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探討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的護理措施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目的探討護理措施在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術中的合理應用,總結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規律和特點。對造影中易出現的不良反應,采取正確有效的應對方法,消除患者緊張情緒,保障患者安全,提高造影質量。方法對105例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患者進行觀察與護理,分析與總結。結果有4例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其他101例患者順利完成造影檢查。結論只要我們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程,消除患者緊張畏懼心理,嚴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機體反應,達成醫、護、患三方共同配合,就可以降低或消除不良反應的發生,順利完成造影檢查。
關鍵詞: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護理措施;不良反應;相應對策
近年來眼科影像學檢查發展很快,許多眼科影像學檢查已成為臨床診斷及病情隨訪的常用方法[1]。其中,眼底血管造影是重要檢查方法之一。眼底血管造影是將造影劑從肘靜脈注入人體,利用特定濾光片的眼底照相機拍攝眼底血管及其灌入的過程。分為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及吲哚氰氯血管造影兩種。吲哚氰氯血管造影檢查臨床應用較少,比較常見的是熒光素血管造影。它是以熒光素鈉為造影劑,主要反映視網膜血管的情況,是常用、基本的眼底血管造影方法[2]。對眼底疾病的定位診斷、制定激光治療方案,臨床用藥指導,視力預后判斷等具有重要意義。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本科共為105名患者進行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現將造影的護理體會進行回顧性分析,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7年5月至2018年3月供105例眼底病患者進行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年齡16~85歲,男75例,女30例。其中,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患者47例,中心性漿液性脈絡膜視網膜病變患者10例,分支靜脈阻塞患者15例,中央靜脈阻塞患者3例,年齡相關性黃斑病變患者23例,其他眼底病變患者9例。排除嚴重心腦血管器質性病變,無嚴重肝腎功能損害,心電圖、血糖檢查結果均在正常值范圍內,無特殊藥物過敏史。
1.2方法
眼底照相。造影劑為美國進口熒光素鈉注射液(歷設得),規格每支5ml,含熒光素鈉0.5g。采用德國產同步共焦激光眼底造影儀進行眼底血管造影檢查。
2護理措施
2.1造影前護理
2.1.1詳細詢問患者有無藥物過敏史,為患者測量眼壓、血壓、脈搏,將測量結果進行記錄,為預防或減輕患者在檢查過程中出現胃腸道等不良反應,造影前半小時予口服鹽酸甲氰氯普胺10mg,馬來酸氯苯那敏片4mg[3],造影不宜空腹進行,因患者易發生低血糖性暈厥,也應避免過飽引起嘔吐。完善各項檢查后,用復方托品卡胺滴眼液進行散瞳。囑患者抬頭,自然睜眼,雙眼各滴一滴散瞳藥,每5分鐘滴1次,共滴3次。囑患者閉目休息20~30min,待瞳孔散至7~8mm,即可行血管造影檢查。糖尿病患者由于機體自身病情特殊,瞳孔散開較慢,可提前1h滴散瞳藥,并增加散瞳次數,直到瞳孔達到理想效果方可進行造影檢查。2.1.2由于眼底血管造影專業知識性較強,多數患者對造影檢查缺乏一定的認識和了解,存在思想顧慮和疑問。這就要求我們以患者為中心,主動與患者及家屬溝通,詳細講述此項檢查的目的、原理、檢查方法及注意事項,告知造影檢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評估患者心理承受能力,提高患者對此項檢查的認識、了解,消除緊張、恐懼心理。耐心細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疑問,增加患者信任度,使患者放下思想包袱,積極主動配合進行檢查,同時簽署患者知情同意書,2.1.3值班護士必須嚴格執行醫療制度,嚴密做好三查七對工作,檢查藥品有無破損或裂縫,確保藥液無誤,先消毒生理鹽水及藥液瓶口,然后抽取熒光素原液0.1ml加生理鹽水5ml作為皮試液備用。用三通將0.9%生理鹽水和熒光素鈉原液3ml分別接好,準備穿刺待用。2.1.4造影室要求干凈、整潔、避光通風,每日用紫外線燈進行消毒。室內備有搶救床、管道氧氣、血壓計、聽診器,心電監護儀一臺,0.9%生理鹽水、5%的葡萄糖及地塞米松、鹽酸腎上腺素、苯海拉明等各種常用的搶救藥品。一次性用品如注射器、輸液器、三通、膠布等。應定期檢查儀器、藥品、一次性物品完好率,確保設備正常使用,保證藥品及物品在安全有效期內。
2.2造影護理
2.2.1囑患者放松身心,調整好照相機高度。取舒適坐位,下頜置于頜架,前額緊貼額桿,高低合適。頭部盡量保持不動,雙眼平視前方。2.2.2囑患者將前臂平放于治療車自制的小枕上,伸直前臂,在肘部選擇清晰、粗直、彈性好且易于固定的靜脈,局部皮膚用碘酒酒精消毒,進行靜脈穿刺,穿刺成功后用膠布固定針頭。試滴注少量生理鹽水,詢問患者有無疼痛,局部皮膚有無腫脹,若患者主訴無異常則說明針頭確定在血管內。將生理鹽水關閉,換成事先配好的熒光素鈉皮試液,緩慢推入患者靜脈內,在推注過程中詢問患者有無心慌,嘴麻,惡心等不適感覺,若無異常,繼續將皮試液推注完畢觀察5~10min,若沒有過敏反應則遵醫囑將熒光素鈉原液3ml于3s內快速推入靜脈內,推畢用少量生理鹽水沖管,保證藥業足量進入靜脈內,開始計時做造影檢查。2.2.3患者在造影檢查時盡量睜大雙眼。指導患者在檢查過程中聽從醫師指導,盡量避免眨眼和說話[4]。囑患者按要求向上、下、左、右方向轉動眼球,從不同角度拍攝眼底血管圖像,明確病變部位。如果患者出現畏光流淚或上眼瞼松弛,可幫其擦干眼淚并協助固定眼瞼以配合造影檢查。出現眼部疲勞可適當休息,要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觀察穿刺部位皮膚血管情況,如果發生異常情況應立即進行緊急處理。
2.3造影后護理
2.3.1患者散瞳后短期內會出現視物模糊、頭暈、畏光等現象,瞳孔恢復正常約需6~8h。因此,囑患者造影結束后不要過分緊張,在此期間,應避免強光刺激,不要進行開車、攀高等活動,老年人應有家人陪伴,確保人身安全。2.3.2由于熒光素鈉造影劑為無毒染料,可至患者皮膚、黏膜黃染[5],靜脈注射后,在血液中60%與蛋白結合,在體內機體代謝,也不與組織牢固結合,主要由尿液排出,囑患者在檢查結束后多飲水,促進藥物代謝排出,24h后癥狀會逐漸減輕直至消失。2.3.3造影檢查結束后,患者不要馬上離開,應繼續觀察20~30min。若無不適癥狀。住院患者方可返回病房,門診患者方可離院,詳細交代注意事項,整理好用物,做好文件的書寫記錄工作。
2.4造影檢查中不良反應的相應對策
熒光素血管造影不良反應輕中度較多,嚴重不良反應極少,但有死亡病例報道[6]。本組105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其中3例癥狀較輕,只有頭暈、惡心的癥狀,經對癥處理完成了造影檢查。另有1例患者出現了心慌,頭暈,嘴麻、嘔吐的現象,立即中斷檢查,平臥,給予氧氣吸入,地塞米松10mg壺入滴注,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心電監護30分鐘,癥狀好轉,護送回病房繼續觀察。其他101例患者都順利完成了造影檢查。關于出現不良反應的急救處置主要有以下內容。2.4.1患者偶爾會出現心慌、惡心等應激性癥狀,這可能與注射速度過快、單位時間血液內的藥物濃度過高或一過性組織胺釋放過多過快有關[7]。應認真聽取患者主訴,采取保護措,防止患者跌倒。給予心理安慰,緩解緊張情緒,鼓勵患者配合,順利完成造影檢查。2.4.2個別患者在做完造影檢查半小時至1h內,出現皮膚瘙癢等麻疹,應給予抗過敏治療,可口服撲爾敏或肌注鹽酸異丙嗪25~50ml。囑患者大量飲水促進藥物排泄,必要時給予10%葡萄糖酸鈣10ml靜脈注射,皮疹或瘙癢癥狀會逐漸減輕消失。2.4.3由于操作的失誤引起藥液外滲時,應立即停止靜脈注射,更換血管重新穿刺。對于外滲部位的皮膚進行應急處理,少量外滲可自行吸收,對于疼痛明顯者可用2%普魯卡因、地塞米松局部封閉,腫脹明顯者用硫酸鎂或冰袋冷敷,24h后改為熱敷。加強對局部皮膚的觀察及護理,保持皮膚清潔、干凈,做好觀察記錄。
3討論
熒光素鈉眼底血管造影檢查已被廣泛應用于眼科門診當中,對眼底疾病的診斷、治療及預后具有重要意義。在做此項檢查時,護士要具備過硬的穿刺技術和豐富的應急處理能力,還要有心理學、社會學、人文科學等相關知識的儲備,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心應手,心中有數,保證造影檢查工作的順利實施。同時,造影檢查是否順利,不僅僅取決于醫師的操作技巧,更取決于醫、護、患三方的配合[8]。本組105名患者在做造影檢查的每一環節都得到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造影前的心理疏導,造影中的護理配合,生命體征的監測,造影后的健康指導,各個環節環環相扣,缺一不可。整套護理措施得到了患者及家屬的認可,取得了滿意的造影效果,為疾病的進一步診斷和治療提供了有利的依據,充分體現了護理措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參考文獻
[1]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56.
[2]趙堪興,楊培增.眼科學[M].8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6:57.
[3]謝燕文.進口熒光素鈉用于眼底熒光造影的觀察與護理[J].全科護理,2013,11(20):1846-1847.
[4]常紅霞,李雪梅,崔霞.熒光素鈉和吲哚青綠眼底血管造影副作用的觀察分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6,9(3):274-275.
[5]李云平,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不良反應分析[J].實用醫藥雜志,2008,25(11):13.
[6]向方,張雷.熒光素鈉靜脈注射致過敏性休克死亡一例[J].中華眼底病雜志,2002,18(3):55.
[7]馬文尊.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不良反應臨床分析[J].社區醫學雜志,2013,11(15):46-47..
[8]楊琦,陳宏杰,丁紅.護理質量控制在眼底熒光血管造影中的應用[J].中國臨床護理,2010,2(6):505-506.
作者:劉建華 朱振華 單位:內蒙古包鋼醫院眼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