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系統性護理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系統性護理在行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于都縣人民醫院收治的行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3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系統性護理,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術后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通便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給予行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闌尾炎患者系統性護理可提升患者滿意度,改善其預后,應用效果顯著。
〔關鍵詞〕闌尾炎;腹腔鏡手術;系統性護理
闌尾炎為外科急腹癥,主要治療方式為闌尾切除術。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腹腔鏡手術在闌尾切除術中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已成為現階段較為成熟的治療方式。但由于麻醉和手術的影響,腹腔鏡手術后患者腹腔內會殘留CO2,出現胃腸道蠕動異常等并發癥,嚴重影響預后。因此,為縮短腸胃功能恢復時間,緩解腹脹等不適癥,需在圍手術期配合良好的護理措施[1]。本研究探討系統性護理在行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至2017年9月于都縣人民醫院收治的行腹腔鏡手術治療闌尾炎患者46例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23例。對照組男10例,女13例;年齡19~74歲,平均(46.18±3.80)歲;發病時間2.2~41.0h,平均(18.15±1.90)h。觀察組男11例,女12例;年齡19~74歲,平均(46.18±3.80)歲;發病時間2.2~41.0h,平均(18.15±1.90)h。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圍手術期嚴密監測患者心率、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術后密切觀察患者腸胃蠕動恢復情況,并根據其身體狀況,指導其下床活動,以促進盡早排氣;發生異常情況要立即處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系統性護理。(1)生命護理:術后引導患者保持頭部側平臥,防止出現嘔吐物誤吸;清醒后可進行半臥,同時進行心電監護、血氧飽和度監測,氧流量2~4L/min,持續吸氧5h;術后第2天為患者進行肩肋部按摩,并協助其每30分鐘進行1次翻身,活動四肢,盡早下床活動;指導嚴重肩背疼痛患者進行膝臥位休息。(2)疼痛護理:引導患者講述自身疼痛部位,并針對性進行護理;若為創口疼痛或臟器疼痛,要引導患者適當忍受,嚴重疼痛時可使用止疼藥;若為咳嗽等誘發的疼痛可服用止咳藥物。(3)飲食護理:術后2h引導患者嚼口香糖;術后6h引導患者攝入溫開水20ml,2h/次;患者情況好轉后攝入流質食物,主要為米湯;術后24h可攝入低脂肪、低糖半流質食物,并控制攝入量,少食多餐;多攝入高熱量和高維生素、膳食纖維的食物,以提升胃部蠕動能力,避免出現并發癥。(4)恢復護理:患者麻醉清醒后,即可為其講解下床康復運動知識,指導其正確活動;術后12h內進行軀體運動,之后為下肢運動,恢復至一定程度后可提升運動量;術后24h可在輸液移動架的幫助下運動,主要為坐起、站立、散步等;護理人員可幫助患者進行臍周按摩,15min/次,3次/d,直至肛門排氣正常。
1.3臨床評價
(1)比較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包括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通便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2)比較兩組護理滿意度:采用我院自制護理滿意度問卷表,滿分100分,90~100分為十分滿意,70~89分為滿意,<70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1.4統計學處理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胃腸功能恢復情況比較
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通便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討論
護理方式正逐步從單純的生命護理轉為整體康復護理,系統化護理便為重視患者整體狀況的護理方式[2]。闌尾炎術后常見的并發癥為腸胃問題,因此護理人員應重視快速排氣。12h內進行床上活動,以刺激腸胃運動幫助恢復;同時逐步增加運動量,通過運動持續強化腸胃功能。生命護理中總結了大量護理經驗,例如引導其側臥,以預防麻醉后嘔吐造成的窒息;及時進行背、肩部按摩,可有效緩解術后疼痛,并根據患者具體情況分析腹痛原因,對癥處理。系統護理的優勢在于針對性和預防性。術后為患者進行知識講解并鼓勵其進行鍛煉,同時依據患者自身情況針對性進行疼痛護理,可保證護理的有效性[3-4]。系統性護理具有實踐性,護理人員全程參與,所有護理步驟和方式均為大量護理實踐總結而來,因此系統性和整體性更佳。同時,系統性護理以患者為中心,重視患者主觀疼痛感受和運動情況[5]。本研究中,觀察組腸鳴音恢復時間、肛門排氣時間、肛門通便時間及下床活動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系統性護理的應用效果更優,且更為重視患者自身感受。綜上所述,給予性腹腔鏡手術治療的闌尾炎患者系統性護理,可有顯著提升護理滿意度,改善患者預后。
[參考文獻]
[1]郭秋蘭,林靜華,羅漢媚,等.系統化護理干預對闌尾炎腹腔鏡術后患者胃腸功能恢復的影響[J].護士進修雜志,2017,32(9):834-836.
[2]孫廣榮,鄒萍,韓甜.闌尾炎腹腔鏡手術治療患者臨床護理中優質護理服務方式與傳統護理方式的對比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29):258-259.
[3]郭愛芳.圍術期優質護理在腹腔鏡手術的闌尾炎患者中的應用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6,27(8):1560-1561.
[4]劉水秀.護理干預措施在化膿性闌尾炎腹腔鏡手術中的應用[J].包頭醫學院學報,2016,32(10):135-136.
[5]范國勤.臨床護理干預在闌尾炎手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16,7(36):188-190.
作者:張莉 單位:于都縣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