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骨科植皮消毒效果觀察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感染(infection)是骨傷科臨床中的常見問題,也是最棘手的問題之一。隨著工業和交通事業的發展,外傷所致的皮膚、軟組織缺損疾病亦相應增多。臨床上,由于創面污染嚴重、手術清創不徹底、院內感染等原因容易造成植皮術后感染,加之目前抗菌藥的大量使用容易造成菌種耐藥,從而使感染難以控制。筆者于2009年7月~2011年6月,在骨科臨床中運用八珍湯合五味消毒飲治療植皮術后感染并耐藥患者,取得了較滿意的結果,結果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觀察病例均為下肢外傷性皮膚軟組織缺損并植皮術后傷口感染的本院住院患者,共42例。男性19例,女性23例;年齡16歲~66歲,平均40歲;病程15d~3個月,平均40d,傷口分泌物培養提示細菌耐藥。植皮面積最大者23×62cm2;最小者1.6×4.0cm2。
2治療方法
無論單純植皮術后感染輕重或合并其他損傷,均按損傷的全身綜合治療原則治療,如抗休克、營養支持等對癥處理。將創面壞死組織、無生機組織剪除,清除創面分泌物,同時內服八珍湯合五味消毒飲治療。處方:當歸、人參各20g,赤芍、金銀花、紫花地丁各15g,茯苓、白術、生地、川芎、野菊花、蒲公英、天葵子各10g,甘草3g。每日1劑,水煎2次混勻,分早晚2次服。治療10天為1療程,2療程后觀察療效。
3療效標準與治療結果
3.1療效標準
治愈:皮瓣或皮片成活,植皮區創口愈合。顯效:植皮區皮瓣或皮片紅活無繼續壞死,分泌物較前減少。有效:植皮區有部分皮瓣或皮片壞死,但看見存活皮片向周圍蔓延生長。無效:植皮區皮瓣或皮片繼續壞死,最后需行再次植皮,甚至需行截肢或截趾術。
3.2治療結果
治愈18例(42.86%),顯效16例(38.09%),有效7例(16.67%),無效1例(2.38%),總有效率97.62%。愈合時間最長67d,最短23d,平均41d。本組1例無效者經再次植皮手術后同時服用本方,于術后21d創口愈合。
4病案舉例
患者甲,男,66歲,2010年5月3日就診。因外傷致小腿腫痛、畸形伴皮破血流、活動受限4h入院。患者神志清楚,一般情況可。查體:右小腿膝關節以下踝關節以上可見一大面積挫裂傷口,其傷口中部有一13×8cm2的皮膚軟組織缺損,創面有大量泥沙粘附。清創及復位內固定術后5天,挫傷的皮膚壞死、感染,行植皮術治療。術前傷口處分泌物培養示細菌對大部分抗生素敏感,術后按西醫予抗生素規范治療16后,創面仍未愈合并有清晰液體滲出,分泌物培養示細菌對所有抗生素耐藥。故予以停用抗生素,改內服八珍湯合五味消毒飲及營養支持療法,一個星期后,分泌物明顯減少,存活皮片紅活并向周圍生長,一個月后創口完全愈合。
5體會
在骨科臨床中,植皮術后感染并耐藥是一個較為棘手的問題。盡管隨著骨科技術的發展、手術室的不斷改進、嚴格的無菌條件,植皮術后感染還是難以避免。創傷骨折尤其是開放性骨折的患者需要長期服用抗生素,因此容易造成菌種產生耐藥性,使炎癥得不到控制,創面久不愈合,在臨床上一直沒有較理想的辦法,筆者在臨床上運用八珍湯與五味消毒飲合用就能很好地解決此問題,并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創傷使人體正氣受損,抗病能力低下,加之皮膚損傷,濕、熱毒之邪容易侵入人體肌腠、經絡、骨骼之中,而致創口久不愈合。《經》云:“治病必求于本。”治療此病必須補益氣血與清解濕熱之毒同用,故選用八珍湯與五味消毒飲合用。八珍湯是四君子湯和四物湯的復方,四君子湯能健脾益氣,四物湯可養血補血,八珍湯能匯兩方之功,湊兩方之效,為氣血雙補的經典方。正氣虛損,膚體失榮是創面難以愈合的內在原因,植皮后久不愈合的創面可見灰白的肉芽,清稀的分泌物等氣血虧虛之象,根據《素問至真要大論》“虛者補之,損者益之”之意,應予補益氣血法治療,故筆者選用八珍湯治療。正如張景岳《外科鈴》說:“凡膿潰而清,或瘡口不合……皆氣血俱虛也,非補不可。”并且已有研究[1]表明八珍湯能通過促進創面肉芽組織的細胞增值,從而促進并縮短創面愈合時間。骨科感染屬于祖國醫學“癰疽”的范疇,濕、熱毒之邪侵犯人體是創面難以愈合的外在因素,而五味消毒飲具有很好的清解濕熱之毒作用,方中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五藥共湊清熱解毒,消腫散結止痛之功。正如《靈樞癰疽》說:“營衛稽留于經脈之中,則血泛而不行,不行則衛氣從之而不通,壅遏而得行,故熱,大熱不止,熱勝則肉腐,肉腐則為膿。”八珍湯與五味消毒飲合用有補益氣血、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很好地解決骨科創傷植皮術后感染并耐藥問題。在臨床上,使用中藥在抗生素耐藥情況下是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且中藥成效顯著、價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很適合在各級醫院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