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地方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整改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根據《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省教育廳關于持續抓好義務教育均衡發展工作的通知》(政教督室[2020]4號),對照省人民政府督查室《關于做好國家教育督導檢查組對我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督導檢查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工作的通知》(政督考[2019]41號)及《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督導評估辦法》(教督[2017]6號),市高度重視,結合縣域實際,精心梳理,進一步細化整改措施,明確整改時限,落實整改責任,制定本方案。
一、關于市實驗中學在校生有3133人,規模偏大;小學有56個班級超過45人的問題
1.關于市實驗中學在校生3133人,規模偏大問題2121
實驗中學現有學生3133人,屬超大規模學校。按照義務教育優質均衡評估標準,初中規模不超過2000人。該?,F超額學生1133人,需對其調整。
2.關于小學有56個班級超過45人的問題
縣域內小學總班級數為479個,其中超過標準學位45人(含55人及以下)的班級數為56個,占比為11.69%。
整改措施
新建城南中小學,初中辦學規模2000人,小學1000人。本著節省資金、資源共享的原則建設附屬設施(操場、報告廳、食堂、實驗樓等)。建筑面積23000㎡,投資9000萬元。
待城南中小學新建后,實驗中學、街道文化小學、小學部分學生分流后,將解決實驗中學規模偏大及小學超過標準學位45人以上班級的問題。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
完成時限:2022年12月31日前
二、關于4所小學、1所初中占地面積不足;11所小學、2所初中體育運動場地不足;5所小學、5所初中校舍建筑面積不足;7所學校教學儀器設備不足;5所學校功能室短缺;6所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不足的問題
1.關于4所小學、1所初中占地面積不足的問題
縣域內生均占地面積小學未達標學校4所,分別為街道文化小學、街道小學、實驗小學、鎮中心小學;初中未達標學校1所,為市第二初級中學。
整改措施
通過新建城南中小學,區域調整,部分學生分流及學生自然減員等解決4所小學、1所初中生均占地不足問題。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市編委辦
完成時限:2022年12月31日前
2.關于11所小學、2所初中學校生均體育運動場館面積不足問題
縣域內生均體育運動場面積,小學未達標學校11所,占比29.73%,分別為鎮上小學、小學、小學、大紙房小學、小學、民生小學、形相小學、鎮中心小學、文化小學、小學、實驗小學。初中未達標學校2所,占比14.29%,分別為市第二初級中學、鎮中學。13所未達標學??側?2757.69㎡。
整改措施
一是通過新建予以解決。鎮中學、小學2所學校運動場新建后達標。
二是通過學校學生生源自然減員辦法解決生均體育運動場面積不足問題。鏵子鎮形相小學、上小學、小學、鎮中心小學、大紙房小學等5所學校未來2年內隨著學生自然減員,學校體育運動場面積達標。
三是6所共享學校,通過新建,逐步壓縮招生人數或學區調整及學校學生生源自然減員辦法予以解決。街道文化小學、小學、市第二初級中學待城南中小學新建后,部分學生分流后達標。實驗小學、鎮小學、鎮民生小學通過部分學生分流及隨著學生生源自然減員達標。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
完成時限:2022年12月31日前完成。
3.關于5所小學、5所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不足問題
縣域內生均校舍建筑面積,小學未達標學校5所,占比13.51%,分別為鎮小學、鎮中心小學、經濟特區中心小學、街道文化小學、街道小學。初中未達標學校5所,占比35.71%,分別為市第一初級中學、市第二初級中學、鎮中學、鎮中學、經濟特區初級中學。10所未達標學校總缺24145.29㎡。
整改措施
通過新建城南中小學、鎮初級中學、小學,區域調整,部分學生分流,學生自然減員等解決10所學校生均校舍建筑面積不足問題。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
完成時限:2023年12月31日前
4.關于7所學校教學儀器設備不足問題
縣域內教學儀器設備不足學校7所,為鎮民生小學、街道文化小學、街道小學、市實驗小學、經濟特區初級中學、鎮初級中學、市第二初級中學。
整改措施
通過采取增加經費投入,加大教學設施設備配備力度予以解決。鎮民生小學、街道文化小學、街道小學、實驗小學、經濟特區初級中學、鎮初級中學通過采購或調撥方式解決,市第二初級中學待城南初中建成之后學生分流統籌解決。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市財政局
責任單位:市政府采購中心、鎮民生小學、街道文化小學、街道小學、實驗小學、經濟特區初級中學、市第二初級中學、鎮初級中學
完成時限:2020年9月30日前,鎮初級中學達標;2022年12月30日前,鎮民生小學、街道文化小學、街道小學、實驗小學、經濟特區初級中學、市第二初級中學達標。
5.關于5所學校功能室短缺問題
縣域內功能室,小學未達標學校4所,占比10.81%,分別為鏵子鎮形相小學、柳條寨鎮楊甸子小學、文化小學、鎮小學;初中未達標學校1所,占比7.14%,為鎮初級中學。
整改措施
通過新建城南中小學、鎮初級中學、小學,改擴建鏵子鎮形相小學,區域調整,部分學生分流等解決5所學校功能室短缺問題。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
完成時限:2022年12月31日前
6.關于6所學校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不足問題
縣域內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不足學校6所,為市第一初級中學、市第二初級中學、經濟特區初級中學、經濟特區中心小學、市街道小學、文化小學。
整改措施
城南中小學新建后,市第一初級中學、市第二初級中學、街道文化小學、小學部分學生分流后達標。經濟特區初級中學、經濟特區中心小學未來2-3年隨著生源逐漸減少,生均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屆時達標。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
完成時限:2023年12月31日前
三、關于市義務教育學校實踐基地尚需建設問題
整改措施
撤并經濟特區第二初級中學、后八家子小學。利用經濟特區第二初級中學、后八家子小學學校原校址,按照標準進行建設,同時購置設備。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發展和改革局、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局、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營商環境建設局、市環境保護局
完成時限:2023年12月31日前
四、解決師資均衡配置問題
部分學校任課教師所學專業與所教學科不一致,體育、藝術、心理健康課程缺少專業教師。
整改措施
一是統籌師資安排。制定教師準入的長效機制,精準補充教師,做好義務教育學校教師編制的合理制定和動態調整。通過公開招聘、人才引進、“支教”、協作化辦學等途徑,加大教師補充力度,解決我市農村學校教師學科結構、年齡不合理等問題,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計劃于年底前招聘特崗教師30人、人才引進17人。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市編辦、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各義務教育學校
完成時限:長期推進
二是堅持輪崗制度。加大教師交流力度,提高交流工作質量,切實推進義務教育學校教師城鄉之間、校際之間交流輪崗。交流人數不少于符合交流條件教師的10%,骨干教師不少于交流總數的20%。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各義務教育學校
完成時限:長期推進
三是全面推行“縣管校聘”工作。采取“一校一案”,2020年8月份在全市范圍內開展“縣管校聘”工作,通過“縣管校聘”有效解決縣域內、城鄉間、校際間、學科間教師超缺編問題,使教師有進有出,調動積極性。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責任單位:各義務教育學校
完成時限:2020年8月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