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骨科老年患者受傷護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材料及研究方法
2006年5月北京積水潭醫院將一份由27個問題組成的調查問卷郵寄給北京市、東北地區、山東省、河北省、河南省等地一些Ⅱ級~Ⅲ級醫院的骨科醫生。
調查表的內容來源于骨科醫生及骨質疏松專科醫生的推薦及相關文獻資料中的內容等。調查問題涉及被調查者在骨質疏松癥及骨質疏松性骨折方面的知識,以及他們對這類患者進行相關治療并承擔相應責任的態度。調查為匿名調查,不提供酬勞,自愿填寫,不進行強制調查以免擴大誤差。
骨科醫生的通訊地址源于2000~2005年在北京積水潭醫院學習的骨科醫師名單,以及部分北京市一些Ⅲ級和Ⅱ級醫院骨科醫師名單。從中隨機抽取被調查對象。在回復的問卷中,大約85.2%(127份)的問卷涵蓋的信息完全。對信息不完整的調查表,我們將其排除在外未進行匯總。按北京地區和非北京地區將所得的調查表分為兩組。采用SPSS11.5統計學軟件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結果
2006年5月至2006年12月,共寄出350份調查問卷,有149份寄回,127份填寫合格,合格回復率為36.2%。本次調查收回的問卷中,各地區所占的比例為:北京市73份、東北地區16份、山東省15份、河北省15份、河南省8份。被調查者執業時間5~9年的有80名(63%),小于5年的有15名(11.7%)、10~14年12名(9.5%)、15~20年12名(9.5%)以及20年以上8名(6.3%)。在被調查者接診的患者中患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比例是:75名(59%)被調查者選擇11%~25%;18名(14.2%)選擇10%或以下;22名(17.3%)選擇26%~50%;7名(5.5%)選擇51%~75%;5名(3.9%)選擇未接診骨質疏松患者。
回復調查表中,53.5%(68名)的醫生認為患者有骨折,同時還伴隨其他骨質疏松危險因素,即使沒有骨密度測定結果的支持,也應該診斷為骨質疏松性骨折;而70.1%(89名)的醫生表示,只有當患者有骨密度測定結果的支持時,他們才會作出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診斷。74%(94名)的調查者表示遇到低能量創傷導致的骨折患者時,若患者為中老年人,他們會考慮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診斷。53.6%(68名)的骨科醫生表示對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區別稍有了解,很清楚其區別的僅占被調查者的28.3%(36名)。有13.3%(17名)的醫生表示知道哪些疾病可以導致繼發性骨質疏松癥,74%(94名)的醫生表示了解一些。60.6%(77名)的醫生表示同意組成一個健康檢查小團隊,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進行藥物治療和/或進行健康檢查以確定是否有引起骨質疏松的其他原因存在。
74.8%的醫生(95名)認為對骨質疏松或骨質疏松骨折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是必要的。然而75.6%的醫生(96名)擔心可能因此產生不利情況。大約29.9%(38名)的醫生放棄對患者進行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治療。45.7%(58名)的醫生認為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藥物治療的開始時間不應太早。57.5%(73名)的醫生認為應該由骨質疏松專科醫生對患者治療。50.4%(64名)的骨科醫生會建議患者到骨質疏松科進一步治療。關于藥物的選擇,44.9%(57名)的醫生選擇鈣劑及維生素D,40.9%(52名)的醫生選擇雙磷酸鹽。42.5%(54名)的醫生認為,早期對患骨質疏松的患者進行抑制骨質吸收的藥物治療是有好處的,27.5%(35名)的醫生表示,不知道早期使用骨吸收抑制劑治療具體有什么作用。
當問及關于低能量創傷導致的骨折,對將來再次發生骨折的危險性的預測可能要比雙能X線骨密度測定結果更敏感時,55.1%(70名)的醫生表示不同意或者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
3討論
近年來骨科醫生接診的骨質疏松患者數量越來越多[1]。WHO公開聲明骨質疏松癥目前嚴重困擾著公眾的健康情況[2]。隨著骨質疏松性骨折的增多,有推論說到2050年,全世界髖關節骨折患者的數量將會超過6百萬,其發病程度不亞于流行病[3],這對骨科醫生是一個嚴峻的挑戰。同時,骨科醫生經常接診骨折患者,有更多的機會接診骨質疏松癥患者[4]。在對患者骨骼狀況的檢查與治療中,骨科醫生無疑處于中心地位。有數據表明,如果出現低能量損傷導致的骨折,強烈提示還會再次發生骨折[5,6]。同時有文獻指出[7~9],在60~74歲這個老年群體中,若發生骨質疏松性骨折,再發骨折的危險度將增加1.5~9.5倍。越來越多的文獻支持擴大骨科醫生在骨質疏松癥/骨量降低患者治療中的作用,認為骨科醫生應該對這一類患者進一步檢查以確定診斷,并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10,11]。
然而,骨科醫生對此的態度各不相同。進行藥物治療,擴大自己的責任范圍是否必要,推薦患者到骨質疏松科進行治療還是親自進行藥物治療等問題圍繞著他們[12]。在本調查中,大多數(74.8%,95名)的骨科醫生認為對骨質疏松或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是必要的,但仍有較大比例(29.9%,38名)的骨科醫生放棄對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其原因可能是:a)許多骨科醫生只重視對骨折的治療而不重視骨質疏松癥的藥物治療;b)骨質疏松癥的治療耗時較長,骨科醫生不希望承擔藥物治療所涉及的責任;c)骨科醫生自身沒有經過治療骨質疏松癥的專業培訓,對骨質疏松相關知識知曉不多而放棄治療。國外調查結果同樣顯示,大多數的骨科醫生都認為應該對骨質疏松患者進行除骨折以外的其他治療,但許多醫生并沒有實際做,他們認為應該由患者的家庭醫生來治療[13]。
眾所周知,藥物治療骨質疏松癥是預防再發骨折的必要措施。50歲以上的成年人若發生低能量創傷導致的骨折,常提示骨質疏松的存在[14]。許多情況下,發生低能量骨折比骨密度降低(通過DXA測定)更能提示患者患有骨質疏松癥[15]。本研究中對骨科醫生如何作出骨質疏松性骨折診斷的調查結果提示,骨科醫生對骨質疏松性骨折的認識并不一致,這可能直接導致了后續對骨質疏松癥治療的不一致性。
雖然對骨質疏松或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進行藥物治療的必要性基本達成共識,但大多數醫生(75.6%,96名)對藥物治療可能帶來的不利情況存有疑慮。很大比例(57.5%,73名)的醫生仍認為應該由骨質疏松專科醫生進行骨質疏松癥的治療,其中的大多數(50.4%,64名)骨科醫生會建議患者到骨質疏松科進一步治療。就目前情況來看,雖然越來越多的骨科醫生已經認識到了骨折可能帶來的遠期影響[13],但骨科醫生尚未完全成為治療過程中的主要角色。
在本調查中,一半以上(53.6%,68名)的骨科醫生表示對骨質疏松和骨量減少的區別稍有了解,很清楚其區別的僅占被調查者的28.3%(36名),只有13.3%(17名)的醫生表示知道哪些疾病可以導致繼發性骨質疏松癥。同時在骨質疏松癥治療藥物的選擇方面,調查結果顯示骨科醫生的選擇有明顯的分歧。可能治療骨質疏松癥相關專業知識的缺乏是導致骨科醫生對骨質疏松治療重視程度不足的重要因素。
有研究提出將骨質疏松癥的治療方案標準化會有助于骨科醫生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實施有效的醫療干預[16,17]。組織一個健康檢查治療小團隊,骨科醫生提出治療方案,由其他人員來完成治療,從而減輕骨科醫生的工作壓力[18]。本調查結果提示,雖然某些醫生愿意就患者的骨質疏松癥進行治療,但是他們提供的治療可能是不合適的,可能會忽視導致骨質疏松的其他病因的存在,或者引起并發癥。健康檢查治療小團隊的配合可能會減少這些問題的發生。新晨
調查結果表明仍有29.9%的醫生因為對患者進行藥物治療時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太多、太復雜而寧愿放棄對骨質疏松癥進行治療。有研究表明及時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進行骨吸收抑制劑治療(例如雙膦酸鹽類藥物),能在數月內提高骨骼內礦物質的密度并降低再骨折的危險性[19~21]。目前有限的數據表明,常規應用雙磷酸鹽藥物并不妨礙骨折的愈合[22]。因此,我們仍建議及時對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應用謹慎而安全的藥物,以避免再次骨折。
在將來的研究中,骨科醫生對骨質疏松骨折患者的具體治療措施應被納入調查范圍,包括多大比例的醫生會給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開具相關的檢查以確定其是否患有骨質疏松癥,并在確診后立即開始藥物治療。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有助于了解我國骨質疏松癥患者的治療狀況。鑒于本調查取樣范圍,調查結果不可能完全表示被調查地區骨質疏松性骨折患者的治療狀況,這些數據也可能不適用于我國其他地區。
【參考文獻】
[1]MeltonLJ3rd,CooperC.Magnitudeandimpactofosteoporosisandfractures[M]∥MarcusR,FeldmanD,KelseyJ.Osteoporosis.2nded.SanDiego:AcademicPress,2001:557??567.〖1〗
[2]SahotaO,WorleyA,HoskingDJ.AnauditofcurrentclinicalpracticeinthemanagementofosteoporosisinNottingham[J].JPublicHealthMed,2000,22(4):466??4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