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治安治理工作方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意見》和《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條例》,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綜治維穩組織作用,實現綜治維穩工作重心下移,管理關口前移,不斷夯實綜治維穩基層基礎,全面提升基層綜治維穩工作水平,鎮黨委、政府決定在全鎮推行綜治維穩以村(含社區)為主(以下簡稱“村為主”)的工作機制,制定如下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為統領,以創建平安滄水鋪、和諧滄水鋪為目標,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科學合理定責,嚴格考評獎懲,真正做到綜治維穩任務明確到村,責任落實到村,矛盾化解在村,獎懲兌現到村,形成“區統管、鎮負責、村為主”的綜治維穩工作格局,為滄水鋪經濟科學發展、率先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二、工作目標
通過狠抓綜治維穩“村為主”工作,實現“五個到位、三不出現、八無”的總體目標:即認識到位、人員到位、機制到位、責任到位、保障到位;不出現被中央、省、市、區掛牌整治的重點治安問題,不出現維穩信息倒流現象,不出現強裝強卸、堵門阻工等破壞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無治安案件,無刑事案件,無邪教活動,無群體性事件,無生產、交通、消防安全事故,無非正常上訪,無到區以上矛盾,無村干部違法犯罪。
三、職責任務
(一)健全機構網絡。每個村都要設立綜治維穩、普法依法治村、平安創建、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等工作領導小組和綜治維穩工作站、治保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明確村支部書記任綜治維穩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治安主任任副組長,做到有人員、有牌子、有場地、有制度、有臺帳、有經費。每個村(居)民小組設立綜治組長、民事調解組長、治安聯防組長。在農村以村民小組或每10戶為單位設立治安中心戶長,在社區以小區或樓棟為單位設立治安樓棟長,治安中心戶長和治安樓棟長既是治安信息員,又是糾紛調解員和法制宣傳員,每周向村干部報告一次涉穩信息,重要信息隨時報告。
(二)積極調處矛盾。認真抓好矛盾糾紛隱患排查工作,對排查出來的矛盾糾紛建立臺賬,做到村不漏組,組不漏戶;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作用,積極調處矛盾糾紛,并形成調解案卷,做到小矛盾不出組,一般矛盾不出村,不推諉,不上交矛盾。
(三)強化治安防控。每個村都要組建一支8人以上的義務護村隊,社區(資管委)組建一支4公上的專職巡邏隊,配備服裝、頭盔、膠棒、手電筒,配戴有“治安巡邏”字樣的袖標,采取車巡或步巡等方式,不定期到重點地方、重點部位進行巡邏守護,全面了解轄區治安狀況,及時發現違法犯罪活動苗頭和治安及其他不穩定隱患,對抓獲的現行違法犯罪人員及時扭送公安機關處理。
(四)創新社會管理。村級要積極做好刑釋解教人員、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和受邪教影響人員的服務管理和安置幫教工作。強化對流動人口、流動未成年人、農村留守兒童、服刑在教人員未成年子女的教育、管理和服務。對有危害社會傾向和行為的精神病人、違法犯罪的艾滋病患者等高危人群,要加強教育管理,決不能漏管失控。
(五)維穩勸返到位。村級對轄區內常住涉穩重點工作對象分類建立臺帳,落實“四包”責任制,即包掌握情況、包思想教育、包解難幫困、包穩控化解;積極做好轄區發生或村(居)民參與的各類突發性事件的處置工作,堅決防止事件升級、反復,確保轄區穩定。對發生上區集訪事件或到市赴省進京非正常訪,一律由村支部書記(主任)按規定時間趕到現場接訪,將對象及時勸離,接訪費用根據責任大小,由鎮、村兩級分擔。
(六)注重法制宣傳。村級采取上法制課、出宣傳欄、制作永久性宣傳標牌、懸掛橫幅、書寫標語等方式進行法制宣傳、教育,切實提高群眾法制意識和防范意識,在轄區形成人人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的良好氛圍。
四、考核獎懲
(一)鎮綜治辦《2012年度市滄水鋪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維護穩定工作“村為主”考評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由各村(社區)依照《辦法》對轄區村進行考評,每半年考評一次,考評結果及時報區綜治辦、區維穩辦。年底,鎮綜治辦對考評結果進行復核,經黨委、政府研究,分先進類、合格類和基本合格類排名,由鎮黨委、政府發文通報全鎮。
(二)凡因綜治工作不重視,措施不力,引發重大治安問題,并被中央、省、市、區掛牌整治的,或因交通事故、醫患糾紛等突發事件處置不力,引發重大群體性事件或越級集訪的,或村支兩委主要負責人違法犯罪的村實行“一票否決”,取消先評優資格。
五、具體要求
(一)強化領導。各村(社區)要充分認識綜治維穩工作“區統管、鎮負責、村為主”的重要意義,嚴格落實村支書負責制,明確專人,督促村不斷完善“村為主”工作機制,認真落實各項綜治維穩措施,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二)強化督查。鎮綜治辦要加強對“村為主”工作的檢查、指導和督促,把“村為主”作為基層基礎工作的重點,及時發現、總結和推廣先進經驗,表彰先進,鞭策后進,促進工作平衡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