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PDCA循環模式對內鏡檢查的護理效果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pdca循環模式應用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間進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共190例進行研究,通過抽簽分組的方式平均分為常規組和循環組,各95例。對常規組患者進行常規護理干預,循環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干預的基礎上,融入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管理,觀察比較兩組患者滿意程度及護理過程中不良事件發生率。結果常規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低于循環組患者(P<0.05),常規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5.79%,共有7例感染、8例跌傷;循環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6%,只有2例感染,1例跌傷,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循環組護理質量指標(護理安全、技術操作、消毒隔離)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管理應用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能顯著提高護理質量,減少不良事件,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
關鍵詞:PDCA循環模式;風險控制;消化內鏡護理;應用
隨著醫院技術的不斷發展,消化內鏡檢查已經成為現今消化道疾病臨床診斷的重要手段,已經取得理想效果。但據相關研究報導,消化內鏡護理工作中存在諸多風險,且隨著消化內鏡技術的發展不斷增加,降低了患者治療及恢復效果。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間進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共190例進行研究,探討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管理應用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效果,取得滿意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本研究隨機選取本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間進行消化內鏡檢查的患者共190例進行研究,通過抽簽分組的方式平均分為常規組和循環組,各95例。其中常規組男47例,女48例,年齡22~62歲,平均年齡(48.45±6.32)歲。受教育程度:大學及以上水平40例,高中及大專水平27例,初中及初中水平15例,小學以下水平13例。循環組男50例,女45例,年齡23~60歲,平均年齡(46.11±5.24)歲。受教育程度:大學及以上水平38例,高中及大專水平30例,初中及初中水平17例,小學以下水平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學歷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可進行比較。
1.2方法
對常規組患者給予一般護理服務,護理人員對患者疑難問題進行解答,并結合患者實際情況給予常規指導。循環組患者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管理,具體如下:首先采用頭腦風暴方法進行分析,其中包括患者治療護理配合度時間以及治療的過程中找到各個環節存在的問題,制定改進的方法并嚴格實施。其中針對內鏡檢查患者實際情況和護理環境,從各方位準確評估護理工作存在的風險,確認可能出現的問題,制定出相應的評估風險表,列舉護理風險因素。然后通過對風險表的分析處理,護理人員策劃嚴密的預防及事后處理計劃方案,落實到責任人[1]。結合計劃方案,開始執行。首先組建護理執行小組,對小組成員進行職業素養及專業技能培訓,拓展護理人員職業技能,規范在護理過程中的操作行為,分工要明確,提高護理人員對不良事件的應對能力。其次,建立融入PD-CA循環模式的風險防范機制,加大管理力度,落實責任人,明確獎懲標準,確認各級工作人員職責。接著,做好藥物管理及感染控制工作,建立專業的控制小組及藥物管理小組。護理人員在執行過程中要注意護理環境對患者的影響,確保患者在舒適、無害的環境中接受護理服務[2]。完善監督管理體系,對護理人員工作質量及時評估。成立專業的監督評估小組,每周定期及不定期對護理工作進行檢查,根據工作人員工作表現、患者護理情況及評價等對護理人員進行評估考核,對護理人員工作負責處及不負責處記錄在案,施行專項評估。統計護理工作中不良事件發生原因,患者對護理質量的評價,監督組對護理人員的工作總結,對消化內鏡護理風險進行分析,針對結果提出調整改革措施[3]。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通過發放滿意調查表核算評分,80分以下為不滿意,80~90分為一般滿意,90分以上為滿意;對比兩組患者在護理中不良事件的發生情況及各護理質量指標(護理安全、技術操作、消毒隔離)情況。1.4統計學方法所有數據錄入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表示,以c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比較
常規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低于循環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護理質量比較
采用PDCA循環聯合頭腦風暴法管理后,循環組護理質量指標(護理安全、技術操作、消毒隔離)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不良事件發生情況比較
常規組不良事件發生率15.79%,共有7例感染、8例跌傷;循環組不良事件發生率為3.16%,只有2例感染,1例跌傷,兩組不良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c2=8.8372,P=0.003)。
3討論
在傳統的消化內鏡護理中存在的問題有:護患溝通交流不多,護理人員對患者實際需求難以掌握;護理人員專業技術能力不高,對儀器設備的操作不規范;醫護人員對患者檢查前期準備不足,且沒有嚴格監督患者進行檢查前準備活動;護理人員沒有樹立無菌操作觀念,沒有嚴格對整個流程進行消毒、殺菌工作;對患者情況掌握不足,致使患者存在跌倒、墜床等風險[4]。為了有效預防和控制消化內鏡護理風險,保障患者健康安全,引入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法管理至醫護管理工作中,對護理風險進行管控[5-6]。在護理實踐過程中,通過融入PDCA循環模式,將管理監督、護理執行、評估處理等相結合,打造安全護理模式,針對消化內鏡護理風險進行對應的預防及控制。在實施融入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法管理的護理工作時,首先分析各風險問題,結合患者實際,制定相應的計劃安排,建立監督管理小組,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進行[7-8]。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組患者對護理工作滿意度低于循環組(P<0.05),常規組不良事件發生率高于循環組(P<0.05),循環組護理質量指標(護理安全、技術操作、消毒隔離)評分均高于常規組(P<0.05)。本文結果說明了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法管理應用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有效減少不良事件的發生,提高護理質量,改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此結果與前沿研究結果相符。綜上所述,PDCA循環模式聯合頭腦風暴法管理應用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能顯著提高護理質量,管控護理風險,提高患者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張冰,房太勇,陳曼蘋.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PDCA循環模式的應用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7,23(18):61-62.
[5]張小丹.PDCA循環模式在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10(2):91-92
[6]陳素欣,劉小麗,甘婉兒.消化內鏡護理風險控制中PDCA循環模式應用價值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診療,2016,21(4):572-573.
作者:趙含 單位:九江學院附屬醫院消化內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