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腹腔鏡手術治療老年腸穿孔的效果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目的:分析腹腔鏡手術與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效果。方法:回顧選取2010年10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術醫治的67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臨床資料,依據不同的手術方式,分設對照組(31例)與研究組(36例)。對照組行開腹穿孔修復術醫治,研究組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醫治,比對兩組相關療效指標以及術后并發癥情況。結果:研究組相關療效指標優于對照組;術后并發癥情況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患者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醫治可縮短其手術、排氣、下床活動以及住院的時間,并減少并發癥,值得推廣。
關鍵詞:
腹腔鏡;穿孔修補術;胃十二指腸穿孔;效果
胃十二指腸穿孔為常見性普外科急腹癥,該病起病急且進展快,多以手術醫治為主,醫治該病的傳統手術為開腹術[1]。目前多對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與開腹穿孔修復術醫治,為明確兩種手術的醫治效果,就我院收治的67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臨床資料予以分析,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0年10月-2016年3月于我院接受手術醫治的67例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臨床資料,依據不同的手術方式,分設對照組(31例)與研究組(36例)。對照組中女16例,男15例,年齡56~81歲,平均年齡(68.87±5.30)歲,穿孔時間1~19h,平均穿孔時間(12.45±3.56)h,穿孔直徑為3~15mm,平均穿孔直徑(7.49±3.51)mm;研究組中女17例,男19例,年齡57~82歲,平均年齡(69.01±5.42)歲,穿孔時間1~19h,平均穿孔時間(13.25±3.06)h,穿孔直徑3~15mm,平均穿孔直徑(7.89±3.41)mm。比對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行開腹穿孔修復術。接受全麻并取平臥位,于患者上腹部行一10cm切口,觀察腹腔,于直視環境下行穿孔修復術。研究組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接受全麻并取腳低頭高位,于患者臍下緣行一1cm弧形切口,創建氣腹,壓力為1.30~1.60kPa,將腹腔鏡插入此孔,并觀察腹腔,于劍突下側偏左0.1~0.2cm位置放置1.2cmTrocar;應用吸引器吸凈腹腔內膿液,并牽拉肝臟,以尋找穿孔位置,根據穿孔大小應用0號吸收線或7號不可吸收線行全層間斷縫合2~3針,大網膜覆蓋;之后應用生理鹽水對病灶周圍進行沖洗,并吸凈沖洗液,若有較多液體滲出,可在小網膜孔位置放置一引流管。
1.3觀察指標
兩組相關療效指標包括手術時間、排氣時間、術中出血量、下床活動時間以及住院時間。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包括再次穿孔、腹腔膿腫、切口疝、幽門梗阻以及切口感染。
1.4統計學處理
數據用SPSS22.0軟件分析,正態計量資料用(x±s)表示,兩組正態計量數據組間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比較用χ2檢驗,P<0.05時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相關療效比較
研究組相關療效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術后并發癥情況比較
研究組術后并發癥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3討論
胃十二指腸穿孔易引起中毒性休克以及繼發腹膜炎并發癥,其穿孔部位大多處于胃十二指腸的前壁,活動期間可緩慢侵蝕深部,從黏膜到肌層直至穿破漿膜[2]。目前多對胃十二指腸穿孔患者施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與開腹穿孔修復術醫治,本文結果顯示:研究組術后并發癥情況顯著低于對照組;研究組相關療效指標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對患者施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醫治,可縮短患者手術、排氣、下床活動以及住院時間,而且還能減少術后并發癥。原因分析可能是:穿孔修補術具損傷小、術后恢復快、不用縫合以及切口小的優點。患者接受穿孔修補術醫治后,其疼痛輕微,極少用到鎮痛藥物,同時使用腹腔鏡觀察患者腹腔,可避免盲目開腹,對創口周圍影響較小,減少不必要損傷[3,4]。此外,腹腔鏡手術能夠清除患者的胃腸內容物,并觀察闌尾有無炎癥,小腸表層有無干酪性病灶,以徹底清除潛在性感染灶,謹防術后出現腸粘連情況[5]。手術完畢后,患者腹腔需給予生理鹽水清洗,生理鹽水具抗菌作用,能徹底清除胃內容物,減少不必要牽拉。術后患者機體的應激反應與手術創傷程度密切相關,而應激反應程度可判定術后微創性,CRP經由人體肝臟合成,是判定術后微創性的敏感性指標,具有吞噬細胞、促進黏附、炎性介質釋放以及激活補體的功能[6,7]。正常群體的血清CRP水平較低,在急性炎癥或是機體遭致創傷應激后,人體CRP水平可在最短時間內快速升高,應激嚴重程度和升高幅度呈正比[8]。研究因各種原因限制,還未探析其預后情況,有待再研究。綜上所述,患者行腹腔鏡穿孔修補術醫治不僅能縮短其手術、排氣、下床活動以及住院的時間,而且還能減少并發癥,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林烈泉.研究并觀察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時選擇不同術式的臨床治療效果〔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9):10-11.
[2]張克明.腹腔鏡胃十二指腸潰瘍感染穿孔修補術的臨床研究及影響因素分析〔J〕.醫藥論壇雜志,2015,36(1):29-31.
[3]張棟軍.腹腔鏡下穿孔修補聯合高選擇性迷走神經切斷術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臨床效果觀察〔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1):45-47.
[4]楊峰,黃國祥.胃大部切除術與單純修補術在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急性穿孔中的效果分析〔J〕.黑龍江醫學,2014,38(2):138-139.
[5]丁友明.胃潰瘍的中醫病機及腹腔鏡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老年胃十二指腸穿孔的效果觀察〔J〕.環球中醫藥,2014,7(2):126.
[6]緱衛鋒.傳統開腹與腹腔鏡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的療效比較研究〔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4,17(4):61-62.
[7]徐剛潮,陳勇平,向廣陽.胃十二指腸穿孔腹腔鏡與開腹手術治療的對比〔J〕.實用臨床醫學,2015,16(7):40-41.
[8]鄭潔云,鐘煥龍,寧琦彪,等.腹腔鏡手術與傳統開腹手術治療胃十二指腸潰瘍穿孔臨床效果觀察〔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5,36(3):321-323.
作者:羅顯民 單位:廣西南寧市第九人民醫院外科三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