測土是制訂肥料配方的重要依據,按照全國要求,根據土壤耕地養分分布狀況,統籌考慮土壤類型、肥力等級和地形地貌等因素,將4000個取樣單元科學劃分到鄉、村、組。具體是:大洞80個,泉口300個,橫路250個,魯溪300個,官蓮200個,巾口80個,宋溪120個,甫田140個,澧溪350個,船灘400個,東林300個,上湯80個,清江200個,石渡200個,石門樓300個,羅溪300個,羅坪160個,新寧鎮300個,楊州80個,開發區60個(詳細情況見附表1)。土壤樣品采集由縣土肥站統一編號全球定位取樣,各鄉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大力協助完成。要求準確測定每個樣本的氮、磷、鉀、有機質和PH值等養分數據,并完成400個以上樣品的錳、鋅、銅、硼、硫等中微量元素測定。同時,對所有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校正建檔保存,并制作耕地土壤各種養分狀況分布圖,為制定配方提供數據。
(二)田間試驗。田間試驗包括田間肥料效應試驗和配方肥對比試驗。分別在泉口、魯溪、橫路、宋溪、澧溪、船灘、清江、石渡、羅坪和新寧鎮等10個鄉鎮進行。田間試驗方法由縣土肥站統一設計、統一標準、統一操作方法,各鄉鎮農業技術服務站具體組織實施,并做到有方案、有牌子、有生長記錄、有總結。通過田間試驗,摸清水田旱地養分校正系數、土壤供肥量、農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利用率等基本參數,確定農作物合理施肥品種和數量,基肥、追肥分配比例,最佳施肥時期和施肥方法,對比測土配方施肥的增產效果,驗證和完善肥料配方,優化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參數,建立施肥指標體系,為配方設計和施肥指導提供依據。
(三)配方設計。組織和聘請有關專家,匯總分析土壤測試和田間試驗數據結果,同時對農戶施肥習慣進行廣泛調查模底,基本掌握氣候、地貌、土壤類型、作物品種、耕作制度的差異性,合理劃分施肥類型區。審核測土配方施肥類型區和測土配方施肥參數,建立施肥模型,分區域、制定水稻肥料施用配方。要求至少劃分出9種水稻施肥類型區,設計9種水稻肥料配方。
(四)配肥加工。4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面積任務分解為:大洞0.8萬畝,泉口3萬畝,魯溪3萬畝,官蓮2萬畝,巾口0.8萬畝,橫路2.5萬畝,宋溪1.2萬畝,甫田1.4萬畝,澧溪3.5萬畝,船灘4萬畝,上湯0.8萬畝,東林1.0萬畝,石渡2萬畝,清江2萬畝,羅溪3萬畝,石門樓3萬畝,羅坪1.6萬畝,新寧鎮3萬畝,楊州0.8萬畝,開發區0.6萬畝。20萬畝配方肥施用面積按各鄉鎮測土配方施肥面積減半落實(詳細情況見附表2)。在落實配方施肥過程中,要根據農民意愿和鄉鎮、村組實際,采用兩種方式應用配方肥:一是農民根據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自行購買各種肥料,配合使用,施用面積8萬畝以上;二是按照“測土到田,配肥到廠,供肥到點,指導到戶”的措施辦法,采取“技、產、供”三位一體化的運作模式進行。具體來說就是以縣土肥站為技術核心,以招標的復混廠為配肥“龍頭企業”,以鄉鎮農業技術服務站為供肥點,生產各種配方肥供應給農戶,力爭生產水稻配方肥8000噸(具體見任務分解表),滿足12萬畝以上水稻配方肥的需要。
(五)示范推廣。為了“做給農民看,帶著農民干”,充分展示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引導農民應用測土配施肥技術。各鄉鎮都要建立一個測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區,面積不得少于1000畝,全縣累計示范面積2萬畝以上,通過示范輻射帶動面積60萬畝以上,示范區要做到有方案,有牌子,有責任人。示范區內農戶統一登記造冊,統一發放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統一購置配方肥,統一技術指導。
(六)宣傳培訓。一是建立層層培訓制度,全年舉辦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培訓班120期次以上,培訓鄉、村、組和重點示范戶等技術骨干5000人以上。同時,對農技推廣人員、肥料生產企業、經銷商等技術人員,逐步建立持證上崗制度;二是要通過廣播、電視、黑板報、報刊、宣傳單、標語、現場會等形式,加大宣傳力度,進一步擴大農民的科學施肥意識,普及科學施肥技術知識,確保宣傳普及率達到90%以上。
(七)項目總結。項目實施完后,要對整個工作進行總結。各鄉鎮要寫好本鄉鎮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總結、肥效小區試驗總結、配方肥對比試驗總結和測土配方施肥中心示范區工作總結??h農業局將對整個項目實施情況進行全面總結。科學評估工作成效,發現好的先進典型,總結好的工作經驗,為來年更好實施測土配方施肥工作打下堅實基礎。
四、工作安排
為確保項目各階段工作有序開展,穩步推進,完成目標任務,將項目實施進展安排如下:
1、年9月—年11月:制定項目實施方案;劃分取樣單元;著手采取土壤樣品;完善化驗室基礎設施,購置儀器、設備等。
2、年12月—年月:安裝儀器設備,化驗土壤樣品,搞好農戶用肥情況調查;組織開展技術培訓。
3、年月—年月:整理化驗數據;繪制全縣土壤養分分區圖;制定肥料配方,繪制作物測土配方施肥分區圖;所有樣品、資料、數據建檔保存;組織配方肥生產。
4、年月—年9月:布置小區肥效試驗,對比試驗;建立中心示范區;建立測土配方施肥指標體系;發放施肥建議卡;整理數據,組織專家評審,確定本縣的各種參數;科學劃分不同土壤的施肥類型區;改進配方,建立配方施肥數據庫,為來年更好推廣這項技術提供科學依據。
五、工作措施
(一)成立機構
成立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負責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工作的組織領導,組長由縣政府副縣長擔任,副組長由縣農業局局長、縣財政局局長擔任,成員由縣工商局、縣技術質量監督局和各鄉鎮政府主管農業領導組成。縣土肥站負責日常工作。
(二)強化管理
一是加強督促檢查。全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工作領導小組將切實加強測土配方施肥工作的監督檢查,對項目實施鄉鎮進行經常性抽查,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抓好典型,總結經驗。
二是加強對配方肥加工企業的監督??h農業局會同相關部門將對配肥企業和肥料市場嚴格監管,切實保證配方肥質量,杜絕假冒偽劣、哄抬價格、坑農害農等現象出現,一經發現,嚴懲不怠。
三是加強資金管理。嚴格按照農業部《測土配方施肥試點補貼資金管理暫行辦法》要求,設立專帳,確保項目資金??顚S?。
(三)完善機制
一是實行合同管理。由縣農業局與各鄉鎮人民政府簽訂項目合同書,明確鄉鎮測土配方施肥的目標任務、技術指標、質量標準、獎懲辦法等,實行法人負責制。
二是建立良性運行機制。按照“測、配、產、供、施”一體化運作模式,充分發揮我縣農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土壤肥料技術推廣部門力量較強的優勢,實行“測土到田、配肥到廠、供肥到點、指導到戶”的全程化服務。
三是建立驗收制度。按照農業部制定的有關項目實施標準和辦法,縣農業局會同縣財政局對項目實施鄉鎮組織項目年度驗收和效果評價,各實施鄉鎮負責組織本鄉鎮內實施村項目的檢查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