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科疼痛管理護理體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疼痛是患兒到醫院就診的一個常見原因。兒科疼痛通常是由某種形式的創傷或疾病引起的[1]。研究發現,兒童在醫院里并不總是能得到足夠的疼痛緩解[2]。許多兒科護士認為,患兒疼痛的經歷可能是多方面的原因導致的,而且他們無法解釋自己的痛苦,因此護士對于應對和護理疼痛患兒的壓力很大。本次研究對有經驗的兒科護士進行訪談,并總結兒科護士對患兒疼痛管理的體會。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擇2017年6月至12月在杭州市余杭區第一人民醫院兒科工作的有經驗的護士12名,均為女性,年齡30~50歲,平均年齡(33.20±3.14)歲;兒科工作年限均≥10年;文化程度為中專及以上;職稱均為中級及以上;均已為母親且自愿參與和配合本次調查研究。
1.2方法采用小組訪談法收集數據。利用非工作時間,對這12名有經驗的兒科護士采用3人一組的訪談形式,共進行4次訪談。訪談指南包括5個核心問題:①請告訴我你在醫院遇到的兒童疼痛的經歷。②當你遇到疼痛患兒,你會怎么做?③你如何評估孩子們的疼痛(不同年齡)?④你用什么藥物或方式來緩解患兒的疼痛?⑤在給兒童止痛方面有什么困難?補充問題包括“你能舉個例子嗎?”“你當時怎么考慮?”,每次訪談持續時間為50~60min。
2結果
2.1參加研究的護士(100%)在工作中遇到過無數次的兒童疼痛問題。疼痛是父母送孩子來醫院的一個常見原因。兒科疼痛可能是由某種形式的創傷引起的,例如意外事故或燒傷;也可能是某種疾病引起的。有經驗的護士面對疼痛患兒也會有壓力,她們的壓力往往通過自信和專業得以釋放。
2.27名(58.33%)護士會在患兒疼痛時咨詢或報告醫生。疼痛護理中,護士適應患兒,與患兒及其父母互動,滿足孩子的特殊需要也是重要的一環。本次訪談的護士表述了以下做法:通過觀察、與孩子同水平坐著并試圖吸引他或她的注意力調整溝通方式,以適應兒童的年齡和認知狀況;選擇和孩子們慢慢地、大聲地、清晰地交談;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不同的方式來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如6名護士談到會對嬰幼兒采用按摩的方法,5名護士常給2~6歲的孩子玩具玩或者講故事,還有1名護士擅長陪孩子玩游戲。6名(50.00%)護士認為疼痛護理中,與患兒父母做好溝通,了解和管理父母的需求也是至關重要的。護士可以讓父母坐在孩子身邊,在某些情況下“解釋、翻譯”,用父母的話來表達信息,這樣孩子就能很容易地理解。護士們向父母和孩子描述他們打算做什么,以此來創造一個和諧、平靜的環境。
2.3適當的疼痛評估是實施疼痛緩解的基礎,但評估患兒疼痛是很困難的。有經驗的護士不太使用視覺模擬評分來評估孩子的疼痛,而是采用臉量表來評估。臉量表是一種自我評估工具,使用的是幾張面部表情,從最快樂的感覺到最悲傷的表情,孩子們選擇最適合他們情緒狀態的臉。
2.4護士們普遍認為熟練掌握兒科藥物的劑量往往較困難,缺乏相關的止痛藥對兒童影響的知識;并且均采用鼻腔藥物作為門急診第一劑止痛藥,藥物效果較好,患兒的疼痛能立即得到緩解。
3護理體會
兒科疼痛護理是一項多方面的挑戰,不僅僅依靠藥物治療,還需采用非藥物干預來進行疼痛管理。兒科疼痛緩解是一個復雜的問題,特別是年幼的兒童沒有得到充分的鎮痛護理[3]。兒童與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存在差異,護士應倡導病人的權利,包括減輕疼痛的權利。有效的疼痛管理要求護士有知識、有技能、有策略。年輕的護士由于經驗不足,普遍覺得在兒科工作壓力大,因此,高年資護士傳授與兒童接觸的經驗對于提升兒科護士的疼痛護理能力有現實意義。雖然護士們的工作經驗并不是一概而論的,但本次研究所有的訪談中都發現了近似的結果。藥物并不是照顧疼痛兒童的唯一重要因素。這意味著護士不僅需要觀察兒童的生命體征,而且還必須建立信任。護士可采用不同的方法來適應孩子,培養信任感,如玩耍、眼神交流、吸引好奇心、讓父母參與等。Nordén等[4]指出,父母參與子女的照料是創造兒童安全和信任的一種重要方法。護士們指出,父母是為不同年齡和能力的兒童,特別是嬰幼兒提供專業護理和疼痛評估的有用資源。然而,患兒父母管理這種情況的能力各不相同,在一些特殊情況下,要把父母和孩子分開,因為某些父母的恐懼會使孩子更加不安。在評估患兒疼痛時,參與評估的護士指出,疼痛量表并不是非常有效的,因此較少使用。觀察孩子的行為和病癥對于評估他們的疼痛是很重要的。對心率、呼吸頻率和血壓等參數的觀察也有輔助作用,但這些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發燒、焦慮和藥物。目前仍缺乏有效的疼痛評估導致患兒無法有效地解除疼痛。醫院層面需要給予兒科疼痛的評估和管理方面基于證據的指導和繼續教育,以提高與兒童接觸護士的知識和技能[5]。還需要對兒童止痛藥的不同用藥方式進行研究,并對其效果進行評價。鼻內藥物作為一種快速和簡單的方法,為兒童提供安慰和疼痛緩解。Murphy等[6]指出,兒童鼻內給藥可以增加疼痛治療的效果,因為它能快速、容易地緩解疼痛。總之,應將更多的兒科培訓納入專門課程和工作場所,作為終身學習的一部分。應對護士在兒童疼痛管理方面的經驗進行反思和討論。這是改善護理工作的重要環節。
作者:孫海英 吳熔 梁曉燕 單位:浙江杭州余杭區第一人民醫院兒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