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骨科類心理與人性化護理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護士作為護理服務過程中的行為主體[1],需要了解骨科患者的心理特點,其特點如下。
1.1社會角色的缺失和轉變骨折病人由于突然遭受意外事故,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在沒有預先安排的情況下發生改變。病人將面臨家庭、工作等方面的社會角色缺失。因此病人心理上承受著較大的壓力,從而產生一系列的情緒波動,常表現出緊張、焦慮、易怒、脆弱、恐懼等。
1.2長期臥床導致心理承受力的改變由于骨科病情的特征,部分骨科病人需要長時間臥床,尤其是骨盆骨折、脊髓損傷的病人。患者往往生活不能自理,生活質量下降,導致心理承受力減弱,出現自卑、抑郁、對外界環境變化敏感、易怒等癥狀。
1.3對康復治療缺乏耐心和信心骨折患者石膏夾板解除后,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關節僵硬、肌肉萎縮,這需要進行艱苦的功能訓練才能恢復正常的功能狀態,患者不但要持之以恒,還要付出耐心和毅力。當看不到近期效果時,患者往往會對康復缺乏信心,表現出急躁、悲觀等情緒導致預后不好。護理工作人員只有深入了解骨科患者的心理特點,通過細致的心理護理工作,并通過自己的言行去影響病人,改變其心理狀態,以減輕或消除病人的痛苦,使其從信念上由悲觀變為有希望,在接受治療中由被動變為主動,以達到促進病人身心早日康復的目的,同時提高護理質量。
2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
“以人為本”是指人文關懷精神,本質上是一種以人為中心,對人存在的意義、價值以及人的自由和發展珍視和關注的思想[2]。以人為本的護理理念是“以人為本”的科學觀方法論在護理科學中的體現。
2.1熟練的技術操作能力技術人文關懷體現在護理的每一次具體操作中,只有掌握護理操作的基本技術,理解每一項操作步驟的理論基礎和原理,規范護理人員的言行舉止、儀容儀表,尊重患者,做到視患者如親人,以換位思考的態度耐心地對待每位患者,才能更好的貼切護理服務。
2.2手術前后的護理做好術前準備,耐心聽取病人的意見和要求,闡明手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用恰當的語言介紹手術的過程以及手術過程中存在的風險,盡量消除病人的緊張情緒,積極的配合手術治療。手術后為病人進行鎮痛等治療,切實減輕病人的疼痛。
2.3護患溝通中的人文關懷是指護士與患者或家屬之間信息和情感交流的過程,是心理護理的核心[3]。護士要充分認識到護患溝通的重要性,牢記整體護理的理論,注意患者的不同差異,針對性地運用溝通技巧,善于化解溝通中的僵局,改變護患之間的不良局面。
2.4康復指導的人文關懷護士以豐富的專業知識,指導病人康復。如根據骨折特點指導病人飲食,促進傷口愈合,骨痂生成,協助病人鍛煉受傷肢體,積極鼓勵,增加患者康復信心。同時幫助病人維持良好的家庭關系和社會支持,讓病人感受到護士希望病人早日康復的真誠。人性化護理是以尊重患者的生命價值、人格以及個人隱私為核心,是一種創造性的、個性的、整體的、有效的護理模式[4]。以人為本是社會精神文明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心理護理和人文關懷在護理臨床運用的需要,也是病人早日康復的需要。同時人性化護理也是一門藝術,它不是一句華麗空洞的口號,也不僅僅是提幾條措施,它是護士“用心”在護理,從而使其對醫護人員產生信任感,使護理職業形象、技術水平明顯提高,護理的質量和患者的滿意度得到提高。