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工程車輛治理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區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強車輛超限超載長效管理工作意見的通知》精神,切實保護道路橋梁安全,保障道路設施完好和安全暢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路法》、《公路安全保護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城市道路管理條例》等有關規定,結合我區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按照“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立足源頭、標本兼治、依法嚴管、聯防聯治”的總體要求,通過對我區區域內工程運輸車輛的超限超載、滴漏撒倒、非法改裝等問題進行集中治理,從而達到規范工程運輸車輛運營秩序,有效預防和減少涉及工程運輸車輛的交通事故,保護道路建設成果,建立我區工程運輸車輛長效管理工作機制,促進經濟社會和諧發展。
二、整治對象及范圍
本次專項整治的對象為:在區域內從事建筑原材料、土方、建筑垃圾等運輸的工程車輛,以及擁有、經營或管理上述車輛的生產經營單位。重點查處車貨總重在55噸以上和超限100%以上以及容易產生滴漏撒倒行為和存在非法改裝的工程運輸車。
重點整治的范圍包括:
(一)有礦山開采鎮(主要包括高橋鎮、橫街鎮、鄞江鎮、東吳鎮、塘溪鎮、咸祥鎮、瞻岐鎮、橫溪鎮、云龍鎮、五鄉鎮等)。
(二)有大型建材供應企業的鎮(街道)(有大型預制品構建、瀝青拌和場、沙場等的,主要包括邱隘鎮、鐘公廟街道、首南街道、石碶街道、咸祥鎮、洞橋鎮、橫溪鎮、高橋鎮、東吳鎮)。
(三)有大型建設項目的鎮(街道)(棄土和建筑垃圾總方量在2萬方以上)。
三、工作職責
(一)交通運輸部門職責
交通運輸部門作為工程運輸車專項整治的牽頭單位,負責協調全區工程運輸車專項整治工作。要加強路面巡查,依法查處路面上的超限工程運輸車輛,對各個監測點進行日常檢查,及時匯總登記車輛。對監測點上報的涉嫌超限工程運輸車輛及時查處,對非法改裝的工程運輸車輛進行檢查。根據鎮鄉(街道)和相關部門提供的貨物源頭單位,與其簽訂治超工作責任書,切實把好源頭治超關口。
(二)公安部門職責
交警部門要加強路面巡查,依法查處工程運輸車輛違法超載行為,對各個監測點上報的涉嫌超載的工程運輸車輛進行及時查處。派出所要加大對黑惡勢力的打擊力度,對糾集人員、惡意堵車、強行沖卡、抗拒執法、以威脅恐嚇手段迫使執法人員放行車輛的暴力抗法者及時介入處理,依法從重從快嚴厲打擊,對構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
(三)城管部門職責
掌握大型建設項目的信息(包括裝載車輛),按規定核發有關車輛清運卡,并將上述信息及時抄告路政、交警部門。在大型建設項目地設立工程運輸車輛監測點,每個監測點配備數碼相機和專職人員(由城管局落實),實時進行監測,對進出的工程運輸車輛進行登記,對涉嫌超限運輸的車輛,進行勸返,拒絕返回的,由城管部門負責查處,并上報路政或交警部門。同時要求各施工單位對工地車輛出口進行硬化,車輛出工地進行潔化。
(四)鎮鄉(街道)職責
要在整治范圍內的礦山和有關大型建材集中的單位設立工程運輸車輛監測點,每個監測點配備數碼相機和專職人員,實時進行監測,對進出的工程運輸車輛進行登記和拍照取證,對涉嫌超限運輸的車輛,進行勸返,拒絕返回的,立即上報路政或交警部門進行查處。
(五)其它相關部門職責
國土、住建、安監等相關部門要根據各自的職責配合做好有關工程車的治理工作。國土部門要加強對礦山開采的監督管理,會同有關部門依法取締越界開采和非法開采企業;住建部門要嚴格按照《市建筑垃圾管理辦法》加強對房屋建筑工地施工現場的管理,督促施工企業把建筑垃圾處置發包給取得城管部門許可的建筑垃圾經營服務企業;安監部門要加強安全生產的教育和培訓,對生產企業、礦山等單位車輛裝載的源頭管理和安全生產的監督檢查,督促企業落實安全主體責任。
四、處理辦法
(一)對于查處的工程運輸車輛要統一處罰標準,原則上超限車輛由路政部門處罰,超載車輛由交警部門處罰并記分,無清運卡的車輛由城管部門處罰,有滴漏撒倒行為的由路政部門或城管部門處罰,各執法部門要依法依規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及時上報區工程運輸車輛整治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區交通運輸局)。對于強行沖卡、抗拒執法、被強制拖離的工程運輸車輛,一律從重處罰。
(二)對于存在私自加高欄板等非法改裝行為的工程運輸車輛,運管部門協同交警部門責令其拆除非法改裝部分,路政部門再按規定處罰,并把工程車非法改裝企業抄告工商部門。
(三)對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運管部門要吊銷其車輛營運證;對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超過3次的貨運車輛駕駛人,運管部門要吊銷其從業資格證;對道路運輸企業1年內違法超限運輸的貨運車輛超過本單位貨運車輛總數10%的,運管部門要責令該企業停業整頓;情節嚴重的,吊銷其道路運輸經營許可證,并向社會公告,同時抄告工商部門。
(四)根據統計的數據,對于違規裝載或無清運卡被查獲的運輸渣土、泥漿的工程運輸車輛,城管部門要對所屬運輸單位采取措施:第一次書面警告,第二次對其停批清運卡一星期(或1次),第三次對其停批清運卡一個月(或2次),三次以上取消辦理清運卡資格。
(五)根據處罰情況建立整治范圍內的礦山和有關單位的黑名單制度,路政部門要及時抄告鎮政府及有關部門,并在區有關政府網站上開設違法超限運輸企業曝光臺。對列入黑名單的貨源源頭企業,抄送業務主管部門。
五、有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部門要根據《關于調整區治理車輛超限超載工作領導小組成員的通知》文件要求,成立相應的治超工作機構,切實履行治超監管職責。
(二)加強宣傳教育。要將宣傳教育貫穿治超工作的全過程,要利用各種宣傳手段,加強對嚴重超限超載、損害群眾利益行為的輿論監督,深入報道重大違法超限超載典型案件查處情況,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三)加強責任落實。各職能部門要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加強信息互動,實現資源共享,進一步加大源頭治理和路面執法力度,對于查到的超限工程運輸車輛,要一查到底,倒查至礦山、大型建材、大型建設項目地等貨運源頭、車輛源頭、監管源頭,追究相關企業和單位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