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白血病細胞K562增殖的作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其特征是骨髓、淋巴結等造血系統中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成分發生惡性增殖,并浸潤體內各臟器組織,導致正常造血組織細胞受抑制,產生各種癥狀。目前,對于此類疾病的治療主要采取傳統的化療手段,標準的化療方案僅能使40%~60%患者獲得暫時緩解,中位生存期一般不超過3a。大劑量化療聯合造血干細胞移植可使緩解率明顯提高,但除了極少數患者以外,其余大部分仍難免會復發,其顯著的不良反應使得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信心受到嚴重影響。因此,尋找高效低毒的治療藥物,顯得尤為重要。我們以k562細胞作為研究對象,探討力達霉素(LDM)抗白血病的可能機制。
1材料
K562細胞(本室保存);LDM(由中國醫學科學院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甄永蘇院士惠贈);RPM-1640(美國Gibco公司);胎牛血清(美國Biological公司);MTT(噻唑藍)法檢測細胞增殖及細胞毒性試劑盒(南京凱基);苔盼藍;兔抗人腫瘤壞死因子(TNF-α)抗體(美國Affinity公司);Betaactin(β肌動蛋白)抗體(美國Affinity公司)
2方法
2.1細胞培養K562細胞株從液氮中復蘇后,用含10%胎牛血清的RPM-1640培養液在37℃,5%CO2恒溫培養箱中培養,所有實驗均采用對數生長期細胞。
2.2細胞增殖的檢測在96孔板加入細胞100μl/孔(約1×104),置37℃,5%CO2細胞培養箱中培養24h后,加入不同濃度力達霉素(LDM),再于恒溫培養箱孵育48h,加入50μlMTT,37℃孵育4h,使MTT還原為甲臜,1000g離心,吸出上清,每孔加入150μl二甲亞砜(DMSO)使甲臜溶解,平板搖床搖勻,于490nm波長處檢測每孔的吸光度(A)值,計算細胞成活率。
2.3細胞的計數離心收集K562細胞,制備單細胞懸液并作適當稀釋,細胞懸浮液與臺盼藍溶液以9∶1混合混勻,在3min內分別計數活細胞和死細胞,計算活細胞率。
2.4細胞凋亡形態的觀察將K562細胞2×105個/ml濃度接種于含10%的小牛血清的RPMI1640培養基中,置24孔板中,每孔2ml,加入不同濃度的LDM,設對照組,培養48h,轉入離心管,1000g離心,棄上清,取0.2ml涂片,冷風吹干,瑞氏染色10min,姬姆薩染液染10min,沖洗,晾干,在倒置顯微鏡下觀察。
2.5細胞培養上清中TNF-α表達的檢測將K562細胞置37℃,5%CO2細胞培養箱培養48h后1000×g離心,收集細胞培養上清。采用ELISA試劑盒進行檢測。
2.6凋亡相關蛋白的檢測離心收集K562細胞,預冷的PBS洗滌2次,加入裂解緩沖液1ml(PMSF10%)震蕩混勻,冰浴30min。細胞裂解物在4℃12000g離心5min,取上清。使用BCA(Bicinchoninicacid)蛋白定量試劑盒進行蛋白定量。等量的蛋白樣品進行SDS-PAGE,將電泳分離的蛋白轉移到PVDF膜(聚偏二氟乙烯膜)上。室溫下用含5%脫脂奶粉[PBS(磷酸緩沖鹽溶液)溶解]封閉1h。隨后加入一抗(1:500)4℃過夜。PBST(PBS溶液加上吐溫-20)洗膜3次,加入相應的二抗,37℃孵育1h,PBST洗膜3次。ECL曝光法顯色,通過成像系統捕獲圖像,并通過圖像分析系統對所得區帶進行掃描,比較各組的積分A值。
2.7統計學分析實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實驗結果采用x±s表示。
3結果
3.1LDM對人白血病K562細胞增殖的影響不同濃度LDM素作用K562細胞48h后,置于全自動連續光譜酶標儀在490nm處測定A值。按公式:細胞存活率%=(加藥細胞A/對照A)×100,從而得出LDM對K562細胞作用的半數抑制濃度(IC50)為10-10mol/L。
3.2LDM對人白血病K562細胞活性的影響苔盼藍染色顯示,正常細胞無色,死細胞呈藍色。不同濃度LDM素作用于K562細胞48h后對其生長均有一定的影響。分別用10-12、10-11、10-10、10-9、10-8mol/L濃度的LDM素作用K562細胞。按公式:抑制率(IR)%=死細胞數(/活細胞數+死細胞數)×100,計算出IR值。測得IR值分別為(21.2±2.5)%、(37.5±0.97)%、(5.21±1.2)%、(64.5±1.6)%和(71.3±2.0)%。
3.3LDM對人白血病K562細胞凋亡形態的影響未經藥物處理的對照組K562細胞多呈圓形,經不同濃度LDM處理后,均出現明顯凋亡形態,包膜皺縮,有泡狀突起及不規則凹陷,胞核染色質濃縮,固縮,濃染,斷裂成小團塊分散在胞膜周邊,以至形成凋亡小體。
3.4LDM誘導人白血病K562細胞TNF-α在細胞培養上清中的表達結果顯示,10-8、10-10、10-12mol/L的LDM處理后,細胞培養血清中TNF-α的含量分別為16.2±4.0、35.0±2.9、51.0±3.6、60.5±0.5,對照組為(16.2±4.0)pg/ml,3個濃度組與對照組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1)。3.5LDM對人白血病K562細胞TNF-α表達的影響用10-8、10-10、10-12mol/L濃度LDM處理組48h后,TNF-α蛋白的表達量依次為0.42±0.01、1.67±0.13(P<0.01)和2.41±0.08(P<0.01),與對照組0.23±0.02相比,A值升高。4討論目前認為,腫瘤的發生和細胞增殖與細胞凋亡平衡失調有關。細胞凋亡是細胞內源性基因調控下的生理性細胞死亡方式,凋亡過程受阻是腫瘤發生的主要機制之一,同時也是臨床上腫瘤治療研究的熱點之一。
誘導凋亡是化療藥物抗白血病的重要機制。LDM(原名C-1027,lilamycin)是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烯二炔類(enediyne)抗生素,以其抗腫瘤的強烈活性及獨特的DNA切割方式而頗受重視。LDM由1個輔基蛋白和1個發色團組成,發色團是其活性部分。LDM能引起核苷酸堿基和序列特異性的DNA單鏈和雙鏈斷裂。大量研究表明,力達霉素具有較強的抗腫瘤活性,LDM能夠強烈抑制腫瘤生長和腫瘤轉移。最近有研究證明,LDM可以誘導腫瘤細胞染色體異常和端粒錯排。以往研究顯示,不同劑量LDM能誘導多種類型的腫瘤細胞死亡,如典型細胞凋亡,但其究竟確切作用于哪種凋亡通路目前尚不清楚。細胞凋亡是一種在基因控制下的細胞主動死亡過程,以核酸內切酶活化后將DNA分解為180bp整倍數的片斷DNA為特征。形態學上表現為細胞起泡,核固縮。LDM作用非常迅速,活性比一般抗腫瘤藥強。要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一方面可以通過影響細胞周期,使其不能進行正常的有絲分裂;另一方面可以促進細胞凋亡,以達到治療目的。本研究采用MTT法觀察了LDM對人白血病K562細胞增殖有抑制作用,其IC50值為10-10mol/L,作用均強于絲裂霉素和阿霉素,顯示出LDM對K562細胞有極強的殺傷作用。人白血病K562細胞經LDM處理后,細胞均出現明顯凋亡形態,胞膜皺縮,胞核固縮,濃染,斷裂成小團塊分散在胞膜周邊,以致形成凋亡小體。細胞凋亡是內外多因子復雜的相互作用誘導產生凋亡信號,目前普遍認為是一系列高度調控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在凋亡不同階段發揮作用,分為調控性caspase和效應性caspase形成凋亡信號轉導的酶級聯反應。TNF-α是一種具有廣泛生物學效應的細胞因子,因其可致腫瘤出血,并能抑制、殺傷體外培養的腫瘤細胞而得名。TNF-α的生物學活性占TNF總活性的70%~95%,其前體由223個氨基酸組成,相對分子質量為26,成熟的TNF-α含157個氨基酸,無蛋氨酸殘基,即無糖基化位點,TNF-α通過細胞膜上的受體(TNFR)發揮生物學活性。TNF的生物效應都是通過細胞表面的2種TNF受體(TNFR)引發,其信號轉導通路主要包括caspase家族介導的細胞凋亡、銜接蛋白TRAF介導的轉錄因子NF-B和JNK蛋白激酶的活化。
細胞凋亡的死亡受體途徑是指細胞凋亡由死亡受體[主要有Fas(factorassociatedsuicide)、TNFR(tumornecrosisfactorreceptor)家族和TGF-βR(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receptor)等]介導,與各自的配體相互結合后激活下游的信號轉導。其中Fas和配體FasL(Fasligand)結合,通過死亡功能區活化接頭蛋白FADD(Fas-associatedproteinwithdeathdomain),而FADD又可以通過N端的死亡效應域DED(Deatheffectordomain)和Caspase-8相互作用引發細胞凋亡。本實驗研究證實,低濃度LDM可能通過上調TNF-α表達水平誘導K562細胞凋亡抑制其增殖,其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作者:穆丹 張志斌 章廣玲 劉志勇 陳靜 單位:河北聯合大學 生命科學學院 基礎醫學院 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