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病毒感染者腎移植術的抗病毒治療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乙型病毒也稱乙肝病毒,相關資料表明[1]乙肝病毒在肝內繁殖復雜,但對肝細胞沒有直接損傷效果。多項研究表明[2],相較非肝炎病毒感染者,肝炎病毒感染者腎移植后遠期生存率處于較低水平,特別是HBV感染者,有較高術后早期病死率,死因主要為繼發感染和肝功能衰竭。針對乙肝病毒感染的腎移植病例,制定合理治療方案是提高長期存活率、避免肝功能損害、肝炎復發的關鍵。探討抗病毒治療對此類患者臨床轉歸的影響,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腎移植術患者30例,其中男28例,女2例,年齡24~68歲,平均(43.2±1.9)歲。術前將重疊其他病毒感染的病例排除。均與《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相關診斷標準符合。
1.2方法術前抗病毒治療5例,均為拉米夫定,術后繼續應用。術后肝功能異常采用抗病毒治療25例,始終使用拉米夫定15例,5例始終為阿德福韋酯,5例始終為博路定。術后均應用pred+MMF+CsA/FK506三聯免疫抑制方案,常規抗感染、護肝。依據排斥反應,對劑量調整,或對免疫抑制劑更換。
1.3統計學分析統計學軟件采用SPSS13.0,計數資料行χ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本次選取的抗病毒治療患者30例,存活率為83.3%,死亡率為16.7%。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肝硬化失代償及肝癌行肝腎聯合移植,后出現肝衰竭死亡3例。20例拉米夫定治療者,HBVDNA反彈6例,肝功能也呈異常顯示,采用阿德福韋酯挽救治療好轉。
3討論
研究指出[2],乙肝病毒感染者實施腎移植術后,檢測血清HBVDNA載量,呈升高表現,而相較無乙肝病毒感染者5年生存率,乙肝病毒感染者腎移植術后居較低水平,因患者術后取他克莫司、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環孢素A等免疫抑制劑應用,可對HBVDNA復制激活,使肝功能受損,故對于HBsAg陽性的病例,即使ALT正常和HBVDNA陰性,也應取核苷類似物在移植術前1周服用。研究顯示[3],在乙肝病毒感染者實施腎移植術的病例中,實施抗乙肝病毒治療組,在HBVDNA下降、肝功能復常率、存活率、保持低復制率方面,均較未行抗病毒治療的患者水平高。提示準備對乙肝病毒感染者行腎移植時,需取抗乙肝病毒方案早期應用。
肝功能異常且有HBVDNA復制者[4],取核苷類似物在術前1~2月服用,對應用免疫抑制劑激發的乙肝病毒復制引發的肝功能衰竭有防范效果。故采用有效持續的抗病毒治療,可防范乙肝感染者實施腎移植術后出現肝功能損害加重、肝炎復發的情況,使患者長期生存率提高。臨床長期應用核苷類似物的問題,主要為出現耐藥。有報道指出[5],在術前或術后取拉米夫定應用,是最佳的維持肝功能穩定、防治術后HBV激活的方案,但針對HBV感染的腎移植病例,因目前臨床應用的4類核苷類似物中,拉米夫定最易產生耐藥,且有一定腎毒性,觀察顯示[6],拉米規定耐藥后,可使其他核苷類似物對抗病毒藥耐藥率增加,條件許可者,可應用無腎毒性的抗病毒藥物、高耐藥基因屏障藥物。本次選取的抗病毒治療患者30例,存活率為83.3%,死亡率為16.7%。死于肝功能衰竭2例,肝硬化失代償及肝癌行肝腎聯合移植,后出現肝衰竭死亡3例。20例拉米夫定治療者,HBVDNA反彈6例,采用阿德福韋酯挽救治療好轉。
綜上所述,針對乙肝病毒感染者,在實施腎移植術后,取抗乙肝病毒藥物應用,可對病毒復制水平抑制,使肝功能復常率提高,肝衰減發生減少。在應用拉米夫定過程中,若有病毒學反彈情況出現,可取阿德福韋酯挽救治療,增加乙肝病毒患者腎移植術后存活率。促病情好轉,最大程度改善預后。
作者:董宇 單位:河南省周口市中心醫院感染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