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的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埃博拉出血熱(EbolaHaemorrhagicFever,EBHF)是由埃博拉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十分嚴重的烈性出血性傳染病,以突然發熱、出血、休克和多臟器衰竭為主要臨床表現;病死率高達90%,因此也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對人類危害最嚴重的傳染病之一。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截止2015年3月21日,已報道埃博拉病例(疑似、可能及確診病例)24877例,死亡10314例;目前感染的醫務人員有852人,死亡492人,并且仍不斷有新的醫務工作者被感染的報道[1]。此病主要傳播途徑為接觸傳播,目前尚無特異性治療方法,也尚無疫苗可以預防[2]。高傳染性、高致死率、無特效藥等問題均對患者及醫護人員構成嚴重的威脅。筆者于2015年1月19日-3月14日參與第二批中國人民解放軍援利比里亞醫療隊,在中國于利比里亞首都蒙羅維亞援建的埃博拉診治中心(Ebolatreatmentunit,ETU)為期2個月的工作期間,成功護理了1例埃博拉病毒感染患者,現將其護理過程報告如下。
1病例介紹
患者,女,58歲,利比里亞英語教師。入院4d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腹瀉、頭疼、關節痛,自訴無發熱,大便為水樣便,無便血,每日5次,偶有咳嗽,無痰,感全身乏力、虛弱。有確診埃博拉病人接觸史,前不久女兒因感染埃博拉病毒死亡,于2015年2月18日以疑似埃博拉病毒感染收治入中國ETU留觀病區隔離觀察,當時測得體溫38.4℃,予抗感染及對癥支持治療;第二天(2月19日)下午報告埃博拉病毒(EbolaVirus,EV)PCR檢測陽性,瘧疾檢測陰性后轉入治療病區,當時測體溫36.2℃,心率74次/min,血壓16.8/10.4kPa(126/78mmHg),呼吸20次/min,SpO296%(未吸氧)。人院后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拜復樂抗炎,多維生素片(善存)、能全素口服營養液、口服補液鹽(ORS)補充營養,黃連素、思密達止瀉,散列痛、胃復安、復方甘草合劑止痛、吐、咳等對癥治療,效果顯著,2d后患者體溫下降,大小便正常,偶訴下腹部輕壓痛,予逐漸停藥。但2月27日患者自訴雙側肩、肘、膝關節疼痛,雙側眼結膜充血,下腹部壓痛明顯,但無反跳痛,體溫再次升高,最高38.1℃,心率124次/min,SpO293%(未吸氧),呼吸頻率24次/min,血壓13.5/9.6kPa(101/72mmHg);患者情緒比較低落,沉默寡言。經嚴密地病情觀察,精心地治療護理,積極地心理疏導,患者病情很快穩定,心情逐漸好轉,EVPCR連續2次檢測轉陰后于3月5日痊愈出院。該患者在中國ETU隔離住院期間未傳染密切接觸者,也無醫護人員被感染。
2護理
2.1病室管理ETU內每位疑似和確診患者都實行單間隔離,病區內嚴格劃分清潔區、潛在污染區、污染區,分別用綠色、黃色、紅色地膠板醒目區分。并分別設立醫護人員和患者專用通道。(1)病房消毒:隔離病房的消毒工作應嚴格遵循《醫療機構消毒技術規范》的基本要求和原則[3]。隔離病房物體表面如床頭柜、椅子、門把手及各種臺面,每天用0.5%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2次,地板用0.5%含氯消毒液濕式清掃,如遇污染,隨時消毒。清潔區物體表面用一次性醫用消毒巾每天擦拭2次(其有效消毒成分為復合雙鏈季銨鹽,含量為1.8~2.0g/L),地板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濕式清掃。污染的防水雨靴先用0.5%的含氯消毒液洗刷侵泡2~3min后送防御組統一再消毒,而潛在污染區的拖鞋每天用0.5%的含氯消毒液浸泡1h后清水沖洗晾干備用。(2)病房空氣消毒:隔離病房內使用空氣凈化消毒儀持續進行空氣消毒。
脫衣1室及脫衣2室用紫外線照射消毒,每天至少照射6h。(3)分泌物、排泄物消毒:被患者的體液污染后都要進行消毒去污處理,即先用0.5%的含氯消毒液浸濕的材料覆蓋,待20~30min后再除去,并再次用消毒液擦拭消毒,最后按醫療廢物處置。另外,患者大小便、尸體處理也用0.5%的含氯消毒液噴灑消毒。患者每日用0.05%的含氯消毒液淋浴,但需注意保護眼睛。(4)醫療用品消毒:體溫表、血壓計、氧飽和度儀、血糖儀等醫療器具應專人專用,并定時消毒。為減少垃圾的產生,盡量控制進入隔離病房的人數及次數,患者診療與護理盡可能使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醫療廢棄物均嚴格按照《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的要求處置[4]。所有醫療廢棄物采用雙層醫用垃圾袋密閉封扎后轉運至ETU內指定垃圾場進行統一焚燒。(5)醫護人員防護:埃博拉出血熱主要通過接觸方式進行傳播,護理埃博拉的醫護人員是最危險的易感人群;因此,科學、嚴謹、全方位的防護措施對預防感染至關重要。根據埃博拉出血熱個人防護指南(第2版)[5],要嚴格遵循穿脫防護用品的基本原則和流程。醫護人員在進入隔離病房前,按照從上到下的原則穿戴,建議先戴口罩再戴帽子(確保在脫卸時能最后摘除口罩),再依次穿戴好3層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按流程檢查合格后在防護服上寫上姓名和入室時間,方能進入隔離病區。而每一位進入病區的醫護人員均經過嚴格的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才有資格進入隔離病區。進出病房時必須至少2人同行,以便相互監督、提醒和協助。接觸患者前后及時用0.5%的含氯消毒液進行手的有效消毒。由于已接觸過污染區域,脫比穿更為關鍵,主要遵循由外向內、由污染到清潔、逐層分區脫卸的原則[6]。我們ETU在脫去PPE(個人防護服)前,在指定的區域(脫衣1室)先用0.5%的含氯消毒液噴灑除面屏以下的區域,特別是雙手。雨靴需在0.5%的含氯消毒液里浸泡2min后再進入脫衣2間,脫卸過程中務必要防止污染內側,同時注意手消毒。以上穿脫PPE的過程均在受過訓練的專人全程監督指導下進行。另外,進入隔離病區的醫護人員自身要有健康的體質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才能迅速有效地應對特殊情況。
2.2癥狀護理
2.2.1高熱護理發熱是埃博拉感染患者典型的特征,體溫多波動在38~40℃,常伴譫妄、躁動、抽搐等腦缺氧癥狀,嚴重時引起多臟器功能衰竭。該患者住院期間反復多次發熱,體溫最高38.5℃。對高熱患者及時合理地降溫是關鍵。密切監測其體溫的變化(每日q4h測體溫),由于當地氣候炎熱,又不能使用空調、風扇、開窗通風等降溫措施,主要采用藥物降溫,配合使用冰袋、溫水擦浴等方法,加強生活護理、心理護理。安置患者于舒適體位,鼓勵患者多飲水,每日補液量3000mL以上,必要時給予靜脈點滴治療,監測24h出入量,保證出入量平衡。該患者體溫雖有多次反復升高,但均未超過38.5℃,也未出現其他并發癥。
2.2.2疼痛護理及時了解患者疼痛的原因、部位、性質及伴隨癥狀。該患者發病以來出現頭痛、咽痛、多處關節痛、下腹部壓痛等癥狀,嚴重時不能忍受。遵醫囑予草珊瑚含片、乙酰氨基酚、曲馬多控釋片等藥物止痛治療,通過監控電話經常與患者溝通交流,并動態了解疼痛緩解情況。
2.2.3其他癥狀護理做好患者生命體征、尿量的監測和記錄。根據醫囑給予止吐、止瀉、止咳等藥物,并及時補充口服營養液,給予少渣易消化的流質、半流質飲食,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要注意觀察患者有無出血傾向;埃博拉出血熱患者病程中可出現全身各空腔臟器、耳、鼻、眼、消化道、泌尿道、生殖道以及皮下的廣泛出血及凝血機制紊亂?;颊呖杀憩F為黏膜充血、散在出血點、球結膜充血出血、鼻出血、穿刺部位的瘀點及瘀斑。早期評估觀察及積極地預防至關重要。此患者入院后曾出現雙側球結膜充血,以右側較明顯,給予抗生素滴眼液治療幾天后好轉,未出現其他出血表現。
2.3心理護理該患者是位英文教師,前不久女兒死于埃博拉病毒感染,自己又不幸感染。由于傳染病治療的特殊要求,必須嚴格的入住單間、單人隔離,家屬不能陪伴、不能隨便探視,全副武裝的醫護人員及與中國醫護人員語言交流上的障礙等等,諸多因素都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護理人員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更多地投入心理護理。每班安排英文流利的醫護人員通過電話及時溝通、安撫患者,并講解埃博拉相關疾病知識,同時以本ETU治愈患者的實例來增強其戰勝疾病的信心。每次醫護查房時都熱情、親切地問候患者;由于防護裝備特殊,還可通過目光、表情、動作等非語言方式進行溝通交流。總之,盡量用自己的熱情、自信、積極的心態去帶動患者的情緒,給患者以正面的心理影響。另外,我們給患者配了只手機,患者每天可以與家人、親戚聯系,獲得心理慰藉。此外,利比里亞多信奉基督教,人們極其重視做禮拜,每個禮拜天請牧師義工來ETU通過呼叫器為患者做禮拜,通過信仰來彌補患者心理上的悲觀、絕望,樹立新的生活目標,尋找心理上的寄托。
2.4健康宣教向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埃博拉基本知識的宣教,使其了解埃博拉病毒主要通過接觸患者或感染動物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而感染。鑒于西非埃博拉疫情傳播最主要的風險是不安全的葬禮習慣(清洗、按摩和觸摸死者的遺體)、病例發現報告不及時等,第二批解放軍援利醫療隊多次對當地衛生骨干、警察、教師等開展針對性的教育、培訓。鼓勵患者分享自身抗擊埃博拉的經驗,幫助更多的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保持環境衛生,培養勤洗手的習慣。一旦發現疑似埃博拉感染者,應立即進行單獨隔離,并及時向最近的衛生機構報告。世界衛生組織警告:埃博拉病毒可在康復男性體內精液中殘留多至3個月。因此,男性康復者在3月內避免性交,或在康復后3月內性交時做好安全預防措施。
2.5病房終末消毒病人痊愈出院,病房要進行終末消毒。病室用紫外線持續照射72h以上,中間將防水隔離床墊翻轉一次,使其各面都得到照射消毒。物體表面、地面、廁所、醫療儀器用0.5%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而床單、枕套、被褥等按醫療廢棄物集中焚燒處理。
3小結
目前在國際社會和疫情國的共同抗擊下,這場“史無前例最嚴重”的埃博拉疫情正逐漸消退氣焰。近幾個月來西非新發病例顯著下降,利比里亞和幾內亞曾連續十多天沒有新發病例報道,但絕不能因此掉以輕心———利比里亞政府20日已證實,時隔27d首次新增l例埃博拉確診患者!在抗擊埃博拉過程中,人的因素至關重要;全面有效的護理措施、及早接受檢查治療及良好的社區健康行為規范可有效降低埃博拉病毒感染者的死亡率。中國埃博拉治療中心的醫務人員也用實際行動證明,我們可以戰勝埃博拉病毒。在此總結1例成功病例的護理經驗,希望能給繼續戰斗在“抗埃一線”的醫護同仁們提供一些幫助和借鑒。
參考文獻
[1]WorldHealthOrganization.Ebolasituationreport[EB/OL].[2015-03-19].
[2]余宏杰.埃博拉出血熱公眾防護問答[M].北京:科學普及出版社,2014.
[3]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埃博拉出血熱醫院感染預防與控制使用手冊[EB/OL].[2014-10-21]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醫療衛生機構醫療廢物管理辦法:衛生部令第36號[A/OL].[2013-10-27].
[5]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埃博拉出血熱個人防護指南(第二版)[S].2014.10.
[6]孫娟,張潔利,王新華,等.護理埃博拉出血熱患者醫護人員的防護措施[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5):4556-4557.
作者:李淑燕 于紅英 章倩 單位:浙江省人民醫院泌尿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