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骨科實習實踐操作問題及解決之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醫學學科的專業性和特殊性不僅要求醫學生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更需具備高尚的醫德和精湛的醫術。這要求醫學生把握臨床實踐機會,認真學習,培養良好的臨床思維,逐漸積累臨床經驗[1]。作為基礎課程學習到臨床工作的過渡,骨科臨床實習是為了幫助醫學生將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工作,要求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地熟悉臨床工作,以達到能初步診斷及治療的要求。本文就骨科實習教學中的實踐操作訓練的教學體會報告如下。
1骨科臨床實習教學的特點
骨科專業性強,涉及的疾病內容多、范圍廣,涉及感染、創傷、腫瘤、畸形等各方面,有創傷、關節、脊柱等亞專業,病種有數千種。其治療方法豐富多樣,手術方式多且更新較快,培養一個合格的骨科醫生至少需要10年時間。而醫學生在骨科的實習時間并不充裕,往往只有3~4周。骨科實習時,很多實習生即使已經掌握了切開、縫合、結扎、止血等基本功,仍感覺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領域,無論是理論還是動手實踐,短期內難以熟悉、掌握。
2骨科臨床實習教學存在的問題
教學醫院的帶教老師往往是基層醫院的進修醫生,具有水平參差不齊、流動性大、隊伍不穩定等特點。本院帶教醫生往往同時承擔醫教研三大任務,忙碌的日常工作影響教學時間和精力,且臨床醫師未接受過系統化的師范教育,缺乏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技巧,主要表現在內容的講解上不夠詳細,容易出現實習生對所講內容難以理解的狀況。除部分實習生工作態度消極外,其余更多的實習生在臨床工作中扮演著帶教老師助手的角色,缺乏主人翁意識。臨床實習是醫學生正式參加臨床工作前的重要學習環節,是初步完成醫學生向臨床醫生轉變的過程,這不僅要求實習生在認真協助帶教老師管理病患之余,更應注重主動了解病情、分析思考、查閱資料以及自身臨床思維的培養[2]。隨著人們的法律意識、維權意識的增強以及某些媒體不負責任的報道,很多患者不愿成為實習生的練習對象,而帶教醫生為了避免醫療糾紛、矛盾,更傾向于滿足患者的意愿,這有可能讓實習生錯過一些難得的機會去觀摩經典病例,由此產生的心理落差,容易在失落感中失去對實習的熱情[3]。
3對解決辦法的思考
在選擇臨床帶教老師時,首先應考慮專業素質好、臨床經驗豐富、具有良好道德品質及對教學工作具有高度責任感的臨床醫生,這不僅有利于為剛剛步入臨床工作的實習生樹立良好的形象,更能充分調動其主觀能動性[3]。另外,還應注重對每個醫學生的自學能力、動手能力、表達能力等綜合能力的培養,在抓好學生基礎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要求在手術前溫習、訓練應用解剖課程學習的基本功,如各種打結方法的訓練。在日常工作中為他們盡可能多地創造參與機會,比如創傷患者的接診、清創術、換藥等,讓實習生在帶教老師的監督下完成切開、縫合、止血等基本功訓練,協助完成手法復位石膏托固定等操作,逐步建立臨床思維、熟悉工作方法,真正鍛煉他們的臨床綜合能力。
鼓勵實習生觀看人體解剖標本、手術視頻、積極參與平時教學查房、病例討論和專題講座,這不僅對理論學有幫助,能充分調動其自身思維的主動性、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其多方面的能力,如邏輯推理、口頭表達、歸納總結、文獻檢索等,為今后的臨床工作和科學研究奠定扎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