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時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臨床醫學模式由以往的機械醫學和生物醫學方向逐步向生態醫學方向轉變,且由以往的以防病、治病為本,逐漸轉變為以人和保健為本。在該環境下,探討新型的產時護理管理模式十分必要[1]。產科護理模式對母嬰安全具有直接關系,以往產時護理模式主要將醫護人員作為主體,將產婦作為對象,按照醫療化方式對分娩進行處理。近年來,產科模式不僅能夠提高連續性的產程護理觀察,還可密切護患關系,對產婦與家屬實施健康教育,進而有效保障產婦順利分娩[2]。我院對足月單胎產婦應用產時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取得較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足月單胎產婦作為研究對象,年齡25~36歲,平均(27.4±2.9)歲;孕期36+3~40+4周,胎兒體質量(3325±127)g。將產婦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A、B兩組,各41例。兩組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管理方法B組產婦應用傳統產時護理模式護理。A組產婦實施產時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具體措施如下。
1.2.1制訂彈性排班制度每日在陪伴班安排2名護理人員,如當天分娩產婦人數較多,則可隨時調動休息護理人員。
1.2.2運用一對一全程陪伴責任制模式產婦由臨產室進入產房以及產后2h內,均對其實施一對一全程陪伴責任制護理模式。責任助產士要與產婦積極交流,為其介紹產房環境,提高產婦信任感和安全感;并對產婦講解分娩相關知識以及不同分娩方式的利弊,鼓勵產婦盡量選擇陰道分娩,進而緩解或者消除產婦內心的恐懼感,提高陰道分娩信心;對產婦加強產前教育,告知其正確的分娩注意事項、呼吸方法、哺乳知識以及母乳喂養優點等[3]。
1.2.3健康教育產時告知產婦產后可能發生的不良反應,并對產婦講解會陰側切護理、子宮按摩預防出血等方法,協助產婦按摩子宮,囑其排空膀胱。
1.3觀察指標主要對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第一產程、第二產程以及第三產程時間進行觀察并記錄。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分娩方式比較A組41例患者陰道分娩35例,占85.4%;陰道分娩轉剖宮術分娩1例,占2.4%;剖宮術分娩5例,占12.2%。B組41例患者陰道分娩17例,占41.5%;陰道分娩轉剖宮術分娩7例,占17.1%;剖宮術分娩17例,占41.5%,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
2.2陰道分娩產婦的各個產程時間比較A組產婦的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短于B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A組產婦的第三產程時間與B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分娩不僅為一種自然生理過程,而且還具有較大的應激反應,與產婦的身心健康、胎兒的生命安危具有直接關系。產時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與母嬰安全息息相關,以實施有效護理、最大程度減少損傷為原則。其不僅能夠對產婦提供連續性的產程護理觀察,加強護患關系,而且還能對產婦以及家屬進行產時健康教育,告知其正確的產后護理措施,及時了解產婦及家屬心理需求,最終確保產婦安全渡過分娩期。產時責任制護理模式主要具備以下優點:①制訂人性化管理制度:能夠保障助產士的日常工作,給助產士提供更多休息時間,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正常工作中;②制訂一對一全程陪伴責任模式:能夠提高產婦對助產士的信任感,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③助產士在分娩過程中,對產婦給予心理、生理以及感情等方面的支持,進而有效緩解產婦心理壓力,消除恐懼感,使其能順利結束分娩。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產婦的陰道分娩率、陰道分娩轉剖宮術率及剖宮產率與B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且A組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時間均低于B組,而第二產程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綜上所述,對產婦采取產時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能有效縮短產婦產程,促進產婦產后快速恢復。
作者:盧彤陽 單位:吉林省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