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護理中護理糾紛的原因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和研究在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臨床護理糾紛的原因以及相應的臨床防范對策。方法:隨機抽選筆者所在醫院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兒科住院部進行診治且出現護理糾紛的患兒206例。采用問卷調查法對患兒家屬進行護理糾紛原因以及家屬關注重點的統計、分析和比較,并探討和研究相應的臨床防范對策措施。結果:統計分析顯示,導致護理糾紛的原因首要原因為護士繁忙(38.35%),其次為護士態度差(19.42%)、護患溝通不良(13.11%),其他依次為法律意識薄弱(7.77%)、病房環境差(6.31%)、護士專業素質低(5.34%)、護理管理不善(4.85%)、家屬無理取鬧(3.40%)等。患兒家屬在護理中的關注重點主要為治療及時性(91.26%),其次為患兒不適(85.44%)以及治療安全性(81.07%),其他依次為治療環境問題(77.18%)、護士服務態度(73.30%)、護士操作水平(58.25%)、給藥準確性(51.46%)以及醫院管理水平(46.12%)。結論:在兒科臨床護理中護理糾紛發生的原因較多,主要為護理工作繁忙及護患溝通不良等,應加強對護理細節工作的重視及醫院整體護理管理質量和水平,更好的提高兒科護理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關鍵詞:
兒科;護理細節;護理糾紛;原因;措施
兒科是醫院各科室中出現護理糾紛以及護理投訴最多的科室,兒科的臨床護理相對于其他科室而言更為困難和復雜[1],這主要是由于兒科患兒身體發育不完善,自身的各項防御機能較差,且對各種藥物的耐藥性較低,在給藥治療時需要十分的謹慎。同時,患兒的自制能力和理解能力均較差,在治療過程中常常不配合醫生治療,這也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了的較大的困難,因而常常出現護理糾紛和投訴[2-4]。下面,本研究隨機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以來,在筆者所在醫院兒科進行治療的并且出現護理糾紛的患兒206例,對他們的家屬進行問卷調查統計,分析和比較護理細節中導致護理糾紛的具體原因,并就其臨床防范對策進行研究和探討,現具體匯報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筆者所在醫院兒科住院部進行臨床診治且發生護理糾紛的206例患兒。患兒年齡8個月~13歲,平均(4.5±0.6)歲;女100例,男106例;住院時間7d~6個月,平均(1.3±0.4)個月。
1.2方法
對206例患兒的家屬采用問卷調查法通過自制問卷對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進行隨訪統計和比較。其問卷內容主要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護患雙方發生糾紛的原因,如護士服務態度、護士工作繁忙程度、對法律認知意識、同護士之間的溝通情況、護士的專業素質水平、病房環境情況、護理管理水平等;第二部分為家屬對護理工作的關注點,如患兒在治療期間是否出現不適、臨床治療的及時性、護士給藥的準確性、臨床治療的安全、護士的操作水平、護士的服務態度、治療環境的舒適度以及醫院管理水平等。
2結果
2.1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
統計學對比顯示,206例患兒出現護理糾紛的原因中,主要是護士繁忙(79例,38.35%),其次是護士態度差(40例,19.42%)以及護患溝通不良(27例,13.11%),其他依次為法律意識薄弱(16例,7.77%)、病房環境差(13例,6.31%)、護士專業素質低(11例,5.34%)、護理管理不善(10例,4.85%)、家屬無理取鬧(7例,3.40%)以及其他原因(3例,1.46%)。
2.2患兒家屬的護理關注重點分析
經過隨訪統計,206例患兒家屬在治療過程中對護理工作的關注問題主要是治療的及時性(188例,91.26%),其次為患兒在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情況(176例,85.44%)以及臨床治療的安全性(167例,81.07%),其他的還包括有治療環境的舒適度(159例,77.18%)、護士的服務態度(151例,73.30%)、護士治療護理的操作水平(120例,58.25%)、給藥的準確性(106例,51.46%)以及醫院的管理水平(95例,46.12%)。
3討論
護理糾紛是醫院管理工作中經常出現也是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它也是反映和體現醫院臨床護理服務水平的重要指標之一[5]。近幾年來,隨著新醫改工作的不斷深入以及人們法律意識、生活水平等的不斷提高,對臨床護理服務水平的專業度、科學性以及舒適度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患者人數的不斷增加以及護理人員的緊缺等因素[6-7],導致目前醫院診療過程中護理糾紛的發生率不斷上升,給患者的臨床治療以及醫院的日常管理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和干擾。本次臨床研究顯示,在隨機擇取的發生護理糾紛的兒科患兒中,其誘發糾紛的原因主要包括護士繁忙(38.35%)、護士態度差(19.42%)和護患溝通不良(13.11%),其他依次為法律意識薄弱(7.77%)、病房環境差(6.31%)、護士專業素質低(5.34%)、護理管理不善(4.85%)、家屬無理取鬧(3.40%)等。而患兒家屬對護理工作的關注重點則主要為治療及時性(91.26%)、患兒不適(85.44%)以及治療安全(81.07%),其他依次為治療環境問題(77.18%)、護士服務態度(73.30%)、護士操作水平(58.25%)、給藥準確性(51.46%)以及醫院管理水平(46.12%)。這就說明,在兒科護理細節中引發護理糾紛的原因主要包括兩大方面:
(1)客觀原因,包括患兒自身的主訴能力不高,對自身病情表達描述不準確導致漏診、誤診等問題,進而為臨床治療的用藥準確性以及安全性埋下了隱患。同時,由于兒科患兒數量以及陪床家屬人數較多,人員流動較大,再加上患兒哭鬧等情況,均給醫院護理管理造成較大的難度,也加大了兒科護士的工作量,給護士的工作思維、心理以及操作流程等造成較大的干擾,容易使護士出現疲勞、煩躁、態度不佳等情況,造成護理延遲、患兒不適等問題,繼而導致護患之間出現糾紛問題;設備配置不足,致使護士長時間負荷工作,無法細節性工作;或進入醫院后未及時治療,液體輸注過程中出現拔針不及時、漏針等現象,導致患兒家屬出現焦慮,引起爭執,誘發糾紛;臨床工作中,新護士工作經驗不足,易出現反復性穿刺現象,增加患兒疼痛度,為醫療糾紛的發生埋下隱患;護士未掌握護患溝通技巧,一旦遇到突發性事件后,無法及時、有效的和患兒家屬溝通,導致不滿,誘發糾紛。
(2)主觀原因,包括家屬過度關注患兒,且對兒科護理以及法律認知不足,對護士及護理工作存在苛求、吹毛求疵的態度,再加上院內嘈雜環境的影響,就容易產生煩躁、焦慮等不良情緒,當護士出現治療不及時、操作不順利等問題時,就容易產生過激行為,進而引發護理糾紛。此外,患兒家屬不滿意醫院衛生環境、床鋪、病房布置等細節性設置,向護士反映后未及時處理,也是誘發護理糾紛的原因。因此,在兒科臨床護理服務過程中,護士人員要加強對護理細節工作的重視,積極幫助和督促護士樹立“以人為本”的臨床護理理念,制定和建立科學、合理、規范的兒科護理管理制度體系,構建護士心理狀態評估系統,強化兒科護士的工作責任意識和風險意識,努力提高她們的護理溝通技術水平和專業技能水平,積極培養她們的臨床應變能力,強化心理素質訓練[8],并加強醫院整體護理管理質量和水平,從而有效降低兒科護理糾紛問題的發生,更好的提高兒科護理的服務水平和質量。
參考文獻:
[1]張軍.兒科護理糾紛的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J].黑龍江醫藥,2011,24(6):1043-1045.
[2]楊春菊.兒科病房護理糾紛的原因及其防范對策[J].中國實用醫藥,2015,10(2):253-254.
[3]陳巧玲,湯素吟,沈雪芬.兒科護理中避免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吉林醫學,2014,35(26):5955-5956.
[4]朱巖.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24):250-251.
[5]繆苑華.兒科護理細節中引起護理糾紛的原因與防范對策[J].中國社區醫師,2014,30(29):164,167.
[6]章玲.兒科護理投訴及糾紛的原因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5):372-373.
[7]陳德芹.兒科輸液引發護患糾紛的原因分析[J].全科護理,2010,8(2):348-349.
[8]須玉紅,高新,陳春花.兒科護理糾紛的風險因素與防范對策[J].新疆醫學,2009,39(10):144-146.
作者:吳思 單位:重慶市長壽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